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80年代美軍擊落伊朗客機:拒不承認 真相成謎

80年代美軍擊落伊朗客機:拒不承認 真相成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荷蘭安全委員會13日公佈馬來西亞航空MH17客機墜毀事件的最終調查結果,認爲是俄羅斯“山毛櫸”導彈擊落了這架客機。這一調查結果引起俄羅斯不滿,俄方認爲荷蘭的調查有濃重的政治傾向,並迅速拿出相反的調查結論。無獨有偶,上世紀80年代末,伊朗航空655號航班被美國海軍擊落後,各方調查也曾飽受爭議,直至今日,美國也未就這次誤擊事件正式道歉。

  布什:我永遠不會爲此道歉

20世紀80年代,伊朗與伊拉克爆發連續數年的激烈衝突,戰火甚至擴展至對鄰國油輪和商船發動攻擊。1988年4月29日,美國海軍宣佈爲海灣地區的所有友好中立航運提供保護,這爲後來的悲劇埋下伏筆。7月3日,從伊朗首都德黑蘭飛往阿聯酋迪拜的伊朗航空公司655號航班被美國海軍導彈巡洋艦“文森斯”號發射的兩枚“標準-2”防空導彈擊落,機上所有290人(包括66名兒童和16名機組人員)全部死亡。這起航空事故是航空史上死亡人數排第8位的事件,同2014年7月17日發生在烏克蘭的MH17墜毀事件(298人死亡)基本相當,也是海灣地區死亡人數最多的航空事故。

如此嚴重的空中悲劇立刻在美國和伊朗之間引發軒然大波。根據事後調查,導彈剛發射,“文森斯”號的艦員就發現目標錯誤指向了民航客機。但美國政府堅持不認錯。時任美國副總統布什在聯合國強辯這次擊落事件屬戰時事故,“‘文森斯’號船員在當時的情況採取了適當行動”。在隨後的總統競選活動中,他對此事表態說:“我永遠不會爲美國道歉,我不關心事實是什麼。”美國政府聲稱,“文森斯”號把這架A300型客機錯誤識別爲伊朗的F-14重型戰鬥機,而且該客機起飛的阿巴斯港機場,除了服務商用民航機外,也用作伊朗F-14戰機的基地

不久之後,美國海軍少將威廉·福加蒂發佈一份題爲《1988年7月3日伊朗航空655號航班墜毀情況正式調查》的報告,更是極力爲美國海軍辯解。該報告稱,在發射導彈前,“文森斯”號曾多次試圖同這架正在靠近的飛機聯絡,其中7次用軍事應急頻率聯絡、3次用民用應急頻率聯絡,但都未能成功。這架伊朗客機上沒有配備軍事頻率,而民用應急頻率原本可以聯絡任何飛機。在這種情況下,爲了保護自身安全,7月3日上午10時24分,“文森斯”號巡洋艦向距離11海里的這架伊朗客機發射了防空導彈。

80年代美軍擊落伊朗客機:拒不承認 真相成謎

  伊朗:這是一種犯罪行徑

更容易挑動外界怒火的是,儘管“文森斯”號誤擊了伊朗民航客機,但該艦官兵卻被美國軍方授予作戰勳帶,以表彰他們“完成在戰區的任務”。不僅如此,艦上的空戰協調員斯科特·勒斯蒂格中校還得到海軍榮譽勳章。

對於美國政府的說法,伊朗方面激烈反駁。伊朗政府表示,“文森斯”號故意擊落伊朗航空655號航班,這是一種犯罪行徑。伊朗對美國“識別錯誤”的說法尤其表示質疑。伊朗方面稱,“文森斯”號巡洋艦配備有最先進的宙斯盾雷達,完全能正確追蹤來襲目標的方位和型號;當時附近海域的另兩艘美國軍艦“塞茲”號和“蒙哥馬利”號也已確認伊朗航空655號航班是一架民航客機;而且它正飛行在國際公認的空中走廊內。

伊朗指責說,美國海軍這次“誤擊”是故意尋找機會來展示其實力。即使該機是伊朗F-14戰鬥機,美國也沒有權力擊落它,因爲它當時正在伊朗領空內飛行。客機當時正飛行於波斯灣的伊朗領海上空,且是在按常規的飛行路線飛行。在這起事件發生前,是“文森斯”號進入伊朗領海,而且發射導彈時處於伊朗領海內。無論如何,美國應該對其軍艦違反國際法的行爲承擔責任。此外,“文森斯”號的宙斯盾作戰系統記錄顯示,事件發生時這架伊朗客機正在爬升,而非攻擊狀態下的俯衝,並沒有可能引發“文森斯”號誤解的動作。伊朗國內很多人認爲,655號航班被擊落是美國的故意攻擊,表明美國準備站在伊拉克那邊介入兩伊戰爭。

 美國:同意賠償但拒絕領罪

由於美伊雙方對這起墜機事件意見對立,很多獨立機構和人士也相繼對這起悲劇展開調查。美國《新聞週刊》的約翰·巴里和羅傑·查爾斯在1992年7月13日的調查報道中寫道,“文森斯”號艦長威廉·羅傑斯上校行事魯莽,而且美國政府有意掩蓋真相。國際非政府組織國際戰略研究協會分析稱,在戰區部署一艘宙斯盾巡洋艦是不負責任的舉動,“美國海軍爲開火設置了一個很低的門檻”。在美國海軍內部,“文森斯”號的綽號叫“機械戰艦”(取名自科幻片《機械戰警》),這不僅指艦上配備的宙斯盾作戰系統,還暗指艦長羅傑斯的明顯攻擊性傾向。

在這起事件發生3年後,剛卸任的美軍參聯會主席威廉·克羅上將在美國電視節目“夜線”上首次承認,“文森斯”號發射導彈時位於伊朗領海,這同美國海軍之前的聲明矛盾。事件發生時,距離“文森斯”號最近的美艦“塞茲”號的指揮官戴維·卡爾森中校也披露,擊落那架客機“標誌着羅傑斯上校的攻擊性達到巔峯,這種攻擊性在4周前就開始出現”。卡爾森中校提到,早在6月2日,羅傑斯就指揮“文森斯”號接近一艘伊朗護衛艦,隨後向這艘伊朗船隻開火。卡爾森承認,他在那片海域遭遇過的伊朗軍事力量“明顯是無威脅的”。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的調查澄清,伊朗655號航班並非對“文森斯”號的呼叫完全不理會,該機曾發送過敵我識別代碼,表明自己是一架民航客機,但羅傑斯艦長在接受採訪時卻堅持說,“單單這樣一個代碼無法證明那架飛機是非敵對的”,他下令擊落該機“旨在保護自己的軍艦以及船員生命安全”。

面對多個調查結果的質疑,美國仍堅持己見。福加蒂少將在1993年發佈官方調查報告的第二部分,稱羅傑斯艦長“基於可用信息,用謹慎方式採取行動,他的所作所爲符合美國海軍艦長的身份”。2000年,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質問時,美國政府的書面回答是,美國官方認爲這起事件可能由於“文森斯”號船員的“情景實現”心理狀態導致的,船員處於高壓時會執行訓練方案,忽略同情景相矛盾的感官信息。

1996年2月,美國同意支付伊朗1.318億美元,以終止伊朗在國際法院及美國-伊朗求償法庭的上訴。但長期以來,美國政府一直沒有向伊朗作出正式道歉或承認在該事件中犯下罪行,華盛頓方面只是對數百人死亡表示遺憾。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