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坑害親戚巴結權貴的詩人,最終下場是什麼?

坑害親戚巴結權貴的詩人,最終下場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歷史長卷中熠熠生輝的文學符號,唐詩爲世人展現了一個鼎盛王朝的恢弘氣象。通過那些被時光浸潤的文字,我們才得以領略無盡那魅力的盛唐風情。

然而在流傳至今的衆多唐詩中,有這樣一首唐詩,精雕細琢的辭藻背後,卻是一樁滅絕人倫的命案。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天縱英才

唐高宗上元二年也就是公元675年,這一年大唐的文化圈裏發生了兩件影響深遠的大事。

一是“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前往交趾探親途中溺水而亡;另一件是當年的科舉取士中,選拔出了一位名叫劉希夷的年輕進士。

大唐版爆文《滕王閣序》的作者王勃,聲名自不必說,倒是劉希夷,史料中的事蹟也只有寥寥數語。

劉希夷是河南汝州人,生得相貌俊秀,擅長詩文,尤其是描寫軍旅閨怨,詩辭藻婉麗卻又意蘊深遠,在留存不多的傳世之作裏,以一首《代白頭翁》最爲著名。

坑害親戚巴結權貴的詩人,最終下場是什麼?

這首詩中的點睛之筆,便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因爲其厚重的禪意,一千多年後還被曹雪芹化用到著作《紅樓夢》裏。

令劉希夷無法預料的是,正是因爲這兩句詩,最終令他年輕的生命歸於黃泉。

二、舅甥恩仇

公元680年,是劉希夷中了進士後的第五個年頭。

儘管這期間他創作了不少詩作,但因爲大唐文人輩出,他本人還是寂寂無名。

在苦心寫出《代白頭翁》這首突破性的傑作後,劉希夷鼓起勇氣請舅舅宋之問指教一番。

宋之問年長劉希夷6歲,與只能算作文學青年的外甥不同,宋之問此時仕途得意,已經是大唐詩界的大咖。

他接過外甥遞過來的《代白頭翁》,在讀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時,原本漫不經心的的他突然眼前一亮,連連點頭稱讚。

就在劉希夷滿懷希望時,舅舅卻向他提出一個匪夷所思的請求:將這首詩轉讓給他。長期沉迷於舅舅偶像光環中的劉希夷,被這荒唐的請求震得眩暈,便答應了下來。

回到家中的劉希夷冷靜下來,突然意識到自己被忽悠了:“以舅舅在文壇上的地位,能看得上這首《代白頭翁》,可見自己這首得意之作確實非同凡響。”。

在儒家思想主導的時代,文學作品的質量關係到個人的仕途發展。想到這裏,他越發後悔,便想將這首詩的著作權要回來。

當劉希夷述說自己反悔之心的時候,宋之問心生不悅。他假意敷衍了一番,然後送外甥出了門。

兩人走到暗處時,突然兩個黑影飛撲過來將劉希夷摁住,沒多時,那個才華橫溢的青年,就這樣窒息而死,時年不足三十歲。

兩個人是宋之問府中的家奴,暗殺外甥也是出於他的授意。自從,這篇《代白頭翁》的作者,只有那個譽滿天下的詩人--宋之問。

因爲宋之問在詩壇上的地位顯著,這首詩一直被署以他的名號。只是紙裏包不住火,隨着後來他的斑斑劣跡被揭露,他殺人奪文的惡名也逐漸傳播開來。

到元代,西域文人辛文房編著了一部《唐才子傳》,將這件事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終於替劉希夷贏回了才名。

可是,直到今天,《代白頭翁》被編入《全唐詩》時,既出現在劉希夷的文集中,又出現在宋之文的文集裏出現。

三、惡有惡報

宋之問殺死了外甥劉希夷後,愈發趨炎附勢,最終邁入作死的行徑。

唐高宗李治駕崩後,皇后武則天臨朝稱帝,改國大周,宋之問充分展現了阿諛善變的手段。

在武則天遊歷洛陽龍門時,命羣臣作詩酬和。

宋之問送上的《龍門應制》詩風糜麗,深得武則天的歡心。此後,他經常參與武皇近臣的聚會,與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男寵張易之兄弟往來密切,並由此捲入皇權鬥爭中。

公元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聯合一批擁唐勢力發動政變,誅殺了張易之兄弟,強迫武則天禪位於廬陵王李顯登基,史稱唐中宗。

此前因爲與武氏家族來往密切,宋之問被貶至嶺南,途中作了一首《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中宗即位後,李唐王朝政權搖擺不定,而宋之問也因爲參與其中的政治投機,將人生變成了反覆無常的鬧劇:

在貶黜嶺南後,宋之問積極揭發武三思的惡行,文辭出衆的他被唐中宗重新啓用,隨後他又巴結野心勃勃的安樂公主和韋皇后,得罪了同樣有野心的太平公主,隨後被貶至浙江紹興

等到唐中宗李顯被毒殺,韋皇后專權失敗,唐中宗的弟弟——唐睿宗李旦登基後,他又嗅出了政治風向,準備投靠新的勢力,只是這次沒能如願。

臨淄王李隆基早看他不爽,在他的提議下,宋之問先被流放至廣西,隨後被賜死。

世事無常,造化弄人。宋之問一生詩作甚多,但早期的應酬之作藝術水準很低,倒是他被貶黜的那幾年,寫下了不少經典之作。

或許,這對於終身追名逐利的他而言,應該算得上無法預料的惡作劇。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