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袁氏家族力量強大,我,誒和曹操能擊敗他們呢?

袁氏家族力量強大,我,誒和曹操能擊敗他們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曹操,字孟德,東漢權臣和 曹魏的奠基者。接下來歷史資料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三國時期,羣雄並起,令人欽佩並試圖效仿的英雄豪傑數不勝數。不過,單以帝王級別的豪傑而論,成功人士不過曹操、曹丕、劉備、孫策、孫權、司馬懿、司馬昭等寥寥數人而已。

在這些人中,魏武帝曹操又是絕對的強中強。自董卓亂政以來,至司馬氏開始滅蜀爲止的幾十年亂世中,也只有他於赤壁大戰時,嘗試過重新統一全國。

其餘的帝王級別的豪傑,都沒有達到他的高度,割據一隅就是他們的頂峯了。司馬氏後來能讓三分歸晉,也是藉助曹操打下來的基礎。曹操爲什麼能夠成功?本文就聊一聊這個問題。關於政治、軍事、謀略上的道道早就被各路專家們研究透了,只能換些角度去聊。

三國同時期能跟曹操對比的,無非劉備、孫策這兩位蜀漢、東吳的奠基人。至於袁紹、袁術等失敗者,就不拿出來比較了,即使他們早期是最強的諸侯,失敗者是沒有話語權的。

相比較劉備、孫策而言,曹操的成功,或者說,爲什麼比劉備、孫策更成功?是一開始就註定的,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曹操的官方基礎及聲望超過劉備、孫策,早期人才積累遙遙領先曹操的底子肯定沒有袁紹、袁術兄弟倆厚實,人家到底是“四世三公”的家族。

比起劉表、劉焉(劉璋之父)這樣正統漢室宗親出身的諸侯來,更是遠遠不如。但曹操比起劉備和孫策來,就是一個在天,兩個在地了。

曹操出身比較高階的官宦家庭。他的祖父曹騰雖然只是個宦官,可也是受封過“費亭侯”的高級宦官。他的父親曹嵩也曾官至太尉(是行賄得來的)。

所以,曹操在東漢朝廷官場上的路,比起劉備、孫策來,那是順暢的多,在官場的基礎及聲望也高出太多。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年)時,曹操已經是“西園八校尉”之一,是掌管中央禁軍的實權將領。同時期,孫策的父親孫堅是地方上的長沙太守,劉備僅僅只是個安喜縣尉。官職的大小,並不能算絕對的實力,如果比官職大小,董卓之後的諸侯中,最牛的該是呂布了(曾跟王允共秉朝政)。但相比起早期落魄的劉備、孫策來說,曹操官職大的優勢就太明顯了。

起碼意味着收納的人才能獲得的官爵起點更高,吸納人才的概率也要高得多。早期,願意投奔曹操的人才遠遠多於劉備、孫堅父子,這就是曹操的優勢。

比如最早跟着劉備混的關羽、張飛,在演義中,“溫酒斬華雄”時,只能被授予馬弓手的官職。歷史上,直到劉備當上平原相後,這兩位萬人敵也才當上別部司馬。我們在看三國時,喜歡劉備陣營的總在遺憾,劉備爲什麼不招攬曾遇到的張遼、太史慈這樣的大將?

可劉備拿什麼招攬人家?用理想嗎?能哄到關羽、張飛、趙雲跟隨,都已經是運氣逆天了。即使劉備後來當上了徐州牧,在徐州的本土人才中,真心投靠他的,也只有商人出身的糜竺兄弟倆。

官位低,官場底子薄,劉備早期根本就招攬不到人才。孫策早期也慘,孫堅死後,他都還要寄人籬下,身邊只有孫堅留下來的幾個老家臣。

他在袁術麾下當校尉時,跑去拜會江東陸康(其兄陸紆是後來的東吳丞相陸遜的祖父),人家都懶得見他,只派了個門房就把他打發走了。而曹操在剛外放至東郡當太守時,就有陳宮來投奔。

後來更是有半個潁川幫的謀士主動來效勞。五子良將中的李典、樂進,都是在曹操起家之初就主動帶着家族及兵馬投奔而來,官位直接就能超過早期的劉備、孫策。

起家之初,在人才的積累上,曹操因爲官職大,官場基礎及聲望的遙遙領先,是碾壓劉備、孫策的。第二:軍事實力一步領先,步步領先,早期的曹操讓劉備、孫策只能仰望

根據《三國志》中的記載,曹操起家之初,就因剿黃巾軍積攢了相當雄厚的軍事實力,至初平三年(192年)時,就已擁兵數十萬:

追黃巾至濟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爲青州兵。同時期的劉備,在平原相任上,麾下兵馬不過數千。

在強手如雲的長江以北地區,這點兵力實在不夠看。所以,當陶謙主動送給劉備四千丹陽兵時,他馬上拋棄青州刺史田楷,跑去徐州跟着陶謙混,史載:既到,謙以丹楊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歸謙。謙表先主爲豫州刺史,屯小沛。而孫策,在兩年後的興平元年(194年)時,半脫離袁術後,纔在江東招攬到幾千兵馬,史載:比至歷陽,衆五六千。

