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趙匡胤有好幾個兒子,爲何卻沒有立太子呢?

趙匡胤有好幾個兒子,爲何卻沒有立太子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8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匡胤在位的十六年時間裏,他一直在謀劃冊封趙德昭爲太子,但由於種種原因而沒能成功,一直到他四十九歲時意外去世都是如此。

趙匡胤有過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趙德秀,次子趙德昭,三子趙德林和四子趙德芳,其中趙德秀和趙德林早夭,所以趙德昭實際上是長子,而趙德芳則是次子。

事實上,趙匡胤的四個兒子都出生在他當皇帝之前,而在他當皇帝之後,他的妃子們再也沒有給他生下兒子,所以他膝下就只有兩個兒子,如果不出意外,皇位繼承人就將在趙德昭和趙德芳當中產生。

由於趙德昭年紀比趙德芳大九歲,且他是趙匡胤嫡妻賀貞所出,而趙德芳則是庶子,所以趙德昭顯然是皇位繼承人的最佳人選,趙匡胤本人也是這麼考慮的,但他至死都沒有立趙德昭爲太子,結果讓弟弟趙光義搶了皇位,這是爲何呢?

趙匡胤有好幾個兒子,爲何卻沒有立太子呢?

這件事其實要分幾個階段來看:

第一階段:趙德昭年幼,不適合立爲太子。

種種跡象表明,早在後周世宗柴榮還在世的時候,趙匡胤就在爲政變奪權做準備了,比如他在軍中及朝廷廣泛培植黨羽,並與禁軍首領石守信、王審琦等人結爲結社兄弟,等等。但是,由於趙匡胤並非皇親國戚,所以軍中老大殿前都點檢這個職務,他一直都沒有機會染指,而是被柴榮的姐夫張永德長期擔任。

趙匡胤的機會出生在959年,這一年柴榮率軍北伐,連克三關三州,但在準備進攻幽州的時候,他突然生了重病,最後只得班師回朝。而在同年六月,柴榮在還未病癒的情況下再次北伐,趙匡胤看到了機會,他利用職務之便製造了一系列事件,其中尤以“點檢做天子”的故事最爲著名,直接導致柴榮對張永德失去信任,並在臨死前撤銷了他的職務,改由趙匡胤擔任。

柴榮去世後,他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繼承了皇位,由於柴宗訓年紀小又沒有根基,所以朝政由宰相範質等人把持,而軍權則掌握在趙匡胤手中。960年正月初一,趙匡胤製造了契丹入侵後周的謠言,範質等人不辨真假,連忙下令趙匡胤領兵出征,但他走到開封城外二十里的陳橋驛就不走了,而是停下來紮營修整,並於正月初三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帶兵返回洛陽,逼迫柴宗訓禪位於他,建立了宋朝。

趙匡胤之所以能兵變成功,與其精密的謀劃分不開,但皇帝柴宗訓年幼,對國家缺乏掌控力,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在陳橋兵變前一晚,趙匡胤爲了取得將士們的支持,曾派人在軍中散播謠言,大意是說皇帝柴宗訓年紀太小了,不是個可以效力的主,不如大家一起推趙匡胤爲皇帝,大家也好有個奔頭,結果大家的都覺得很有道理,便毫不憂慮地跟着一起造反了。

所謂主少國疑,就是這個道理,尤其當時所處的是五代十國時期,忠君事主的思想嚴重被淡化,誰有實力誰當皇帝,造反的事情也十分普遍,後梁到後唐,後唐到後晉,後晉到後漢,後漢再到後周,這些朝代的更替,無一不是通過造反實現的。所以說,當時世道亂了,國家政權穩固難以保證,更何況是幼主當國,又怎麼能坐穩皇位呢?

趙匡胤就是抓住了這一點,所以有膽量發動兵權,他與之前幾個朝代那些篡位的權臣其實沒什麼不同,唯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建立的大宋後來統一了全國,成爲了一個正統王朝。

由於幼主根本不靠譜,所以趙匡胤在當皇帝之後,沒有急着立太子,畢竟的長子趙德昭只有九歲,而次子趙德芳更是還在襁褓之中,如果他貿然冊封太子,萬一他在南征北戰的過程中意外去世了,他的兒子肯定是無法坐穩皇位的。

爲了避免辛苦打下的江山落入他人之手,趙匡胤不立幼子爲太子,但這無法保證家天下延續下去,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趙匡胤給儲君之位找了個備胎,那就是他更年長的弟弟趙光義。說白了,趙匡胤的心思就是,一旦自己遭遇不測,至少弟弟趙光義可以當皇帝,依然是趙家人坐天下。

