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權傾朝野的楊素爲什麼沒有選擇篡位呢?

權傾朝野的楊素爲什麼沒有選擇篡位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1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素是隋朝權臣,他能力卓著,爲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楊廣當了皇帝以後,他又在朝中唯我獨尊,一手遮天。那時候的楊素,已經完全具備了奪位的條件。而爲什麼楊素又沒能進行奪位呢?

隋朝是中國歷史上既特別又爲人忽視的一個朝代,結束大分裂,開啓大一統,隋朝的地位本可比肩秦朝,但也許是沒有出現能比肩秦始皇的人物吧,隋朝的光芒一向都被後來的大唐掩蓋掉了。

但是隋朝處於歷史鉅變的時代,可從來不缺一等一的歷史明星,拋開坐在皇位上的皇帝們不講,如果說獨孤皇后是深度影響隋朝歷史走向的後臺人物,那麼本文要講的楊素就是將這種影響具體落地實施的執行人。

楊素是個梟雄式的人物,如果生在三國,他就是曹操那樣的人。他雖然出生名門,但幼時也曾經困頓失意,並非一帆風順,不過他從小就一表人才,文武兼修,志向遠大,絕非池中之物。比楊素小三十多歲的同時代名人,唐朝宰相魏徵曾評價他「兼文武之資,包英奇之略,志懷遠大,以功名自許」,可謂一語中的。

既然是梟雄人格,從小胸懷大志肯定是必須的,但同時能文武兼備又一表人才,則是很難的的。北周當時的權臣宇文護很看重他的才能,拉攏他在其派系中做事,這段經歷讓楊素接受到了高級政治權謀的洗禮。

魏徵在稱讚楊素的同時,又評價他「以智詐自立,不由仁義之道,阿諛時主,高下其心」。楊素的「智詐」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顯露出來。在他28歲那年,接連發生兩件大事,先是父親在對外征戰中被俘而亡,後是宇文護的官僚集團被朝廷查辦,楊素失去了靠山,還要被株連丟官。

這時,楊素的反應令人驚歎,他以朝廷沒有追封死在外國的父親爲理由,多次直接向皇帝上表陳情,皇帝當然不理,一怒之下還要將他殺頭,楊素面無懼色,在朝堂上大聲說:「看來我侍奉的是一個無道昏君,死就死了吧!」

沒想到,這股英悍之氣居然把皇帝打動了,皇帝免了他的死罪,追封了他父親,還給他升了官,做到了車騎大將軍,待遇副國級——這番戲劇化的奇遇,足以表現楊素的「智詐」和膽略,當然也不要忘記這個皇帝也是北周的一代明君,著名的周武帝宇文邕。

楊素從此得到了周武帝的喜愛,他開始展示他武的一面,率軍出戰,屢立戰功,加官進爵,自然不在話下。這種「征戰-升官」模式持續了八年,皇帝換了兩任,楊素羽翼漸豐,而執掌當朝大權正是後來的隋文帝楊堅,彼時是一國宰相,而小皇帝乃是他的外孫,全天下都知道楊堅稱帝是遲早的事情了,楊素自然也提遷投靠到楊堅門下,楊堅胸懷天下,非常看重文武全才的楊素,馬上重用。

楊素馬上使出爲楊堅賣命的勁頭來,他乾的第一件事就是舉兵攻打反對楊堅的地方勢力,一舉平定中原,保着楊堅順利稱帝,那一年楊素37歲,被授予隋朝最高軍銜「上柱國」,表彰他的軍事功勳。

也許是年輕得勢,楊素有些得意忘形,很快就因言犯上,這次壞事在他兇悍的老婆,夫妻倆吵架時楊素說了句「我要是成了皇帝,你肯定不能當皇后」,沒想到老婆居然去告了御狀,隋文帝可沒有周武帝那麼胸襟博大,楊素因此被免了官——沒殺頭已經是恩賜。

這一次,楊素不能再用「智詐」的手段,但他摸到了楊堅的最迫切需求——統一天下,當時和隋朝並立的最大的政權是南陳王朝,免官後的楊素頻頻向楊堅獻上平陳大計,他的謀略深得上意,很快就被起用來主持平陳的軍事工作。

楊素從41歲起,歷經七年,再次回覆「征戰-升官」的循環,這段時間是他軍事能力最輝煌的時期,平陳、平叛、擊退突厥,楊素以高超的治軍手段和戰績表現贏得了常勝將軍的美名,官爵越來越高,終於坐到了右丞相的位子,地位僅次於隋朝第一名相高熲。

楊素在位極人臣之後,有些隱藏的人性漸漸暴露出來,當然他的政治手段和權謀算計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一方面他在朝臣中聚攏自己的黨羽勢力,一方面靠攏皇帝身邊的紅人——獨孤皇后和楊廣。

