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噶爾丹勢力強大,爲什麼還會敗給康熙?

噶爾丹勢力強大,爲什麼還會敗給康熙?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噶爾丹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爲了征討噶爾丹,康熙可以說拼盡了全力。1690年,康熙兩路出兵,左路由撫遠大將軍福全帶隊,出古北口;右路由安北大將軍常寧帶隊,出喜峯口。康熙則坐鎮後方,並命索額圖帶兵包抄噶爾丹的側後方;最後還預備一支奇兵,隨時可以攻打噶爾丹。

噶爾丹勢力強大,爲什麼還會敗給康熙?

福全的左路軍到了達烏蘭布通附近,爲了爭取最低成本解決戰鬥,福全給噶爾丹寫了一封信,要求談判。福全認爲清軍全力出動,在力量上足矣震懾噶爾丹。

噶爾丹則利用機會敷衍,一邊拖延決戰時間,一邊整軍備戰。等準備充足後,噶爾丹則要求朝廷將土謝圖汗交出來才行。康熙得知噶爾丹的要求,知道他沒有誠意,就下定決心武力解決。

然而,就在此時,康熙大病不起。臣子請求康熙回京城調養,康熙拒絕,爲了這一天的決戰,他已經等了很多年。噶爾丹出兵千里之外,又是客場作戰,糧草與後援都難以爲繼,正是清廷的大好時機。

8月1日,雙方的戰鬥打響。

噶爾丹的中軍大本營在一個山峯的頂上,居高臨下,前方地勢複雜,沼澤、河流、叢林、草原盡收眼底。在這種複雜的地形條件下,噶爾丹排出一個奇怪的戰陣,將無數駱駝趴在地上形成一座“駱駝城”,駱駝的四條腿被綁住不能動,只能趴着。駱駝身上放着一個木箱,箱子上面蒙着一層溼毛毯。噶爾丹的部隊透過木箱之間的空隙朝着河對面的清軍開火。

清軍從未見過這種陣法,剛開始很疑惑,但很快就知道噶爾丹的目的,想通過“駱駝城”阻擋清軍渡河而已。但噶爾丹可能沒意識到,他用的是火槍射擊,而清軍用的是大炮。“駱駝城”很快就出現缺口,清軍迅速殺了過去。福全又派兵從後方夾擊,噶爾丹很快就潰敗,士兵紛紛丟盔棄甲。

第二天,噶爾丹見大事不妙,派了一個西藏人僧人向清軍求和。康熙不在前線,所有事情由福全拍板。福全看見來了一個西藏人,覺得事情變複雜了,擔心出狀況,於是,他一邊停止進攻,一邊派人向康熙請旨。康熙緊急命令:“全軍全力出擊,別中了噶爾丹的緩兵之計!”

果然,噶爾丹的求和只是爲了拖延時間,等清軍接到康熙指示時,噶爾丹已經率兵逃往漠北,康熙爲此次坐失良機而痛心疾首,重責了福全等人。

噶爾丹在烏蘭布通與清軍交戰時,當初被其迫害的侄子策旺阿拉布坦代兵攻陷他的老巢,搶走了他的妻子、子女以及大量牛羊。

康熙得知此消息後,立刻派人去吐魯番,賞賜許多金銀珠寶給策妄阿拉布坦,以此來籠絡他,相當於在噶爾丹的後方插入一顆釘子。康熙又同其他其他蒙古部落的首領見面,對他們恩威並施,要求他們疏遠噶爾丹。

在勢單力薄的情況下,噶爾丹依舊不知好歹,回到漠北後表面臣服康熙,暗地裏重振軍備;派了兩千多人到清軍大營,以進貢爲幌子,實際上是打探軍情。

噶爾丹勢力強大,爲什麼還會敗給康熙? 第2張

1694年,康熙召見噶爾丹,要求定立盟約。噶爾丹不僅不來,還暗中到漠南製造叛亂,還號稱從俄國借兵六萬,準備大舉進攻,蒙古各部紛紛向康熙求援。

噶爾丹還厚顏無恥地寫了一封信給康熙,要求康熙釋放俘虜。康熙徹底怒了,說到“噶爾丹一日不滅,邊陲一日不寧”,準備徹底剷除噶爾丹。

1696年,康熙準備再度出擊噶爾丹,他調動十萬大軍,分東、中、西三路進軍。行軍途中,康熙事無鉅細,所有事情都要聽他指示。

康熙親自帶領的中路軍到了科圖,遇到噶爾丹的前鋒部隊,但東、西兩路還未到達,這時有人傳言俄國要出兵協助噶爾丹。佟國維、索額圖等人勸說康熙班師回朝,只留西路軍。康熙對於這種膽怯大臣嚴厲呵斥,爲了統一思想還召開會議,警告臣子不要膽怯,有說退兵者殺無赦。

噶爾丹看到康熙來勢洶洶,立刻帶隊逃跑。康熙聽到噶爾丹逃跑的消息,命令內大臣馬思哈爲平北大將軍,率輕騎兵飛速追擊,又命令費揚古率兵截斷噶爾丹退路。

噶爾丹逃了五天五夜,到了昭莫多,遇到費揚古的大軍。昭莫多是一片森林,前面是開闊地帶,歷來都是漠北戰場。費揚古按康熙的指示,事先已經在樹林設下埋伏,然後派出小股部隊誘敵,邊戰邊退,將其引入埋伏圈。等噶爾丹的部隊一到,費揚古全力開戰。最後,噶爾丹中計大敗,帶着幾十名士兵落荒而逃。

昭莫多之戰,全殲噶爾丹精銳,是大清平定噶爾丹的關鍵性戰役。經過兩次大的征戰,噶爾丹集團基本上成了強弩之末,康熙讓噶爾丹投降,但噶爾丹寧死不降。

噶爾丹勢力強大,爲什麼還會敗給康熙? 第3張

噶爾丹精銳盡失,財產牲畜也所剩無幾,他在伊犁的根據地也被策妄阿拉布坦佔據,阿爾泰西部、天山以南的回部等地,也紛紛脫離他的控制。

隨着噶爾丹的處境越來越困難,他的內部也逐漸開始分化,許多人都主張投降清朝。眼看跟着噶爾丹沒出路,逐漸有人主動投降。康熙優待投降部落,對分化噶爾丹集團,起到很大作用。

爲了根除噶爾丹的叛亂,康熙前往歸化城,召費揚古等人策劃第三次征討,同時命令策妄阿拉布坦與其他蒙古諸部去做勸降工作。此時的噶爾丹已經衆叛親離,身邊只剩下幾個隨從,聽到清軍殺過來了,自知迴天乏力,絕望自殺。康熙經過多次圍剿,終於徹底解決了噶爾丹的問題。

噶爾丹再怎麼強大,他也僅僅是局部氣候,戰爭需要的人、財、物,他都消耗不起。第一次兵敗後,噶爾丹已經窮困潦倒,只能靠掠奪,但收貨不大,副作用卻不小。

而康熙就不一樣了,人力、財力、物力都能源源不斷地供應,武器裝備也更加先進,這都不是噶爾丹所能比擬的。康熙平定噶爾丹,是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的事,在人心向背上更有合法性。

康熙不僅用軍事手段打擊,在政略上也多方出擊,拉攏蒙古各部,分化噶爾丹內部,讓噶爾丹最後四面楚歌。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