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李隆基對皇位如此癡迷 得知兒子稱帝時爲何會默許

李隆基對皇位如此癡迷 得知兒子稱帝時爲何會默許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唐肅宗李亨稱帝,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當初唐玄宗爲了手中權力都狠心一天殺了三個兒子,可見李隆基對權力癡迷到什麼程度了,到了馬嵬坡兵變時,在面對兒子李亨稱帝的時候,唐玄宗爲什麼默許,甚至還說了聲好字?

其實原因很簡單,自從潼關失守之後,唐玄宗李隆基就已經銳氣全無了。

李隆基對皇位如此癡迷 得知兒子稱帝時爲何會默許

守衛潼關的三位主將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觀點都非常一致,他們認爲安祿山的叛軍是戰鬥力強悍的邊軍,朝廷內地的府兵久不經戰,正面對抗會很吃虧;如果選擇堅守佔據天險的潼關,叛軍不僅打不進來,而且還會因爲戰線太長,陸續被天下趕來勤王的朝廷軍隊分割剿滅。

可惜的是唐玄宗李隆基非常自負且昏聵,強逼三位主動出關正面對抗。換來的結果是,唐玄宗李隆基聽信邊令誠讒言,冤殺封常清、高仙芝,又強令哥舒翰出關中了叛軍埋伏導致全軍覆沒。隨即潼關失守,而天下勤王的軍隊在短期內無法抵達關中,首都長安岌岌可危,被攻破指日可待。

唐玄宗李隆基執政中期就開始重用“出將入相”型宰相張說與李林甫,在軍事上瘋狂擴張,確實是獲得了不小的戰績。這使得邊鎮的軍事力量逐漸增強,節度使的兵權也隨之上漲,大唐的軍事分佈呈現出外重內輕的態勢。且李林甫提倡以胡制胡,重用胡將,雖然因此涌現出高仙芝、哥舒翰能征善戰的忠誠胡將,但也使得安祿山之流的胡人血統野心家乘勢上位,爲安史之亂埋下伏筆

潼關失守之後,唐玄宗李隆基在宮殿內來回踱步,一直在思考着兩個問題——“怎麼辦?”與“怎麼會這樣?”前一個問題暫時是無解的,因爲短期內他根本找不到有效的兵力去對抗戰鬥力強悍的邊軍叛軍;後一個問題更是讓他心煩意燥,他逐漸意識到他犯的軍事錯誤可不是一點兩點。

李隆基對皇位如此癡迷 得知兒子稱帝時爲何會默許 第2張

他愧對被自己親手毀掉的三道長城——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讓天下參與勤王的將士心寒。封常清用盡辦法勸說唐玄宗李隆基都無法說動他同意堅守潼關的策略,反而遭到冤殺;高仙芝被冤殺的時候,全部潼關守軍士兵都在大呼冤枉;哥舒翰被強逼出關的時候,扶牆慟哭,將士們也無不動容。唐玄宗李隆基的這些惡行,已經讓天下人寒了心,尤其是武人,更是反感。

他愧對開元盛世的中流砥柱宰相姚崇、宋璟,他們這些改革派幾十年努力才換來的開元盛世,在後期被他親手敗壞。這不單是體現在軍事上,在內政上也是腐敗不堪,當初那個善於納諫,親賢臣遠小人的明君已經走向了反面。

他更愧對列祖列宗與天下人,因爲他知道這20萬叛軍一時半會可能消滅不了,甚至可能要持續很多年,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尤其是即將陷落的長安,預示着皇權的沒落,甚至可能會導致亡國。

李隆基對皇位如此癡迷 得知兒子稱帝時爲何會默許 第3張

他讓所有人都失望了,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如此大的落差,使得他在踱步的過程中逐漸崩潰。漸漸地恐懼佔據了主導,保住小命成了他唯一的念頭——趕緊跑路!

在跑路過程中,以前那個殺伐果斷的國君變得小心謹慎起來,每一步都是想着怎麼保命要緊。出長安之前,先是散發財物,說是叛軍有東西搶不至於殺百姓,其實是引導叛軍搶劫拖延時間;先令楊國忠燒橋,又讓高力士滅火,說是橋沒了會耽誤百姓逃命,其實是拿百姓作爲擋箭牌延緩叛軍追擊的腳步;面對老人郭從謹的批評,也不敢反駁,還得小心地安慰着,生怕激怒百姓或者士兵;甚至馬嵬兵變發生,也趕緊棄車保帥,讓楊國忠、楊貴妃兄妹等人歸西。

甚至逃跑的目的地是成都而不是荊州,也是看重巴蜀與關中之間有秦嶺天險阻隔,能更好地阻擋叛軍。這個時候的唐玄宗李隆基,只是一個貪生怕死的老人,哪裏還有什麼鬥志?滿腦子只想着怎麼保命,平叛什麼的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李隆基對皇位如此癡迷 得知兒子稱帝時爲何會默許 第4張

這個時候有太子李亨幫他舉起平叛大旗,他還巴不得有人來替他收拾爛攤子呢,甚至說了句:“好事情啊,我早就想禪讓皇位給太子了,現在終於可以安心了。”

唐肅宗李亨是衆望所歸,在郭子儀、李光弼、李泌等人的幫助下,通過平叛積累下威望,最終跟父親唐玄宗李隆基拉開了距離。自此這個兒子也在謀劃着怎麼爲自己與那三個可憐的兄弟報仇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悲慘晚年生活也要來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