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爲何古人選擇列陣作戰而不是靈活的散兵作戰呢?

爲何古人選擇列陣作戰而不是靈活的散兵作戰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論是古今中外作戰,將軍們總會帶領士兵們做一件事,那就是佈陣。在遼闊的戰場上,兩軍士兵縱橫排列,結成各種方陣、線陣等等,繼而發起進攻,而且都以突破對方的陣線爲主要目的,這種戰鬥的景象,在今時今日,被不少現代人嘲笑爲迂腐愚蠢,其實,這種行爲,反倒是現代人某種意義上的“紙上談兵”。

爲何古人會選擇列陣作戰而不是更加靈活的散兵作戰?要詳細解答這個問題,不妨以最熱愛方陣作戰的古希臘人爲例,來看看列陣作戰的原因和效果。

爲何古人選擇列陣作戰而不是靈活的散兵作戰呢?

作爲古典時代的文明源頭之一,古希臘人從村落髮展起來,建立了大量城邦,這些較小的政治實體本身經濟實力就不強,因此不可能負擔大量專門用於作戰的武裝人員,所以,一旦發生戰爭,這些城邦的頭頭腦腦只能臨時召集城邦居民來作戰,導致民兵成爲了戰爭的主力。既然是民兵,那就不大可能擁有太強的戰鬥意志,很多時候,所謂的作戰更像是打羣架一般的一擁而上,士兵們只能依靠親屬之間的鼓勵堅持下來,假如有人擅自脫離戰場,即使生還,多半也沒有顏面在家鄉生活了,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這個時代,就是名副其實的了。

綜上所述,爲了加強這種民兵之間鼓舞士氣的作用,古希臘人於是便發明了古典時代最早的方陣戰術,士兵們肩並肩地排列在一起,構成4排、8排縱深或是更多排的隊伍。在方陣當中,士兵們不僅由於戰友就在身邊產生的安心感而能在戰場上堅持作戰,還能受到隊伍中老兵傳授的經驗教導,從這個方面來說,方陣天然適合組織那些不常作戰的平民上戰場搏命。而且,方陣士兵們人人利用盾牌保護自身,碩大的盾牌甚至還包裹住了戰友的部分身軀,最終讓整個方陣變成了銅牆鐵壁,再次提高了陣內士兵的安全感。

不過,在實際戰鬥中,古希臘人早早便發現,那些位於戰場第二排之後的士兵很少能夠參與到實際作戰中。第一排士兵,通常會第一時間與敵人作戰,但他們也是最先倒下的,而第二排士兵則會替換這些疲憊或是倒下的戰友,第三排則會成爲新的第二排,可由於戰鬥極少會持續到整個方陣的士兵都參與到作戰中,而且一旦前排士兵士氣低迷開始撤退,後排士兵大多也會因爲恐懼選擇後退,所以大多數士兵,反而會因爲陣型縱深越長而越無法參與戰鬥。

從士兵心理來看,其實這也能理解,後排士兵基本只能依賴前排的士兵推測戰況,而前排士兵們作爲普通人,很難衝向明顯不利的戰場送死,因而即使他背後還有很多戰友,他也會選擇撤退,這就會導致後排士兵誤判形勢,認爲敵人佔據了優勢,因此也選擇逃走,所以,最早的希臘軍事專家們便產生了不同的想法。

第一類希臘將領們認爲,超過4排縱深的隊伍就已經毫無意義了,只需要第二排替換第一排的戰士,後面兩排用來替換第二排戰士即可,而多餘的戰士,則可以構成更長的戰線。但是另外的一些人則認爲大縱深依然有效,可以增強前排士兵的士氣,並威嚇敵人,同時彌補戰線中可能出現在任何地方的缺口。另外,早期希臘人作戰時常常利用盾牌互相推搡擠壓對手的陣線,因此縱深更大也能加大擠壓對手陣線的力量。

部分現代人對於古希臘人這種研討陣線的行爲嗤之以鼻,認爲進攻方與其進攻佈置好陣線的對手,不如繞過他們笨拙而又難以移動的陣型,直接四處襲擊對手後方纔是好主意,然而,早在古希臘人使用方陣的時候,人們便考慮到了這一點,他們發現,倘若戰爭演變到這種程度,那麼進攻方得到的不過是顆粒無收的土地和飢腸轆轆的平民,並且還有可能被防守方堵截後方而全軍覆沒,因此,大多數時候的戰鬥最終還是在開闊的平地上,由兩支佈置好陣型的軍隊來對壘,這種行爲,倒是和我國春秋時代的戰爭有異曲同工之妙。

爲何古人選擇列陣作戰而不是靈活的散兵作戰呢? 第2張

早期的方陣作戰中,由於士兵人數衆多,又沒有單獨的底層軍官協調,因此方陣只能前進和後退,所以戰鬥往往也極爲單調,雙軍各自衝擊便告結束。而作爲著名的戰鬥民族,斯巴達人則最先在希臘世界引入了音樂控制行軍的戰法,同時,斯巴達人在頻繁的戰鬥中發現,方陣在行進時,總會不自覺地向右偏移方向,有一種較爲主流的說法解釋到,這主要是由於士兵通常是左手拿沉重的盾牌,右手拿較輕的武器,因此在行進時會有輕微的向右移動的傾向。這種特性最終導致兩軍對壘時,相對的方陣,通常是右翼和對手的左翼爆發衝突,而且右翼大多能獲得勝利,因此斯巴達人決定利用這個特點,在戰鬥中索性讓一部分戰士脫離主力,向右移動後再與主力同一方向前進,最後從敵人的側面發起進攻,這就是古典時代最早的包圍戰法。

