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細數中國歷史上十大最傑出的忠臣:誰功勞最大?

細數中國歷史上十大最傑出的忠臣:誰功勞最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歷史上十大忠臣

Top1 亙古第一忠臣——國神比干

比干,子姓,沫邑人(今衛輝市北)。生於殷武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093年夏曆四月初四日),卒於公元前1030年。爲殷商貴族商王太丁之子,名幹。中國古代著名忠臣,被譽爲“亙古第一忠臣”。一生忠君愛國倡導“民本清議,士志於道。”國神比干也是林氏的太始祖。

比干幼年聰慧,勤奮好學,20歲就以太師高位輔佐帝乙,又受託孤重輔帝辛。幹從政40多年,主張減輕賦稅徭役,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產,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商末帝辛(紂王)暴虐荒淫,橫徵暴斂,比干嘆曰:“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過則諫不用則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樓強諫三日不去。紂問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義所以自恃”。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信有諸乎?”遂殺比干剖視其心,終年63歲。

紂王又派兵包圍比干府,欲滿門抄斬,比干的兩個妃子都懷孕在身,黃氏被捕立即處死,並剖腹取出胎中嬰兒,並將屍體以火焚燒。正妃盥嬀氏,爲了保住比干一脈,放棄殉葬,忍辱負重,被同情的士兵放走,並與四個婢女逃出朝歌,隱居長林石室(今河南淇縣西南)中,生下遺腹子:“堅”,成爲林姓始祖,其子孫因以爲氏,稱林氏,是爲河南林氏,而如今林姓後人在各個領域內,成績非凡。周武王封比干壟,壟爲國神。賜後代林姓;魏孝文帝拓跋宏立廟宇;唐太宗下詔封諡“忠烈公”、“太師”;宋仁宗爲《林氏家譜》題詩,元仁宗爲比干立碑塑像;清高宗祭文題詩,清宣宗修復比干廟正殿等等,此外,還有比干嶺、比干墓(殷比干莫)。

細數中國歷史上十大最傑出的忠臣:誰功勞最大?

周武王克商消滅暴君殷商王朝,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西周王朝,武王滅商後,爲了收服鞏固新建的政權,在政治上採取了許多政策和措施。分而治之的辦法,安撫殷商遺民。他下令釋放被紂王囚禁的百姓,修整商朝賢臣比干的墳墓,封比干國神,命三千年後纔可發揚光大,派閎夭立放銅盤銘。放出賢臣箕子並恢復其原職。孔子說的周染與殷禮損益可以知道。可見,古今對比卻是事實。周武王封比干留下銅盤銘:封軒轅王子比干壟,上報天神,下報地神。中華民族千秋令:“齊封神雨,雷電照今;供幹師忠,慎爲瞻遺。”命爲宗祀,歷朝致祭,並令禁慎瞻遺。

Top2 周公吐哺——元聖周公旦

周公,爲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輔佐周王治理天下。歷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約公元前1100年),亦稱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漢族,因封地在周(今陝西省寶雞市岐山北),故稱周公或周公旦。爲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被尊爲儒學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聖人之一。“周公吐哺”即說周公旦。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追封爲“褒德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爲“文憲王”,後世多稱其爲“元聖”。

周公又因其爲太傅,系三公之一,故尊稱爲周公。曾先後輔助周武王滅商、周成王治國。其政績,《尚書大傳》概括爲:“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在武裝鎮壓商紂王子武庚、周武王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及東方各國武裝反叛以後,“制禮作樂”,制定和完善宗法、分封等各種制度,使西周奴隸制獲得進一步的鞏固。

周公以商代滅亡和“三叔”等武裝反叛活動爲鑑,特別重視奴隸主貴族及其子弟的政治道德教育、治術教育和勤政教育,要求“敬德保民”、“明德配天”、“明德慎刑”、“有孝有德”、“力農無逸”等,主張充分發揮“頌”、“誥”對奴隸主及平民的教育影響作用,並提出分別以治績考察、選任官吏的原則。一生注重禮賢下士,尊重賢能之士,善待來者。周公的言論散見於《尚書》中的《大誥》、《多士》、《無逸》、《立政》等篇。

