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千年帝都長安到底是怎麼失去國都地位的?

千年帝都長安到底是怎麼失去國都地位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我國歷史上,長安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他是第一座被稱爲“京”的都城,也是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從周文王築設豐京開始,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東漢(漢獻帝六年)十三個朝代在此定都,時間跨度長達1200年左右。這在我國城市發展史上是少有的。長安定都時間雖長,有一種現象卻不容忽視:唐朝之後,長安的優勢不再,新立政權幾乎都無一例外地避開了長安。如五代割據政權以洛陽和開封爲國都,宋元明清分別以開封、杭州、北京爲都城。

千年帝都長安到底是怎麼失去國都地位的?

長安爲何屢遭“失寵”呢?這其中有何道理呢?在我看來,至少有以下原因:

老牌都城毀於戰火

千年帝都長安到底是怎麼失去國都地位的? 第2張

作爲老牌都城,長安所在必然是鬥爭所在。唐代的安史之亂既是大唐國運的轉折點,也是促成都城長安遭受毀滅性打擊的開始。安史之亂時,長安失陷,飽受戰火洗禮。當時,吐蕃也趁虛而入,兩次攻入長安,累計佔據時間長達25天左右,長安城受到嚴重破壞。中和三年(883年)四月,黃巢與唐諸鎮兵激戰,不敵後連夜撤離長安。途中,黃巢“焚宮闕、省寺、居第略盡。”大肆破壞這座偉大的城池,致使“荊棘滿城,狐兔縱橫”。對此,詩人韋莊在《長安舊裏》感嘆道“滿目牆匡春草深,傷時傷事更傷心。”然而,此戰之後僅僅過了10年,長安又遭逢軍閥朱全忠的破壞,當時“全忠令長安居人按籍遷居,撤屋木,自渭浮河而下,連甍號哭,月餘不息。”長安遭到毀滅性破壞。然而,長安還未來得及恢復元氣,五代時軍閥勢力在關中頻頻發動戰爭,本來就已不堪的長安更加破敗了,乃至失去了作爲國都的基礎條件。

生態環境惡化

除了成都平原,我國最早還有一個區域被稱爲“天府之國”。這就是關中平原。關中平原以長安爲中心,西起寶雞,東至潼關,介於秦嶺和渭北山系之間,河流綜合,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堪稱定都的風水寶地。《戰國策·秦策》中蘇秦向秦惠王建議“連橫”之計時就說“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餚、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同樣,秦末漢初之際,山東人的劉敬強烈要求劉邦遷都關中,說“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

關中雖號稱“天府”,然其土地狹小,並不足以支撐長安動輒百萬的人口規模。爲了解決吃飯問題,必然要透支自然的承載能力。一是政府鼓勵大量開墾荒地,砍伐森林,過度開發農業。二是隨着森林面積的不斷減少,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生態失衡性災害接連出現,這些又反過來壓制了農業的開發。據《通典·州郡四》載,唐代宗大曆年間,關中耕地只有6200餘頃,相比漢代,減少了近3900萬頃。如果,再算上產量的降低,其損失更是難以估量。三是城市用水緊缺。唐末以來,水資源明顯減少,無論是涇、渭、霸等河流,還是龍首、清明等人工渠道,流量都在減少,甚至出現了乾涸。周邊水源如此,遑論城市供水了。

外部局勢的變化

歷來統治者定都長安都不會少了這樣一層考慮:對內對付東方各諸侯的割據勢力,對外要抵禦外部的侵略行爲。這其中,抵禦外部的侵略是最爲棘手的事情。如來自西北匈奴、突厥常年來犯,中原朝廷定都長安可以對其很好地壓制。中唐以後,外族關係卻發生了改變,契丹、渤海、女真等少數民族相繼崛起於東北,來自西北的威脅已不是重要所在,如西夏。在這種背景下,長安逐步失去了失去了長駕遠御的形勢和軍事中心的地位;而黃河中下游(洛陽、開封),甚至北方(北京)恰恰可以彌補這一缺陷。明朝時候,朱棣之所以遷都北京,很大原因是因爲北方少數民族已經崛起,爭奪燕山防線和關外的遼河平原已經成爲國家戰略考慮。而定都北京,可以更好地推動這一目的的達成。

綜合來看,長安的敗落,是在國都東漸北移的趨勢下完成的,有其內在的合理性。值得一說的是,長安城的國都地位雖然不在,但他還是關中的區域中心、西部重要的軍事重鎮,統治者設置重要機構,對其不敢有絲毫的放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