趙光義是陳橋兵變的參與者,也是北宋建立的功臣,更是趙匡胤最爲親近之人,爲了以防萬一,趙匡胤冊封他爲晉王兼開封府尹,重點是開封府尹這個職務,因爲它是五代十國時期無冕儲君的代名詞。這其實是一個很巧妙的安排,因爲開封府尹並不是真正的儲君,認不認還得兩說,一旦趙德昭成年了,趙匡胤可以冊封他爲太子,這樣就沒趙光義什麼事了。

只不過,讓趙匡胤沒想到的是,他後來在這件事上栽了跟頭,但這是後話,事先是無法預測到的,所以趙匡胤當時這麼做其實也沒錯。第二階段,趙德昭成年後,趙光義已經逐步做大,再加上宋皇后對趙德芳的偏愛,所以趙匡胤沒有急着立趙德昭爲太子。趙匡胤稱帝之後,很快就開始了統一全國的步伐,他先是佔領了荊南和湖南,繼而滅掉了後蜀和南漢,最後只剩下南塘苟延殘喘,被滅掉也是遲早之事。

到了這個時候,趙德昭已經逐漸長大了,具備成爲儲君的資格,趙匡胤也開始謀劃冊封他爲太子,但現實卻無比殘酷,因爲他遇到的阻力實在太大了。具體說來,趙匡胤遇到的阻力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逐漸做大的趙光義極其黨羽,第二個就是他心愛的宋皇后。前文我說過,趙匡胤爲了江山社稷考慮,沒有立幼子趙德昭爲太子,而是讓弟弟趙光義作爲儲君的備胎擔任開封府尹,這個做法其實是沒有問題的,但問題是趙光義可不願意只當備胎。大約在趙光義成爲開封府尹的前十年時間裏,他因爲頂着無冕儲君的光環,所以野心越來越大,開始有了當皇帝的野心,並廣泛培植黨羽,比如薛居正、沈倫、盧多遜、曹彬和楚昭輔等人。

再加上趙匡胤一直沒有給趙德昭封王,導致趙德昭在實力上完全無法跟趙光義相比,所以朝臣們開始選邊站隊,許多人都支持趙光義繼續擔任儲君。由於趙光義逐步做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勢,這就造成一個結果,趙匡胤雖然有心立趙德昭爲太子,但也不能貿然將趙光義給罷黜了。再一個就是,當時趙匡胤不過四十出頭,正值壯年,已經把該打的仗都打了,再也沒有大的生命危險了,所以他覺得自己還有時間和機會來慢慢將趙德昭扶上太子之位,不用急着罷黜趙光義,從而引發朝局動盪。除了來自趙光義的壓力之外,趙匡胤的第三任皇后宋皇后的態度也不可忽視。趙匡胤登基的時候,由於嫡妻賀貞已經去世,他便立繼室王氏爲皇后,但王氏在963年的時候就去世了。

968年,趙匡胤冊封宋氏爲皇后,雖然宋皇后當時只有十七歲,但她出身高貴,祖母是後唐義寧公主,父親是左衛上將軍、忠武軍節度使宋偓,母親則是後漢永寧公主,所以說她的家族是三朝國戚,宋史稱其“近代貴盛,鮮有其比”,實力非常龐大。很顯然,趙匡胤娶宋皇后爲妻,有政治聯姻的成分在裏面,但難能可貴的是,宋皇后性情柔順好禮,且見多識廣,進退有度,趙匡胤對她感情極深,也非常重視她的意見。

那麼,在儲君這個問題上,宋皇后是怎麼考慮的呢?史書記載,宋皇后沒有子女,所以趙德昭和趙德芳就是她的孩子,但由於趙德昭比她還大一歲,所以她每次見到趙德昭都很尷尬,一直在刻意與其保持距離。但趙德芳就不一樣了,他比宋皇后小七歲,沒有年紀上的尷尬,所以宋皇后更偏愛他,在立儲這個問題上,宋皇后也更傾向於他。

雖然宋皇后沒有直接表面自己的態度,但趙匡胤對此心知肚明,並在無形之中成爲他冊封趙德昭爲太子的壓力。綜上,由於來自趙光義和宋皇后的壓力,因此在趙德昭成年之後,趙匡胤一直沒能將其立爲太子。

第三階段,趙匡胤決心易儲,但因爲性格原因,最後以失敗而告終。關於趙匡胤的性格,總體上來說還是比較仁厚的,杯酒釋兵權就是很好地說明。以此作爲前提,我們來談談易儲問題,這件事如果放在朱元璋身上,他絕對會使用最果斷的手段來解決問題,哪怕是造成血雨腥風也在所不惜。但趙匡胤性格仁厚,導致他無法向朱元璋那樣採取果斷手段,再加上他所處的環境更加複雜,面臨的壓力也更大,所以他採取的是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即通過逐步削弱趙光義的權勢,從而達到易儲目的。