細數中國歷史上十大最傑出的忠臣:誰功勞最大? 第2張

周公旦攝政六年,公制禮作樂第二年,也就是周公稱王的第七年,當成王已經長大,周公把王位徹底交給了成王。《尚書?召誥、洛誥》中周公和成王的對話,大概是在舉行周公退位、成王視事的儀式上,史官記下的。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不避艱辛挺身而出,擔當起王的重任;當國家轉危爲安,走上順利發展的時候,毅然讓出了王位,這種無畏無私的精神,始終被後代稱頌。但是,周公並沒有因退位而放手不管,成王固然對他挽留,而他也不斷向成王提出告誡,最有名的是《尚書?無逸》,以殷商的滅亡爲前車之鑑,告誡成王要先知“稼穡之艱難”,不要縱情於聲色、安逸、遊玩和田獵。然後“還政成乏,北面就臣位”。周公旦退位後,把主要精力用於制禮作樂,繼續完善各種典章法規。

周公致政三年之後,在豐京養老,不久得了重病,死前說:“我死之後一定葬在成周,示意給天要臣服於成王。”死後葬於文王墓地畢,成王說;“這表示我不敢以周公爲臣。”

自春秋以來,周公被歷代統治者和學者視爲聖人。孔子推崇周公,嚮往周公的事業,盛讚周公之才,讚歎“周公之才之美”,“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孟子首稱周公爲“古聖人”,將周公與孔子並論,足見尊崇之甚。荀子以周公爲大儒,在《儒效》篇中讚頌了周公的德才。漢代劉歆、王莽將《周官》改名《周禮》,認爲是周公所作,是其致西周於太平盛世之業績,將周公的地位駕於孔子之上。唐代韓愈爲闢佛老之說,大力宣揚儒家道統,提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統序。自此以後,人們常以周孔並稱,在教育上則有“周孔之教”的概念。總之,言孔子必及周公,這是古代尊崇周公的情況。這種尊崇除了政治上的某種需要之外,其主要方面則反映了古人對西周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珍視,以及對周公這位偉人的真誠敬仰。這在歷史上曾經爲弘揚、繼承、發展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教育起過積極作用。

周公是中國古代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同時又是中國古代教育開創時期的傑出代表。孔子和周公在教育思想上存在着淵源關係,在教育實踐上也存在着繼承關係。周公生活於三千多年前,他對中國古代教育的發展曾經起過巨大作用。如果說孔子是中國古代教育的偉大奠基人,那麼周公則是中國古代教育的偉大開創者。

Top3 以死相諫——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謀略家,名員,字子胥,本楚國(今屬湖北監利)人。封於申地,故又稱申胥。

伍子胥性剛強,青少年時,即好文習武,勇而多謀。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遭楚太子少傅費無忌陷害,父、兄爲楚平王所殺,被迫出逃吳國,發誓必傾覆楚國,以報殺親之仇。入吳後,知公子光有大志,乃助其刺殺吳王僚,奪取王位,得進用爲“行人”(掌朝覲聘問之官),與謀國政。輔佐吳王闔閭修法制以任賢能,獎農商以實倉廩,治城郭以設守備。又舉薦深通兵學的孫武爲將,選練兵士,整軍經武,使吳成爲東南地區一強國。與孫武等佐闔閭統領大軍沿淮水西進,由楚防備薄弱的東北部實施大縱深戰略突襲,直搗楚腹地,以靈活機動的戰法,擊敗楚軍主力於柏舉,並展開追擊,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長驅攻入楚都郢 (今荊沙江陵西北),終成破楚之功(見柏舉之戰)。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闔閭死後,繼事吳王夫差。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成爲諸侯一霸。

二十六年,吳、越夫椒之戰,越慘敗幾於亡國,夫差急於圖霸中原,欲允越求和之時,伍子胥預見到兩國不能共存之勢,又洞察越王勾踐圖謀東山再起之心,力諫不可養癰遺患,而應乘勢滅越。夫差不納,坐視越國自大。三十六年,及見夫差欲率大軍攻齊,越王句踐率衆朝賀,再度勸夫差暫不攻齊而先滅越,以除心腹之患,又遭夫差拒絕。知夫差昧於大勢而不可諫,吳國必爲越國所破滅,爲避禍而托子於齊國鮑氏,反遭太宰伯嚭誣陷,夫差聽信太宰伯嚭讒言,稱伍子胥陰謀倚托齊國反吳,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伍子胥視死如歸,在死前囑咐五國大將軍公孫雄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死後僅九年,越滅吳,終應其言。

