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白起坑殺大量趙軍,爲何還放回去幾百人呢?

白起坑殺大量趙軍,爲何還放回去幾百人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孟子曾說過:“春秋無義戰”,不僅春秋時期如此,戰國時期亦是如此,這兩個時代都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指非正義戰爭,任何原因都能發起。各位諸侯國在進行兼併和爭霸時,戰亂紛紛,民不聊生,而這些戰爭沒有一場是爲正義和百姓而發生的,都不符合道義,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白起坑殺大量趙軍,爲何還放回去幾百人呢?

戰國時期有一場非常著名的戰役,乃長平之戰,秦國和趙國爲爭奪地盤而爆發的大規模戰爭。

秦國綜合實力比趙國強很多,趙國派出大約45萬兵力,而秦國比對方多出大約15萬,指揮官分別是秦國的白起和王齕以及趙國的廉頗和趙括。

最終秦國獲勝,傷亡兵力約20萬,而趙國全軍覆沒,經過此戰後趙國元氣大傷,一蹶不振,加速了秦國統一全國的進程,而將趙國45萬軍民坑殺的白起被稱爲“殺神”。

01戰神白起

秦國最終可以將全國統一,白起可謂功不可沒,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趙國就是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指揮下戰敗,而白起這種熟知兵法、善於用兵的將軍正是秦國所需要的。

白起從不盲目指揮,懂得在戰爭中充分運用自己的戰略思想,在與韓魏聯軍作戰中,白起作爲將領一舉殲滅對面25萬人,他一戰成名,被譽爲“戰神”,而長平之戰是白起的巔峯之戰。

當年衆多諸侯國中,實力最強的就是趙國和秦國,趙國靠胡服騎射,而秦國靠商鞅變法。

秦國在經濟、科技等方面遙遙領先後,一直在對外擴張,首先將附近的小諸侯國佔領,再與距離遠的國家交好,最終實現一步步攻佔。

02長平之戰

當時秦國看上了韓國的上黨郡,韓王很有自知之明,於是決定將上黨郡交出,以求秦國庇佑。但駐守上黨郡的將領十分痛恨秦國,他不願聽從韓王的安排,擅作主張將上黨郡獻給了趙王,希望趙國可以與韓國結盟。

趙王明白對方是何用意,此時趙國與秦國沒有太大沖突,如果將上黨郡收下就擺明了與秦國正面開戰。最終趙王沒能禁住17座城池的誘惑,將上黨郡收入囊中。

秦王得知此事後大怒,於是派出白起等將領帶兵攻打趙國,趙國負責迎戰的是元老級名將廉頗,廉頗自知正面剛不過白起,於是採取防守戰略。

廉頗採取“深溝高壘陣地戰”,深挖壕溝,高築壁壘,絕對不主動出擊,再加上城下有丹水這種天然屏障,因此白起根本打不進去。

白起坑殺大量趙軍,爲何還放回去幾百人呢? 第2張

這樣僵持下去不是辦法,秦國謀士見狀想出一招,那就是實施反間計,讓趙國犯兵家大忌,臨陣換將。

秦國派人在趙國境內散佈謠言,稱廉頗膽小如鼠,懼怕秦國,給趙國丟盡臉面,而秦國十分畏懼趙括,如果把廉頗換下來讓趙括上場,一定可以把秦國打得落荒而逃。

《資治通鑑》中記載:“秦數敗趙兵,廉頗堅壁不出。趙王以頗失亡多而更怯不戰,怒,數讓之。”

趙王曾多次下令讓廉頗進攻,但廉頗都沒聽,秦國與趙國之間有很長一段距離,等他們將糧草用光後就會不戰而退,但趙王並不懂這些,只認爲廉頗懼怕秦國,所以才只防守不進攻。

趙王聽到那些言論後更加確信了自己的想法,於是不顧衆人反對派趙括去替換廉頗,無奈之下廉頗只好聽從安排。趙括雖然熟讀兵法,但缺乏作戰經驗,一上場就將廉頗設下的防禦全部拆除,然後改守爲攻。

秦國此前的將領是王齕,接到趙國派趙括進攻的消息後,白起上場兵分兩路,一路假裝被趙軍打得節節敗退,等秦軍撤退到壁壘周圍時,另一路將趙軍團團包圍。趙軍被包圍後46日不得食,趙括親自率軍突圍,結果被秦軍射殺而死,45萬趙軍最終選擇投降。

03白起坑殺趙軍的原因

本以爲投降了就能保住性命,讓人沒想到的是,白起將他們全被坑殺,只放走幾百名未成年士兵回去彙報情況,趙國得知此事後舉國震驚,從此便一蹶不振。

45萬趙軍投降後,白起與衆位將領商議如何處置他們,有人提出將他們全部帶回去,一些當苦力,一些安排在軍中爲秦國效力,還有一些分配到民間。

這位將領的提議得到很多人支持,但白起提出反對意見,幾十萬人中肯定有不是真心向秦國投降的,如果他們到達秦國後集結人馬發動戰爭,就等於引狼入室,最終後悔都來不及。的確,45萬人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他們聯合起來殘殺百姓,後果將不堪設想。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長平之戰秦軍與趙軍交戰多日,軍糧已經剩得不多,返回本國需要一段路程,根本吃不了幾天,如果一下子增加45萬人,一兩日軍糧就得吃完,剩下的路該怎麼走?

秦國士兵們在這場戰役中爲本國立了功,白起不能讓他們活活餓死,便向秦王請示要糧,並詢問如何處置這些降兵。

戰爭剛剛結束,秦國拿不出那麼多糧食來養活他們,秦王便稱殺掉放掉二選一,秦王本意是想將他們全部殺死,但被范雎阻止,這樣做會有損秦王威名,最終秦王給白起回覆了一張白紙。白起看後明白了秦王的意思,爲秦國和秦軍着想,就算白起萬般不願也得照辦。

爲何白起還放回去幾百人?被放走的大多是年紀尚小的士兵,他們還未成年,一方面不想敗壞自己的名聲,另一方面想讓他們將此戰的結局告訴世人,讓其他國家對秦國有所畏懼。

最終趙國上下對白起恨之入骨,其他國家不論國君還是將領,只要聽到白起的名字都會心有餘悸。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