由此可知,早期的曹操是讓劉備、孫策只能仰望的。當曹操越打越強,已經實質上參與到爭霸中時,劉備、孫策都還在尋找根基之地。孫策還好點,很早就拿下了江東,就算後來被刺殺,但軍事上的根基沒有大的損害,完整的留給了孫權。

劉備就慘了,丟失徐州時,幾如喪家之犬,直到赤壁之戰後,才緩過氣來。實力的積攢,在沒有毀滅性的打擊下,是一步領先,就能步步領先的。這也是曹操比劉備、孫策更成功的優勢之一。

第三:真正的根基,家族的力量,曹操比起劉備、孫策強太多在三國時期,諸侯們真正的底蘊其實是看家族的大小。特別是軍事方面的領導,只有家族中人擔任主將,纔會讓主君更放心,也是主君壓制不服的最可靠力量。

當時的諸侯中,家族力量最強的,本來是袁氏,但袁家在董卓之亂時,先是被董卓幹掉了一大批,史載:卓聞紹得關東、乃悉誅紹宗族太傅隗等。後來,袁家在外的袁紹、袁術兄弟兩人還分道揚鑣,形成了兩股勢力。袁氏家族的力量分散,也是曹操能把他們擊敗的主因之一。

袁氏家族力量強大,我,誒和曹操能擊敗他們呢?

如果袁紹、袁術兄弟能團結起來,基本就沒有其餘諸侯什麼事了,直接投降吧。而在家族底蘊方面,曹操的家族雖然比不上袁氏,可比起劉備、孫策來,就強上太多。大名鼎鼎的曹魏“五子良將”都是能獨鎮一方的將才,但在他們之上,曹氏、夏侯氏出身的將領,纔是曹魏軍中的核心人物。

曹仁、曹洪、夏侯淵、夏侯惇、曹純、曹熊等等,都是曹操能雄起的真正本錢。他們讓曹操成爲諸侯之一時,即使沒有“五子良將”、典韋、許褚等人的投靠,也能憑藉家族中的這些人才,撐起軍事上的一片天。有家族中人擔任軍隊中的核心領導,曹操在軍事上的戰略,也能有絕對的執行力。曹魏的強大,就是這些曹氏、夏侯氏將領幫助支撐的,而曹魏的衰落,也正是曹氏、夏侯氏中人才不繼導致的。

孫堅、孫策、孫權父子的家族,就沒有如曹操家族那麼多的將才。因此,東吳的軍事方面,當孫策死後,一直是外姓主導,從周瑜到陸遜,甚至直到東吳滅亡,都是如此。這意味着,東吳的軍事戰略嚴重受制於他人,而不是以東吳之主的意見爲準。比如,周瑜、呂蒙進攻性強,他們當大都督時,東吳就相對奮進。

魯肅比較保守,他當大都督時,東吳的軍事戰略也相對保守。最慘的是劉備,他就沒有家族中的助力,直到赤壁大戰後,能算得上家族中人才的,勉強只有個義子劉封,還被他殺了。劉備早期招攬關羽、張飛後,只能以“寢則同牀,恩若兄弟”的情義,輔以理想,來維持關係。就連馬超最落魄時,身邊還一直有個從弟馬岱,劉備是真的啥都沒有。在世時,凡是征戰,都是親自領軍。

如演義中的赤壁之戰派關羽、張飛、趙雲追曹操、派關羽、趙雲收復荊南四郡什麼的,歷史上全是劉備親自領軍乾的。爲啥?不放心唄,軍隊中沒有家族血親幫助掌控。

曹魏政權一直到司馬懿奪權前,都一直有曹氏中人擔任軍隊中的核心領導。孫權臨死前,遺命的兩位輔政大臣中,也還有個孫氏宗親。

袁氏家族力量強大,我,誒和曹操能擊敗他們呢? 第2張

劉備死的時候,只能把權力全部交給外姓,慘兮兮的用“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樣的話來表示不甘。那會,要不是趙雲、魏延兩位元老重臣還活着,繼位的劉禪,是真的就無依無靠了,他的兩個弟弟年齡更小,更指望不上。家族力量更強,主君的意志以及對軍隊的掌控就更強。

這也是曹操乃至曹魏,比蜀漢劉備,東吳孫策、孫權能更成功的核心優勢。綜上所述,拋開軍事、政治、謀略方面的比拼,在三位三國奠基人之中,曹操最成功的因素就是,底蘊超過劉備及孫策兄弟。戰亂之前,當孫堅、劉備還在地方上打拼時,曹操都已經混到都城洛陽當官了。在局勢的把握,情報的獲取,各個勢力間的取捨等信息上,曹操都能更輕鬆,更快的獲得。

特別是早期,在人才的招攬、軍事實力的積攢、軍隊的執行力上,曹操因爲家族的緣故,能比劉備、孫策跑得更遠,更快。曹操也不像袁紹、袁術、呂布等諸侯那樣,一犯錯就是毀滅性的,曹操本身就是頂級人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