細數中國歷史上十大最傑出的忠臣:誰功勞最大? 第3張

伍子胥一生命運多舛,年輕時背井離鄉,後率別國軍隊攻打自己的國家,鞭屍自己的先王,這種“叛徒”的滋味我想也只有伍子胥自己能夠體會。終其畢生的精力和智慧輔助吳國,然而風燭殘年之際,招來夫差的猜忌,本有機會逃跑,伍子胥卻仰天長嘆“我該逃往何方?我已經老了,落葉歸根,楚國已經不會收留我了,吳國也要拋棄我,天下之大,卻沒有我的容身之處!”。

Top4 黑夜裏的吶喊——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漢族,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是中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的愛國詩人。他被世人稱爲“詩歌之父”。他的出現,標誌着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唱的新時代。

公元前342年屈原誕生於楚都丹陽,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爲人性格耿直,卻因在修訂法規的時候,不願聽從上官大夫的話與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國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在其幼子子蘭等人的極力慫恿下被秦國誘去,囚死秦國。

楚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懷恨投汨(mì)羅江自殺。老百姓聽到噩耗很悲痛,爭先恐後的來打撈他的屍體,結果一無所獲。於是,有人用葦葉包了糯米飯,投進江中祭祀屈原,這種祭祀活動一年一年流傳下來,漸漸成爲一種風俗。定於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關於端午節其中的一種說法)。對於屈原的忠而見疏,後世詩人陣志歲遙爲鬱結,其詩《屈原》雲:“浩氣幹霄漢,沉湘忠佞分。材堪佐明主,無計事昏君。”(《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此不僅對愛國者屈原,也是對歷代“王之藎臣”(《詩?大雅?文王》)的由衷愾惜;不只對當時楚王,也是對其他昏暗君王的一深刻批判。

細數中國歷史上十大最傑出的忠臣:誰功勞最大? 第4張

屈原雖遭讒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爲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奮發圖強,做箇中興之主。他明知忠貞耿直會招致禍患,但卻始終“忍而不能捨也”;他明知自己面臨着許許多多的危險,在“楚材晉用”的時代完全可以去別國尋求出路,但他卻始終不肯離開楚國半步,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及其“可與日月爭光”的人格與意志。

Top5 政治鬥爭犧牲品——智囊晃錯

晁錯(前200年----前154年),是西漢文帝時的智囊人物,漢族,潁川(今河南禹縣城南晁喜鋪)人。漢文帝時,晁錯因文才出衆任太常掌故,後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太子老師)、賢文學。在教導太子中受理深刻,辯才非凡,被太子劉啓(即後來的景帝)尊爲“智囊”。因七國之亂被腰斬於西安東市。

晁錯,漢文帝時爲太子家令,有辯才,號稱“智囊”。漢景帝時爲內史,後升遷御史大夫。曾多次上書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削減諸侯封地、重農貴粟。在文帝朝,晁錯除了輔佐太子外,還對當時國家大事發表意見,提出建議。這些意見和建議,大都切合實際,見識深刻,不但在當時起了積極作用,而且對以後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如《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貴粟疏》和《舉賢良對策》等,都是當時傑出的政論文。對地方諸侯王危害西漢王朝的問題,晁錯與賈誼的看法是一致的。因此,晁錯曾多次上書文帝,提出削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議。文帝雖沒有采納他的建議,但十分賞識他的才能。當時,太子劉啓很贊成晁錯的建議,而袁盎和不少大臣、功臣則持反對態度。申屠嘉死後,景帝提升御史大夫陶青爲丞相,提升晁錯爲御史大夫。從此晁錯位列三公,這是景帝二年(前155年)的事。晁錯位高權重,就向景帝再提削藩的建議,這就是有名的《削藩策》。這個《削藩策》一提出來,立即在朝廷內引起極大震動。

