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漢朝初期,只能靠和親來維持表面的和平?

漢朝初期,只能靠和親來維持表面的和平?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朝初期,只能靠和親來維持表面的和平?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漢與匈奴,中國歷史上的一對冤家,和後世的唐與突厥有異曲同工之妙。表面上,漢與匈奴互爲親家,實際不過是塑料友誼。即使簽訂了和平條約,匈奴依舊南下騷擾漢朝邊境,周邊百姓苦不堪言,但漢軍也只能將匈奴趕回草原而已。

在劉邦執政後期,匈奴單于冒頓暗中支持漢朝的反叛勢力,劉邦對此也無能爲力。劉邦去世後,冒頓甚至出言不遜,希望能和已爲祖母的呂后成親,頓時,朝中大怒,紛紛譴責冒頓的無禮。但即使如此,呂后也只能容忍,畢竟漢朝的實力還不允許教訓匈奴。

事實上,直到漢武帝之前,漢朝的皇帝只能採用和親的方法勉強維持和平。漢武帝登基後,任用衛青、霍去病抗擊匈奴,把匈奴趕到漠北以外,至此,漢朝徹底消除了來自北方的威脅。漢弱,匈奴目中無人;漢強,匈奴連和平談判的資格都沒有。正好應證了那句話:“弱國無外交。”

匈奴崛起,劉邦差點命喪其手

匈奴崛起於戰國末期,那時候的匈奴西有月氏,東有東胡,南有秦國,三股勢力壓制着匈奴,匈奴也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冒頓出身於漠北大草原,打小入質月氏。成年後,冒頓趁亂回到匈奴,回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弒父繼位。繼位後的冒頓表面假意向東胡、月氏示好,實際暗中發展實力。沒過多久,冒頓統一北方草原各遊牧部落,勢力也逐漸向南滲透。

漢朝初期,只能靠和親來維持表面的和平?

此時的中原早已改朝換代,一個新生的帝國悄然誕生,漢朝取代了秦朝。冒頓趁着統一草原的餘威南下進攻韓國和代國,韓王投降,代王逃到洛陽。劉邦率領漢軍收復韓國和代國,接着孤軍深入草原腹地。冒頓故意示弱,讓劉邦輕視匈奴,進而誘騙劉邦深入腹地,將劉邦圍困在白登山下,這是漢與匈奴第一次交手。雨下了七天,劉邦被困七天,要不是陳平帶着重金前來交涉,恐怕劉邦就死於白登山。

劉徹掌權,決心反擊

帝國蒙受的屈辱,漢武帝劉徹會讓匈奴數倍奉還。竇太后去世後,漢武帝開始着手進攻匈奴的計劃。商人聶壹假裝投靠匈奴,謊稱自己對馬邑瞭如指掌,可以幫助單于拿下馬邑。單于一行人走到城門前,突然察覺到異常。單于下令攻破亭障,碰巧雁門郡尉史就躲在亭障內。在單于的質問下,雁門郡尉史把漢軍的伏擊計劃全盤托出。單于大驚,率軍撤出塞外,漢與匈奴最後的表面和平也煙消雲散了 。

漢朝初期,只能靠和親來維持表面的和平? 第2張

或許是命運使然,漢武帝遇到了衛青。衛青是衛子夫的弟弟,漢武帝和衛子夫是在酒樓相遇的,衛子夫進宮後漢武帝爲了提高衛家的地位,特意任命衛青爲將軍,派他出擊匈奴。漢武帝自己也沒想到,他的這個決定直接顛覆從前的漢匈關係,漢朝將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

衛青和公孫賀、公孫敖、李廣四人率領漢軍跨過邊疆,聲聲鐵騎之下,匈奴開始了漫長的噩夢。短短兩年,衛青橫掃河南地,恢復了秦朝時期的疆域。衛青率兵的特點是孤軍深入,而匈奴一直以爲漢軍不敢深入塞外,這樣一來衛青往往能出其不意地打擊匈奴。右賢王在軍營中開懷暢飲,自以爲漢軍不會深入塞外。此時的衛青率領幾千騎兵包圍了軍營,右賢王負隅頑抗也只能死在衛青手下。

在衛青的打擊下,匈奴主力退守漠北,單于撤退前不忘派渾邪王、休屠王駐紮在河西走廊。自古以來,河西走廊是月氏人的牧場,匈奴崛起後,月氏人爲了避免和匈奴的衝突只好遷徙到中亞地區。月氏人離開後,單于派遣渾邪王、休屠王駐紮於此,配合自己騷擾漢朝。匈奴退守漠北後,漢武帝的目光轉向河西走廊。

衛青孤軍深入的理念被侄子霍去病繼承,霍去病帶着幾千騎兵深入敵軍腹部,斬殺匈奴四萬餘人,俘虜匈奴大小首領七十餘人。

接二連三的失敗讓單于想要殺渾邪王、休屠王,二王迫於形勢投降漢朝。漢武帝安排二王居住在西北五郡,每個郡派一個屬國郡守保障匈奴降衆的生活起居。元狩末年,單于派使者向漢朝表達願意和親的想法,漢武帝直接拒絕單于的請求,聲稱現在的匈奴不配和漢朝和親,只配做漢朝的附庸。即使單于再憤怒,也只能通過殺使者來發泄。

曾經的漢朝只能通過和親來換取表面的和平,現在的匈奴只配當漢朝的附屬。實力決定着國於國之間的關係,弱者不配談和平,強者纔有發言權。把時間拉到現在,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不斷打壓中國發展,無論是在言論上,還是在政策上,都在歧視乃至敵視中國。只有中國強大起來,才能讓反對的聲音消失。世界本沒有美好 ,所有的美好都是實力換來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