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長平之戰後,六國是不是註定被秦國覆滅呢?

長平之戰後,六國是不是註定被秦國覆滅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初期,魏國一家獨大,秦國獨窮於西北邊陲,不受諸侯待見。桂陵之戰後,戰國形式變成:魏齊秦三國爭霸;中期基本是秦齊兩家爭霸,合縱基本上就是用來聯齊攻秦,時而聯秦攻齊,好在秦國有函谷關,不然恐怕就像齊國一樣被樂毅打的只剩下即墨一城,從此退出諸國爭霸序列。後期則是秦趙爭霸,此時兩家軍事實力互有千秋,絕對國力秦強。所以秦國真正有統一6國的實力,還是長平之戰之後的事情。

長平之戰後,六國是不是註定被秦國覆滅呢?

爲什麼是長平之戰?因爲那時,齊魏早就被打殘,燕國僅在樂毅時期曇花一現,韓國一直是弱國從未改變,唯一有實力的趙國經歷長平之戰後,國力也失去了和秦國扳手腕的資本。但即便是這樣,秦國的統一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秦國後來伐趙被李牧殲滅了20萬人,用離間計除掉李牧後才滅了趙國,伐楚李信也喪師20萬,後來舉全國之兵60萬,由一代名將王翦帶領之下才滅楚基本完成了統一之路。

長平之戰後,六國是不是註定被秦國覆滅呢? 第2張

秦國大勢已成,趙國攻打燕國,不是說趙國實力已經可以爭霸了,而是意識到必須擴張領土和人口才有可能跟秦國一較高下了,當時燕、韓、魏都已經廢了,齊國半廢了,也就楚國和趙國還有實力對抗秦國,而趙國唯一的出路就是抓住機會率先滅其餘幾國以擴大自己的疆域。但事實上,秦國花了百餘年才做到的事,趙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的,只能被秦國抓住機會滅掉。

長平之戰後,秦國國力雖然下降,但顯而易見的是,仍有力東進打邯鄲,雖然打不贏,但能出兵攻打邯鄲本身就已經是實力碾壓的體現。即使秦不滅韓、魏,趙國也不能滅韓、魏(因爲隨時可以向秦國求援),秦國便只需要面對分裂的三晉,趙國的國土和人口就無法擴展,等於鎖死了趙國發展上限。如此到了嬴政時期,趙國便是從長平之戰中恢復過來,國力也非常有限,而秦國在從長平之戰後緩過氣來,其統治的人口和土地將戰爭潛力變現後,就是席捲天下之勢已成了。

秦始皇掃六合的時候,恰好山東六國當中最強的幾個都處於一個低潮,魏安釐王一通瞎整,把魏國給整的國力大傷,趙王遷得位不正,讓趙國處於無止盡的內耗中,後來又倒黴的碰上大地震加災荒,關鍵時刻趙王遷幹掉了李牧。齊國在五國伐齊之後就一直處於打醬油狀態,韓國燕國這兩弱雞就不說了,也就楚國還比較正常,可惜楚國的戰力在六國裏一向不是頂尖,就連打敗李信都要靠昌平君反水。

秦始皇開了統一的先河,這既是秦國的幸運,也是民族的幸運。要是不統一,中國早在一波波草原民族的南下中滅亡了。往上說,戰國七雄大家都是炎黃子孫,根子都是一樣的,夏商周至春秋戰國,還是同一民族在往外擴張過程中人心離散,形成各自的習俗,秦的統一正是文明的統一、文明的進步,正是有着秦的統一,中華文明才能領先世界兩千年。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都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不要割裂他們,他們的文化早就融於中華文化。秦並不代表野蠻,在那個時代,秦恰恰是進步的體現,應該是先進的制度代替了舊的制度、是歷史的車輪碾碎了六國的抵抗。自秦之後,封建時代大一統的中國百姓,絕對比那些四分五裂的歐洲百姓活的好。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