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吳王劉濞首先在都城廣陵起兵叛亂,並向各諸侯王國發出了宣言書,以“清君側”爲名,攻擊晁錯“侵奪諸侯封地,專以劾治污辱諸侯爲事,不以諸侯人君之禮對待劉氏骨肉,所以要舉兵誅之”等等。同月,膠西王劉印帶頭殺了朝廷派到王國的官吏;接着膠東王劉雄渠、苗川王劉賢、濟南王劉闢光、楚王劉戊、趙王劉遂,也都先後起兵,共同向西進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吳楚七國之亂”。

細數中國歷史上十大最傑出的忠臣:誰功勞最大? 第5張

袁盎對景帝說:“吳楚所發書信,說是晁錯擅自抓住諸侯過錯,削奪封地,因此以反爲名,要殺晁錯,恢復原來封地就罷兵。當今之計,只有斬晁錯,派使者宣佈赦免吳楚七國,恢復被削奪的封地,就可以不流血而統統罷兵。”景帝沉默了好久,然後說:“且看真實情況如何,假如真象你所說的那樣,爲了對得起天下,我不會愛惜某一個人。”這實際上是同意袁盎的主張,準備以犧牲晁錯的性命來乞求吳楚等國退兵了。誅殺晁錯完全是一種突然襲擊:景帝派中尉到晁錯家,傳達皇帝命令,騙晁錯說讓他上朝議事。晁錯穿上朝服,跟着中尉上車走了。車馬經過長安東市,中尉停車,忽然拿出詔書,向晁錯宣讀,這個忠心耿耿爲漢家天下操勞的晁錯,就這樣被腰斬了。忠臣無罪,慘遭殺害,這真是一個悲劇啊!

晁錯與其他人有所不同,他處於西漢初期“文景之治”的盛世,死於明君景帝之手確實讓人爲其鳴不平,只能說他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罷了。

Top6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忠臣楷模諸葛亮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在世時被封爲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特追封他爲武興王。諸葛亮爲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於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尊崇,成爲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寶雞、漢中、南陽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贊諸葛亮。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爲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公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爲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纔出現了轉機。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爲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后,諳葛亮任丞相。

至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劉備病重,召諸葛亮到永安,與李嚴一起託付後事,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涕泣地說:“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劉備又要劉禪視諸葛亮爲父。

細數中國歷史上十大最傑出的忠臣:誰功勞最大? 第6張

延至四月,劉備逝世,蜀後主劉禪繼位,封諸葛亮爲武鄉侯,開設官府辦公。不久,再領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務,劉禪都依賴於諸葛亮,由諸葛亮決定。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衆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諳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

諸葛亮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Top7 再造唐室之功的忠臣義士——國佬狄仁傑

狄仁傑(607—700年),字懷英,生肖虎,漢族,唐代幷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區)人;唐--武周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武則天當政時期宰相。舉明經。歷官幷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寧州、豫州刺史,武則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後爲來俊臣誣害下獄,貶彭澤令,轉魏州刺史,神功初復相,後入爲內史,後又封爲樑國公。在武則天當政時,以不畏權貴著稱。死後埋葬於神都-洛陽東郊白馬寺。

狄仁傑爲官,正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心”,爲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廟堂之上,以民爲憂,後人稱之爲“唐室砥柱”;他在武則天統治時期曾擔任國家最高司法職務,判決積案、疑案,糾正冤案、錯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1.7萬人,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是我國曆史上以廉潔勤政著稱的清官。

聖曆元年(698年),武則天的侄兒武承嗣、武三思數次使人遊說聖上,請立爲太子。武則天猶豫不決。狄仁傑以政治家的深謀遠慮,勸說武則天順應民心,還政於廬陵王李顯。當時,大臣李昭德等曾勸武則天繼續以四子李旦爲嗣,但沒有爲武則天接受。對武則天瞭解透徹、洞燭機微的狄仁傑從母子親情的角度從容地勸說她:“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爲天子而附姑於廟者也。”武則天說:“此朕家事,卿勿預知。”狄仁傑沉着而鄭重地回答:“王者以四海爲家。四海之內,孰非臣妾?何者不爲陛下家事!君爲元首,臣爲股肱,義同一體。況臣位備宰相,豈得不預知乎?”最終,武則天感悟,聽從了狄仁傑的意見,親自迎接廬陵王李顯回宮,立爲皇嗣,唐祚得以維繫。狄仁傑因此被歷代政治家、史學家稱爲有再造唐室之功的忠臣義士。

