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沒有銀行,古人用什麼方法儲存自己的家當?

古代沒有銀行,古人用什麼方法儲存自己的家當?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沒有銀行,古人用什麼方法儲存自己的家當?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由於深受儒家"勤儉持家"思想的影響,中國古人是世界上少有的特別喜歡存錢的人。

其實中國古人使用的儲蓄、保值的途徑很簡單,也比較單一。

就是貯藏,但貯藏的手段、辦法是多種多樣,形形色色。

一般分爲窖藏和罐藏兩類。

說到窖藏,讀者可能會想到"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笑話。

這個笑話便源於這種儲蓄方式,即用罈罈罐罐這類器物,將錢財直接埋藏到地下,而且所埋物以金銀爲多。

這種方式爲古代中國所有大款、富豪所喜歡。

在現在考古發掘中,經常可會出土窖藏文物,就是古人這種儲蓄、藏寶手段留下的。

例如1970,陝西西安出土的舉世聞名的大窯藏。

古代沒有銀行,古人用什麼方法儲存自己的家當?

當時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唐長安城興化坊內基地上,工人挖出了兩個肚大嘴小的"驢嘴壇"和一隻大銀罐。

打開一看,這壇罐中貯藏的金銀、玉石、 金幣、銀鋌、銀餅等貴重物品多達千餘件。

其中金銀器物多達200多件,後經考證,這是唐人埋下的寶藏。

金銀財寶都要做好防盜措施,窖藏有很多反盜方法。

古代中國沒有現代這樣的防盜保險箱,所以中國古人在窯藏儲蓄時,會想方設法讓外人找不到。

古代沒有銀行,古人用什麼方法儲存自己的家當? 第2張

按常理,大家都會想到把財寶埋到牆角、旮旯裏,其實這最容易讓小偷猜到。

於是有的有錢人家想出絕招,把錢財、值錢物埋藏到糞堆、茅廁這類常人不至的骯髒之所。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商代青銅重器"司母戊鼎"。在被挖出來後的第一時間,也是採取窯藏方式處理的,選擇的藏匿地點便是吳姓人家的糞坑下面。

出於防盜考慮,窖藏時一般會採取反盜墓那類的反盜寶手法。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以迷惑盜賊。

多會將藏寶坑坑挖得很深,再埋入裝滿財寶的壇、罐、缸這類器物。

放置財寶時也頗爲講究,不能全部放在一塊,而是採取上下分層放置的方式。

先放一層,掩埋後再放一層,再掩埋再放,多者達三四層。爲什麼要挖深、分層放呢?

這裏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古代的人家有當年賺點錢當年就儲蓄一點、埋下一層的習慣。

這樣一來,即使被盜挖,盜賊往往也只能發現上層。

而在各層之間,往往用石板、 磚塊疊壓。

土層之間則用糯米熬成的液汁和石灰夯實密封,有時其中還會拌上碎石子、瓦片,以增加盜挖的難度。

窖坑一般選在臥房內、牀下。

也有選在院內,如在院內常會在地面上做出一系列僞裝,建上茅廁、豬圈、便房等地。

由於有此窖藏儲蓄的習慣,後人遇到拆遷、搬家時,往往都會"掘 地三尺",把家前屋後地下翻一遍。

從古人房產買賣史料上,可以看到"掘錢"的記錄。

這筆錢便是賣主向買主追加的額外金額,作爲將來可能挖到金銀財寶的預估補償款。

古代沒有銀行這種信用儲蓄場所,只能自己保存儲存。

也正是這種窖藏方式,能使得一些珍貴文物免遭戰火,從而代代流傳下來。

滄海桑田,如今也定有很多古代窖藏等待重見天日。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