他似乎能洞悉權力場裏這些關鍵人物的慾望,然後加以利用,如此則幾乎無往而不利,楊素成功博取了獨孤皇后的好感,而且成功的取得了楊廣的信任,他的權力計算是——利用皇后的影響,在現任皇帝面前掩蓋他作威作福的實況,同時提前投資下一任皇帝。

晚年的隋文帝逐漸昏暈而猜疑,在一幫奸佞之徒的運作下,二十年的太子被廢,城府極深的楊廣成了儲君,第二年,受人尊敬的高熲被罷相,楊素被推上左丞相的位子,這使得他的弄權更加肆無忌憚,雖然隋文帝又一度削了楊素的權,但這已經無法阻擋楊素,他57歲了,日漸狡猾老辣,日漸膽大妄爲。

權傾朝野的楊素爲什麼沒有選擇篡位呢?

四年後,隋煬帝楊廣的登基,是個非常醜陋的過程,大權臣楊素爲虎作倀,他至少做了假傳聖旨、軍事政變兩個板上釘釘的壞事,以及派人弒君的一個疑似罪行,他追隨效勞20年的楊堅,對他寵遇無比的隋文帝,稀裏糊塗的就這樣死在了他的陰謀陣裏。

助力楊廣登上皇位,楊素居功至偉,楊廣也投桃報李,讓楊素真正擁有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無上殊榮,對已入暮年的楊素來說,也只能給他殊榮了。隋煬帝是何等人物,他豈不知楊素的真實爲人?他其能安心這樣一個大權臣居於自己臥榻之側?

兩年後,62歲的楊素走完自己的傳奇一生,一般說是病死,也有野史說是被毒死,不管如何,他生前受寵,死後哀榮,才能和陰謀一樣高深,戰功和權位一樣巍峨。近代曾國藩評價他:「其智力皆橫絕一世,而其禍敗亦迥異尋常」,並深自引以爲戒。

十分戲劇化的是,在楊素死後,他的歷史傳奇仍在繼續,通過他的子孫,以另一種形式,一種充滿血腥和殘忍的悲劇形式上演:公元613年,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各地起兵造反,楊素長子楊玄感反叛兵敗,自殺,一子戰死,其餘四子被斬首,另一子被車裂。

楊素一生南征北戰,立下無數軍功,也最終使得他獲得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那麼,既然楊素既然已經權傾朝野,爲什麼他不選擇更進一步,奪權上位呢?

首先,楊素如果選擇奪位,在當時的社會壓力是相對沒有那麼大的。衆所周知,南北朝時期的北朝,大多爲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社會並沒有太多地受到漢族傳統文化與制度的約束,哪怕北魏孝文帝實行了漢化改革,但因爲孝文帝在位時間並沒有太長,實際對於整個北方少數民族的漢化起到的作用相對來說還是有限。

這就導致在整個北朝權臣奪位的事情並不罕見,比如北魏在當時的權臣高歡和宇文泰的作用下,分裂成了東魏和西魏,兩人分別擁立了自己支持的傀儡皇帝,而兩人的兒子一輩更是直接廢掉了東西魏的傀儡皇帝,分別建立了北周和北齊。更不用說後來還有連續處死三位皇帝的權臣宇文護的出現。而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在成爲皇帝之前,也是北周朝廷的權臣,他靠着外戚的身份奪得了北周大權,最後奪權上位,建立了隋朝。

所以,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權臣奪權乃至奪位算不上罕見的事情,而這些權臣奪位的事蹟,楊素不只聽說過,甚至還親身經歷過。可以說,有這些人的事蹟作爲"榜樣",楊素若是想奪位,他會受到的來自輿論和秩序的阻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其次,楊素文武雙全,本身的能力夠強。楊素是古代的官員中少有的那種文武雙全的全才。在軍事方面,平齊的戰役中,多次獲勝,爵位一路從清河縣子爵升到了成安縣公爵;平定尉遲迥叛亂,擔任大將軍,擊敗宇文胄,攻破虎牢。滅陳之戰,多次兵出奇招,勢如破竹,使得陳國人看到他乘着戰艦時的風貌,畏懼地感嘆道:"清河公即江神也。"幾戰下來,使得陳國巴陵以東無人敢守,還有刺史和親王主動請降。

這還只是隋朝統一全國之前楊素所獲得的戰功,統一全國後,楊素還多次平定江南地區不斷涌現的叛亂,使得江南徹底安定;之後突厥入侵,楊素變之前的守陣爲攻,與突厥騎兵正面對抗,大破突厥,重傷突厥可汗,突厥嚎哭而逃;平定漢王楊諒叛亂,一直打到漢王退守孤城,最後在大軍圍攻下,漢王主動投降。

