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古代最令人髮指的職業,一旦抓住就是死刑

古代最令人髮指的職業,一旦抓住就是死刑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隋唐演義》中曾經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說是隋朝的開河都督護麻叔謀吃人的醜聞。小說中麻叔謀是隋煬帝時期的運河大都督,此人監管運河的督運,但是卻貪贓枉法,最終因吃人而被隋煬帝斬首。

麻叔謀是開鑿運河的功臣,因爲能幹,隋煬帝便提拔他爲開河總督。但是麻叔謀此人奸詐無比,他有一個喜好,就是喜歡吃人肉,而且是孩童的人肉。

麻叔謀聽說吃人肉可以延年益壽,於是做起了這般禽獸的勾當。他私底下與人販子進行勾結,並趁機換取孩童供自己食用。後來,麻叔謀爲李密告發,最終爲隋煬帝下令處死。

古代最令人髮指的職業,一旦抓住就是死刑

關於麻叔謀和人販子合作拐賣兒童的事情,這只是小說的一面之詞,在隋書中根本查無可據。再者,麻叔謀此人的真實性也有待可查,正史中根本就沒有此人的姓名,可能是作者爲了渲染隋朝的殘暴纔不得不構造這樣一個人物,以此來描述隋朝政府的腐敗和人民起義的合法性。

雖然麻叔謀事件有很大可能是虛構的,但是它反映的社會現象卻是真實的。自古以來,社會上都有拐賣兒童的問題,不管是隋唐,還是現今,這種現象在中國的黑暗角落依舊昌盛。

封建時期,統治者們往往都遵循仁德的理念,所謂仁,就是對民衆仁義,上下一心,所謂德,就是教化百姓。

在封建統治者心目中,社稷是第一位的,民衆的訴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有人違背仁德的理念,那將會徹底動搖統治者的耐心,他離死期也就就不遠了。

那麼,關於拐賣兒童的事情,它是否違背了仁德的理念呢?

不用說,拐賣兒童這種噁心自然是違背了仁德的理念,封建時代,拐賣兒童者將要面臨很大的輿論譴責,除此以外,他們還要面臨性命之憂,因爲君主是絕不允許這種噁心滋長的。故而,在古代,一旦發現有拐賣兒童的現象,涉案者必死無疑。

對於人販子,封建統治者都會用最嚴酷的刑法,他們更多的會被千刀萬剮。漢代的律法明確規定,拐賣兒童或食用人肉都會被處以梟首之刑。

雖然文景之治時期是漢代比較清明的時期,但是遇到這種事情,漢文帝也不是不能容忍,因爲它實在有悖人倫,是地地道道的禽獸行徑。

隋唐時期,關於對人販子的刑法沒有明確規定,但是這也不能排除統治者會袖手旁觀。不管是盛唐,還是中唐、晚唐時期,唐朝中央政府對於這種事情依然很認真,對於人販子,唐朝中央政府更多的會採用絞刑。雖然唐與漢相比減輕了一些,但是人販子依然是死刑無疑。

元朝和清朝是少數民族政權,他們在入駐中原後就已經接受了中原文化,元政府和清政府也注重仁的理念,前期他們雖然採用高壓的政策,但是一旦局勢穩定,他們依然會接受中原理念。

古代最令人髮指的職業,一旦抓住就是死刑 第2張

對於拐賣兒童這種現象,元中央政府和清中央政府同樣不會坐視不理,一旦發現有這種事情發生,肇事者往往會被處於極刑。

另外,清政府相比較於元朝要比較嚴酷,關於這種有悖常理的噁心,清政府直接會將肇事者凌遲處死。

清政府對人販子的打擊力度非常大,嘉慶年間,江浙一代的人販子猖獗,嘉慶帝曾專門派出御史查理此事,後來,清政府又幹脆派出兵甲來直接抓獲這些人販子。由於江浙一代人販子團體已成勢力,他們官民相護,最終兵士抓獲者只是少數,很多人仍然逍遙法外。

人販子問題由來已久,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了的。一般來說,戰亂年間人販子最爲猖獗,因爲這一時期人口流動浮動很大,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又無力管轄,這也就造成了他們肆無忌憚。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土匪橫行,在那一段時期內,人販子又重新浮出了水面。

雖然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曾明確規定不許拐賣兒童,但是這種現象依然是屢禁不止。

自古以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在嚴厲打擊拐賣人口,甚至還動用酷刑來嚴厲鎮壓這種現象。不過,徹底解決拐賣兒童的問題還需要長時間的準備,只有保證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這種危害人民身心安全的問題才能夠完全解決。

關於古代動用酷刑懲治人販子的做法,雖然殘忍,但也不失是一種正義的舉措。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