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真實歷史中的諸葛亮與魏延關係如何呢?

真實歷史中的諸葛亮與魏延關係如何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諸葛亮與魏延的私人關係究竟怎麼樣?這是三國中最爲耐人尋味的話題之一。在小說《三國演義》中,二人的關係可謂是從緊張開始,以緊張結束。長沙一戰,魏延斬殺太守韓玄,救出黃忠,主動獻城,這分明是有大功的表現,但諸葛亮卻不問青紅皁白,以“腦後有反骨”這種站不住腳的理由,要將其推出去斬了。招降納叛,這本來就是戰場上最爲常見的取勝手段之一。而且,如果諸葛亮真的眼裏揉不得殺之,那麼後來對“吃裏爬外”的張鬆、法正等人,爲何卻要那麼客氣、敬重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真實歷史中的諸葛亮與魏延關係如何呢?

諸葛亮與魏延的私人關係,以這種極不和諧的畫面開始,以後也沒好起來。在北伐中,諸葛亮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棄之不用,在安排防守街亭人選時,也沒有把宿將魏延考慮在內。

在諸葛亮病死時,更是直接用計除掉了魏延。他讓與魏延一直交惡的楊儀,故意挑釁魏延。魏延在大喝“誰敢殺我”之後,被其背後的馬岱一刀斬於馬下。

當然,歷史肯定不是《三國演義》中描述得這般戲劇性。

真實歷史中的諸葛亮與魏延,關係究竟如何呢?魏延之死,爲何說是諸葛亮臨終前的一道“選擇題”呢?

一、北伐之前

諸葛亮雖然是蜀漢丞相,但在軍事方面,他的資歷與魏延相比極爲懸殊。

從“三顧茅廬”到“永安託孤”,諸葛亮雖然爲蜀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歷史上的諸葛亮長於政務,短於應變,軍事能力其實並未如演義中描寫得那般出神入化。所以,在劉備去世以前,諸葛亮幾乎一直在後方從事政務工作,並未有親自統兵的經歷。而魏延則不同,歷史上的他“善養士卒,勇猛過人”,一直是劉備征伐的排頭兵。

魏延加入劉備集團時,並不是在長沙韓玄帳下。所以,所謂的“腦後反骨”事件是不存在的。在史籍中,我們也找不到諸葛亮與魏延一上來就不對付的記載。

後來劉備入川時,黃忠、魏延爲其主要戰將。在攻取益州過程中,最爲艱難的戰役也都有魏延的參與。

公元219年,劉備拿下了漢中。當時,漢中、荊州是蜀漢政權的兩個最爲緊要的門戶所在,其守衛長官人選極爲重要。先前,劉備已經將荊州交予自己最爲信任的武將關羽鎮守,而對於漢中,蜀漢內部輿論普遍認爲必是張飛。張飛本人也認爲漢中太守之職非他莫屬。然而,結果一出,輿論譁然,劉備竟然選擇了魏延。魏延對能否守住漢中的表態,極爲震撼人心,他說:

“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爲大王拒之; 偏將十萬衆至,請爲大王吞之。”(《三國志》)

實踐證明,魏延並非說大話,此後的8年間,魏延防守的漢中固若金湯,他採用的縱深防禦防禦戰術也爲後人繼承和吸收。所以,在諸葛亮到漢中籌備北伐事宜之前,魏延當仁不讓的成爲他最主要的戰將,“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爲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三國志》)

小結一下,在北伐以前,因爲分屬政務、軍事兩條線,而且在空間上也較少存在交集,諸葛亮與魏延的接觸並不是很多,二人交惡的可能性也極小。而且,諸葛亮一到漢中,就非常器重魏延,命他爲“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魏延此時在軍中的地位已經僅次於諸葛亮。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兩人的關係沒有問題。

真實歷史中的諸葛亮與魏延關係如何呢? 第2張

二、北伐之中

在第一次北伐前的軍事會議上,身爲“丞相司馬”(相當於總參謀長)的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謀”,也就是由他本人率領一支奇兵,偷襲長安。