而在作爲文臣的權謀,他也不弱於人。與當時還是太子的楊廣共同謀劃,陷害被楊廣所忌憚的蜀王楊秀,使得蜀王最後直接被廢黜;而在隋文帝病重之時,楊廣和楊素討論關於隋文帝后事的書信被隋文帝所知,而文帝所寵的陳貴人又報告楊廣無禮,在文帝大怒想要召見廢太子楊勇之時,楊廣向楊素求助,楊素當機立斷,讓東宮的士兵圍住皇帝所在寢宮,禁止人員出入,一直到文帝駕崩,楊廣順利地繼承了皇位。可以說,楊廣能坐上皇位,很大程度上是楊素把他扶上去的。

其三,楊素當時在朝中的權勢達到了權傾朝野的地步。他的弟弟以及各類族內親戚,都位列尚書列卿。他的幾個兒子,並沒有什麼汗馬功勞,卻位列柱國、刺史。家裏的僕從有幾千人,姬妾都穿得雍容華貴,人數也達到了千人,住宅的豪奢程度堪比宮廷。與其相關的親戚,以及之前的老部下,都受到了他的照顧。攀附楊素的,雖然沒有什麼真才實學,依然能夠得以升遷。朝堂上除了少數官員,幾乎沒有不畏懼攀附他的人。而那些反對他的官員都被他暗中進行中傷。

權傾朝野的楊素爲什麼沒有選擇篡位呢? 第2張

而爲什麼楊素又沒能進行奪位呢?

首先,楊素畢竟是歷經三朝的老臣了,年齡已經無法撐住他奪權的野心了。在古代,奪權上位除了能力、權勢、社會壓力以外,還需要有合適的時機,而時機的出現是可遇不可求的,而最好的方式就是等,等到會對自己奪權造成威脅的人全死光了,就是機會出現的時候。像司馬懿熬死曹睿和曹真,司馬家才得以坐大;武則天就是因爲活到了八十以上的高齡,才能在高宗駕崩以後,廢了自己的兒子登基。

而楊素在一生幾乎都沒有遇到過這種機會,在西魏時期他還太小,北周時期他的權勢和地位根本就和奪權搭不上邊,隋朝建立後雖然他能夠權傾朝野,但隋文帝可不是省油的燈,能夠結束中國幾百年分裂局面的人,其可怕程度不是楊素所能及的。好不容易等到隋文帝病危駕崩,僅憑隋煬帝可能真的無法制衡楊素,但楊素生命也走到了盡頭,在隋煬帝登基第二年就因病去世了。

其次,楊廣也並沒有對楊素做到徹底的信任,他對楊素也一直抱着猜忌和提防的態度。前文筆者也提到過楊素權傾朝野時風光無限,但如此高調的行爲免不了受到掌權者的猜忌。早在文帝在位時,就已經通過表面上體恤楊素讓其無需管理細小的事務,讓他只需要每三五天前往朝中討論大事,實際上削弱權勢的方式,其來剝奪其權柄了。

而在楊廣登基後,也是對外展現他對楊素的殊遇,對內則不斷地懷疑猜忌。楊素病後,雖然楊廣多次派醫生給楊素,還賜藥給他,但卻經常詢問楊素的病情,生怕楊素不死。甚至還有說法認爲,楊廣派醫生給楊素問診,名爲看病實爲下毒。可見楊廣對楊素猜忌之深,已到了恨其不死的地步。

其三,楊素在位時,多次損害百姓的利益,在民間名聲並不好。在古代,想要上位,一個很重要的要求,就是天下歸心。當全天下都認同你的作用,甚至盼着你上位時,若是奪位,那就是衆望所歸。像在篡位改朝前的王莽,以及建立蜀漢前的劉備,都是在當時深得民心之人。

而楊素此人,並沒有把民衆的想法放在心上。楊素曾經監督營造仁壽宮,大興土木,移山填谷,而且役使工人時嚴苛而急迫,導致工人大量死亡。而且楊素貪財,喜歡置辦產業,在長安和洛陽,他都有華麗的住宅,而且時不時就推倒重建,營造與修繕就沒停過。在很多經濟繁華的都會,楊素的產業成百上千。當時的人都很鄙夷楊素這些行爲。所以,對於楊素,當時的人更多是厭惡而不是推崇。

所以,楊素即使權傾朝野,能力出衆,還有着適合奪位的社會環境,但他因爲年歲已高,又飽受猜忌,還爲人民所厭惡,這讓他終究沒有更近一步。

楊素,字弘道,弘農華陰人,北周、隋朝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詩人。楊素一生歷經西魏、北周、隋三朝,一生征戰無數,爲北周滅齊、隋朝滅陳都作出過極大的貢獻,在隋朝建立後,還多次平定外來入侵和內部叛亂,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擊敗東西突厥、平定漢王楊諒的叛亂。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