細數中國歷史上十大最傑出的忠臣:誰功勞最大? 第7張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病故,朝野悽慟,武則天聞訊泣言之:“朝堂空也!”贈文昌右相,諡曰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即位之後又封之爲樑國公(所以後世稱其爲:狄樑公)。葬於國都洛陽白馬寺。

狄仁傑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沉,狄仁傑每任一職,都心繫民生,政績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後,輔國安邦,可謂推動唐朝走向繁榮的重要功臣之一。

Top8 精忠報國——民族英雄岳飛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人(河南),爲宋朝名將。事母至孝,家貧力學。其母親在他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岳飛以此爲一生處世的準則。北宋宣和中,以敢戰士應募,隸留守宗澤部下,屢破金兵,宋高宗手書「精忠岳飛」四字,制旗賜之。又破李成,平劉豫,斬楊麼,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公元1129年,金兀朮渡江南進,攻陷建康,岳飛堅持抵抗,於次年收復建康大破金兵「柺子兵」於郾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兩河(淮河、黃河)義軍紛起響應,復欲進軍朱仙鎮,惜宰相秦檜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還。

1141年(紹興十一年),他遭誣告“謀反”,被關進了臨安大理寺。監察御史萬候*(音末期屑)親自刑審、拷打,逼供岳飛。與此同時,宋金政府之間,正加緊策劃第二次和議,雙方都視抗戰派爲眼中釘,金兀朮甚至兇相畢露地寫信給秦檜:“必殺岳飛而後可和。”在內外兩股惡勢力夾擊下,岳飛正氣凜然,光明正大,忠心報國。從他身上,秦檜一夥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證據,但岳飛卻仍於紹興十一年農曆除夕夜,被趙構“特賜死”,殺害於臨安大理寺內,年僅三十九歲。岳飛部將張憲、兒子岳雲亦被腰斬於市門。岳飛父子及張憲死於奸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軍隊和老百姓的強烈憤怒,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當場駁斥:“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民族英雄岳飛,就在“莫須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臨死前,他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這是悲憤的呼喊!

細數中國歷史上十大最傑出的忠臣:誰功勞最大? 第8張

岳飛馳騁沙場的英雄形象和含冤屈死的結局我想我們每個人都能耳熟能詳,由於當時狹隘的民族意識,把金朝當作外族看待,致使岳飛的形象進一步的得到昇華。但其忠貞不屈慘死於“莫須有”的罪名之下,足以讓其名垂青史,萬世受後人敬仰。秦檜也永遠的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之上。

Top9 亙古未有的禍滅十族——一代大儒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蜀獻王替他改爲“正學”,因此世稱“正學先生”。福王時追諡文正。浙江寧海人(寧海古古稱緱城,故時人稱其爲“緱城先生”),明代大臣、著名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師從“開國文臣之首”的翰林學士宋濂,歷任陝西漢中府學教授,翰林侍講,侍講學士,直至按照《周禮》更定官制,將侍講學士和侍讀學士合併爲文學博士,並升任文學博士(正五品,1400-1402)。建文年間(1399-1402)擔任建文帝的老師,主持京試,推行新政。在“靖難之役”期間,拒絕爲篡位的燕王朱棣(即成祖)草擬即位詔書,剛直不屈,孤忠赴難,被株10族。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親近的大臣,他也視建文帝爲知遇之君,忠心不二,明成祖的第一謀士姚廣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殺方孝孺,否則“天下讀書的種子就絕了”,明成祖答應了他。南京陷落後,方孝孺閉門不出,日日爲建文帝穿喪服啼哭,明成祖派人強迫他來見自己,方孝孺穿着喪服當庭大哭,叫人反覆勸他歸順,不聽明成祖要擬即位詔書,大家紛紛推薦方孝孺,遂命人將其從獄中召來,方孝孺當衆嚎啕,聲徹殿庭,明成祖也頗爲感動,走下殿來跟他說:“先生不要這樣,其實我只是效法周公輔弼成王來了。”方反問:“成王安在?”明成祖答:“已自焚。”方問:“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國賴長君。”方說:“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並讓人把筆給方孝孺,說:“此事非先生不可!”孝孺執筆,疾書“燕賊篡位”數字,擲筆與地,且哭且罵:“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朱棣發怒說:“汝不顧九族乎?”孝孺奮然作答:“便十族奈我何!”罵聲益厲。朱棣氣急敗壞,恨其嘴硬,叫人將方孝孺的嘴角割開,撕至耳根。孝孺血涕縱橫,仍噴血痛罵,朱棣厲聲道:“汝焉能遽死,當滅十族!”朱棣一面將關至獄中,一面搜捕其家屬,逮解至京,當其面一一殺戮。孝孺強忍悲痛,始終不屈。胞弟孝友臨刑時,孝孺淚如雨下,孝友從容吟詩:“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華表柱頭千載後,旅魂依舊回家山。”孝孺亦作絕命詩一首:“天將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猷,忠臣發賁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乎,哀哉兮庶不我尤。”