諸葛亮並沒有採納這個大膽的計劃,而是採取了比較穩妥的方式,逐步推進。

而這次出征的結果是,諸葛亮的穩紮穩打並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反而是因爲他在用人上的失誤,導致了最終北伐的失敗。

魏延對諸葛亮的謹慎是有意見的,他“謂亮爲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三國志》)

魏延的性格與關羽差不多,都有些剛而自矜。雖然他作戰勇猛,但往往自恃功高,不善於處理與同僚特別是文臣之間的關係。

諸葛亮此前並沒有多少統軍經歷,且性格偏沉穩持重,所以魏延因其計策不被採納而發上幾句牢騷,這其實也是非常正常的。

而且,魏延作爲北伐的總參謀長,向諸葛亮提出自己的建議,這本來也是他的職責所在;下屬的建議沒有被領導所採納,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因此,我們並不能據此認爲,此時諸葛亮與魏延的關係就已經破裂。

相反,在第一次北伐以後,諸葛亮檢討了自己軍事上的保守和用人上的失當,主動承擔了失敗的責任,自降官職和薪俸。這更能說明高風亮節的諸葛亮,沒有因爲戰略問題與魏延產生矛盾。

接下來的第四次北伐,更能證明諸葛亮與魏延並沒有交惡。在經歷了第二次、第三次北伐的無功而返後,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中命魏延單獨率領一支偏師深入羌中。

而魏延果然不負所望,他在陽谿之戰中大敗魏國後將軍費 瑤、雍州刺史郭淮,結束了蜀軍此前屢戰不勝的尷尬記錄。

於是,在戰後,魏延被提升爲“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而這也是諸葛亮器重、欣賞魏延最有說服力的表現。否則,魏延也許早就被雪藏起來了。

三、北伐以後

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時病死於五丈原,他臨終前所作的安排是:

“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使自發。”(《三國志》)諸葛亮在病逝前,作爲了如何撤軍的安排。但很顯然,魏延並沒有參加這次會議。

魏延之所以被排除在外,原因可能有二:

一是諸葛亮最後安排魏延負責斷後,這說明魏延當時很可能擋在最前面,隨時抵禦魏軍突然進攻,因此他不便參會。

二是諸葛亮有意不讓魏延參會,並做出了一個非常不利於他的軍事安排。

而原因是第二種的可能性更大。前面我們說到,諸葛亮與魏延不太可能交惡,但是,魏延與當時的丞相長史楊儀卻是水火不容的。丞相長史相當於丞相身邊的祕書長,他跟魏延的“丞相司馬”一樣,都是諸葛亮身邊最得力的助手,按理說應該和睦相處。但歷史記載,魏延與楊儀不僅關係破裂,而且已經到了無法化解的地步,甚至是吳國的孫權都知道二人關係很差。

在蜀國人才凋零的情況下,魏延與楊儀都是諸葛亮的左膀右臂。所以,諸葛亮對於二人的關係,也只能是儘量調和。但很顯然,如果諸葛亮不在了,兩人之間的爭鬥,勢必成爲蜀漢動盪的禍端。

於是,在諸葛亮臨終以前就面臨着魏延、楊儀二者取其一的“選擇題”。

如果選擇了魏延,就等於選擇了最大的不確定性。

因爲魏延手握重兵,且能征慣戰,如果被楊儀所逼,他有可能陣前倒戈、投降曹魏,有可能割據漢中、自成體系,也有可能殺到成都,篡奪帝位。

諸葛亮正是看出了魏延有脫離北伐大軍的可能性,才說“延或不從命,軍使自發”。而如果選擇了楊儀,則會把蜀漢的風險降到最低。

儘管楊儀可能會除掉魏延,但以他的本事,既不會對諸葛亮接班人蔣琬的地位構成威脅,也不會帶兵掀起什麼風浪。

所以,從蜀漢穩定的大局出發,綜合兩方面的考慮,諸葛亮才最終艱難的做出了這道“選擇題”,那就是放棄魏延。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