那麼,趙匡胤這麼做的效果如何呢?答案是,效果很不理想,因爲趙光義也是個人精,他知道趙匡胤的目的何在,所以表現得十分抗拒,甚至在某些事上與趙匡胤針鋒相對,他之所以敢如此,是因爲他那時候羽翼豐滿,不是可以任人宰割的,這也是他的優勢所在。

趙匡胤有好幾個兒子,爲何卻沒有立太子呢? 第2張

爲了避免因爲兄弟反目而造成朝局動盪,趙匡胤始終沒能下定決心罷黜趙光義,也沒有急於讓趙德昭擁有過高的地位,至少他認爲自己還有時間來慢慢解決易儲問題。但讓趙匡胤想不到的是,他這一猶豫,身體還真就出問題了,最後猝死在宮中。從現存的趙匡胤畫像來看,他身體比較肥胖,再考慮到他年紀四十多快五十歲,正是心血管疾病的多發期,所以他的突然去世跟這個肯定有關係。

當然了,史書中記載趙匡胤去世當晚在跟趙光義喝酒,野史中更是記載了燭影斧聲的精彩故事,無不將趙匡胤之死與趙光義聯繫起來,但我個人認爲趙光義不敢這麼幹,也不會這麼幹。只能說,趙匡胤是因爲身體疾病意外去世的,剛好趙光義跟他待在一起而已。但不可否認的是,趙匡胤與趙光義那時候矛盾重重是毋庸置疑的,但由於趙匡胤意外去世了,易儲之事就戛然而止了,因爲趙德昭和趙德芳根本就不是趙光義的對手

從這一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出趙光義當時勢力有多龐大。趙匡胤去世之後,宋皇后本來準備派人迎接趙德芳入宮繼位,但傳話的太監王繼隆根本不敢去找趙德芳,最後將趙光義帶去見宋皇后。宋皇后見到趙光義的時候,知道事情已經沒有轉圜餘地了,於是對他說,“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而趙光義則回答他說,“共保富貴,無憂也”。

從這一橋段我們可以看出,宋皇后態度改變這麼快,跟趙光義權勢熏天不無關係,她要是強行讓趙德芳當皇帝,趙德芳也是無法坐穩皇位的,自身也不一定能得以保全,與其這樣,倒不如讓趙光義當皇帝,至少可以共保富貴。所以說,趙匡胤的性格還是略顯優柔寡斷了,考慮的事情太多了,結果還沒來得及解決易儲問題,自己就猝死了,這或許就是天命吧。那麼,趙德昭對於儲君之位是如何看待的呢,他的結局又如何呢?

實際上,在趙匡胤在位之時,趙德昭作爲實際上的嫡長子,一直是鬱郁不得志的,他除了擔任一些虛職之外,連個爵位都沒有,混得實在是慘。當然了,這是趙匡胤有意而爲之的,目的是爲了保護他,不讓他成爲趙光義及其黨羽的打壓和排擠對象,這一點他或許無法體會到。由於不受趙匡胤重視,導致趙德昭一直不敢覬覦皇位,甚至在趙匡胤去世後,叔叔趙光義繼位之時,也沒有半點反抗,而是表現出擁立的態度。

趙光義繼位之後,爲了表明趙匡胤是有意傳位給弟弟的,他也假模假式地封弟弟趙廷美爲開封府尹,並封趙德昭爲武功郡王。但從內心而言,趙光義對趙廷美、趙德昭和趙德芳是十分忌憚的,所以一些可怕的事情就發生了。979年,趙光義北伐幽州,有一次契丹兵夜裏偷襲宋軍,趙光義在慌亂中走失,衆臣擔心軍心不穩,便謀議擁立趙德昭爲皇帝,但趙德昭害怕趙光義,所以根本不敢接受。後來,趙光義返回了軍營,他聽說這件事後很不高興,但沒有發作,只是沒有在戰後封賞功臣。

有一次,趙德昭跟趙光義議論封賞功臣之事,哪知趙光義大怒道,等你做了皇帝再去封賞他們也不遲!趙德昭聽完大會惶恐,知道趙光義一直對他心存忌憚,爲了保全家人,他回家後就自殺而死了。趙德昭死後兩年,發生了一件很蹊蹺的事情,趙德芳在睡夢中意外去世,死時不過二十二歲,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說他是因爲肥胖又吃多了肉纔去世的,這實在是缺乏說服力,有拍趙光義後人馬屁的嫌疑。

又過了兩年,趙廷美也出事了,他被趙光義誣陷陰謀篡奪皇位,剝奪了他所有官職,還被削去王爵,其全家也被髮配房州,不久後他就鬱鬱而終了,死時年僅三十七歲。而隨着這三個人的去世,再也沒有人可以威脅趙光義的皇位了,他的兒子也可以順利被他立爲太子了,大宋江山自此徹底屬於他這一脈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