細數中國歷史上十大最傑出的忠臣:誰功勞最大? 第9張

最終,朱棣就在九族之上又加一族,連他的學生朋友也因此而受牽連。這就是亙古未有的“滅十族”,總計873人全部凌遲處死!行刑的日期長達7日之久!入獄及充軍流放者達數千。

Top10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千古完人曾國藩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諡文正,漢族,出生於湖南長沙府湘鄉縣楊樹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峯縣荷葉鎮)。晚清重臣,湘軍之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清朝戰略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毛澤東曾說:“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表達出對這位已故鄉人的推崇之情。

咸豐二年(1852年)十一月,太平軍自湖南北出,攻克漢陽。咸豐三年(1853年),曾國藩創立地方團練,稱爲湘軍。分陸軍、水師兩種,士兵則招募湘鄉一帶農民爲主,全軍只服從曾國藩一人。湘軍將帥之廉勇,軍紀之嚴明,是其勇猛善戰的重要原因,亦使湘軍威震天下。由此,戰亂各省紛紛赴湖南募勇招兵,蔚然成風,後人有“天下無湘不成軍”之說。

曾國藩軍事思想內涵極豐,集顯過人之處。他認爲,兵不在多而在於精,“兵少而國強”,“兵愈多,則力愈弱;餉愈多,則國愈貧”。主張軍政分理,扣負其責。他購買洋槍、洋炮、洋船,推進中國軍隊武器的現代化。

同治三年即1864年6月曾國荃攻下南京之後,他的很多下屬都委婉地表達了擁曾國藩爲帝的想法,抱怨朝廷對湘軍獎勵不公,但他不爲所動,7月立即栽軍,從核心部隊曾國荃的部隊栽起,立即栽掉一半,然後城內留一半部隊守城,另一半開住城外。然後着手在全國範圍栽湘軍,第二年,栽了二十萬,能親手調動的只剩下6000人了,可以說是雷厲風行。

細數中國歷史上十大最傑出的忠臣:誰功勞最大? 第10張

曾國藩是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對“康乾盛世”後清王朝的腐敗衰落,洞若觀火,他說:“國貧不足患,惟民心渙散,則爲患甚大。”對於“士大夫習於憂容苟安”,“昌爲一種不白不黑、不痛不癢之風”,“痛恨次骨”。他認爲,“吏治之壞,由於羣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誠爲探源之論”。基於此,曾國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時需用德器兼備之人,要倡廉正之風,行禮治之仁政,反對暴政、擾民,對於那些貪贓枉法、漁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嚴懲。曾國藩認爲,理財之道,全在酌盈劑虛,腳踏實地,潔己奉公,“漸求整頓,不在於求取速效”。曾國藩將農業提到國家經濟中基礎性的戰略地位,他認爲,“民生以穡事爲先,國計以豐年爲瑞”。他要求“今日之州縣,以重農爲第一要務”。受兩次鴉片戰爭的衝擊,曾國藩對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國,認爲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並反對借師助剿,以藉助外國爲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如他說過購買外洋器物、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等。

修身齊家治國中華千古完人。中國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業)、立德(成爲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爲後人留下學說)“三不朽”之說。而真正能夠實現者卻寥若星辰,曾國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敗太平天國,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時弊”、整肅政風、學習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現了“同治中興”;他克已唯嚴,崇尚氣節,標榜道德,身體力行,獲得上下一至的擁戴;他的學問文章兼收幷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師,“其著作爲任何政治家所必讀”(蔣介石),實現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業,不愧爲“中華千古完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