早期的非斯巴達城邦面對這種戰法並沒有太多方法,因爲他們並不像斯巴達人那樣全民皆兵,士兵一方面不能抵擋兩個方向的攻擊,另一方面也不能像斯巴達人那樣分兵出列,因爲民兵很難在脫離主力後,在保證士氣的情況下完成這種機動,複雜的戰術是職業士兵的專屬,而那個時代的職業軍隊,在希臘只有斯巴達人。

這一方面不得不提及雅典人,作爲斯巴達人日後長期的對手,雅典人曾經在馬拉松戰役大破大流士一世的波斯軍,讓波斯人極爲忌憚希臘人的重裝步兵。這場戰鬥中波斯人的失敗其實是因爲他們遭受了雅典軍的三面打擊所致,但有意思的是,雅典軍其實並沒有包圍打擊的計劃,之所以波斯人會深陷重圍,其實反而是因爲雅典人的中央部隊士氣低落,遭到打擊後主動撤退,結果吸引了波斯人的追擊,波斯軍隊自己過於向前,才被雅典軍隊從三個方向打擊。因此,雖然雅典人取得了勝利,但他們自己以那個時代的戰術,其實是不能重現這種勝利的。

而隨着希臘世界戰爭的日漸激烈化,除了斯巴達人之外,又有一個城邦掌握了新的方陣戰法,那就是底比斯,這座神話中俄狄浦斯的城市是希臘城邦中最後的霸主,當斯巴達人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擊敗雅典後,正是底比斯終結了斯巴達人的美夢。底比斯的統帥伊巴密濃達隊傳統的方陣對壘以及斯巴達人的戰術瞭如執掌,因此發明了後來大名鼎鼎的斜線戰術以及配合使用的“神聖軍團”。

斜線戰術將整個軍隊中大大小小的方陣進軍順序進行了調整,讓他們以不同的順序和敵人接敵,從陣線最右邊到最左邊,軍隊質量由強到弱,而進攻順序也是如此,當最強的右翼方陣進攻到對手時,左邊的軍隊往往還沒有到達對手跟前,假如對手是傳統的一線對齊佈置的軍隊的話,這通常意味着當自己的軍隊右翼擊敗對手左翼軍隊時,對手強大的右翼甚至可能還沒有來得及與自己軍隊的左翼交戰,此時,只要自己右翼的軍隊沿敵人陣線從側面進攻,就能配合正面的部隊夾擊對手,新獲勝的正面軍隊也幫助左邊的對手夾擊敵人,就這樣掃蕩敵人陣線。

這種戰術當然不可能十全十美,假如對手也攻破了自己的左翼,那戰局對於雙方便都一樣了,所以,底比斯人準備了“神聖軍團”這種特殊的小規模機動部隊。神聖軍團不僅是職業軍隊,長期接受訓練,其成員還都是同性的情侶,因此戰鬥意志極高,士氣旺盛。伊巴密濃達將神聖軍團安排在軍隊後方,在斯巴達人準備夾擊底比斯軍左翼時,神聖軍團向斯巴達人的分隊發起進攻,擊潰了這支軍隊,粉碎了斯巴達人的傳統戰術,最終擊殺了斯巴達國王,這就是著名的“留克特拉戰役”。

傳統的希臘方陣用於戰鬥的能力,其實到這裏已經被古希臘人開發得淋漓盡致。縱觀前文,之所以要結成方陣,是因爲要保證士兵在戰場上的戰鬥意志,讓他們不至於擅自脫離軍隊組織,而且單人在團結的方陣面前其實是毫無威脅可言的。但是,肩並肩的方陣,除了前進和後退之外,機動性又實在糟糕,僅以方陣旋轉來說明,當方陣試圖轉移方向時,所旋轉的圈外側的士兵必須以遠超內側士兵的移動速度調整位置,這樣纔不至於在路徑外側露出缺口,一旦敵人從缺口涌入,方陣士兵就無法利用方陣保護自己,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士兵往往會因爲傷亡而潰退,恐懼從缺口向內蔓延,很容易導致方陣整體瓦解,因此這對於圈外側士兵的體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以致於就算到了底比斯人稱王稱霸的時代,他們也無法執行除了前進和後退之外的靈活左右移動的戰術,除了類似斯巴達人、神聖軍團的這樣的職業軍隊,幾乎沒有其它軍隊能執行靈活的機動戰術。

隨着戰爭的日漸激烈,越來越多的脫產職業士兵出現在了歷史舞臺上,古希臘的方陣戰術也一同發展,最終出現了兩種衍生,一種是強化方陣的縱深,加長士兵的武器,讓更多的後排士兵也能參與作戰,但更長的武器進一步削弱了方陣的機動能力,因此這種體系的軍隊將所有的機動任務都交給了輕步兵和騎兵,這就是後來馬其頓人著名的馬其頓軍隊體系。第二種則是全面減少方陣的規模,讓整個軍隊都提高機動性,用靈活的小隊和彈性的陣線來同時實現機動性和防禦性,這便是羅馬軍團的戰術。

至此,古希臘人傳統的列陣藝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單調的列陣戰術不復存在,大量像騎兵一樣不依賴密集列陣的兵種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歷史舞臺,就連傳統的重步兵們也更多依賴小隊而不是傳統的希臘式列陣來作戰了,但是,列陣作戰的原因依然存在,克服戰場的恐懼、取得強大的防禦效果等列陣優勢依然讓後世將軍們嚮往,因此,即使是靈活的羅馬軍團,也會去掌握例如楔形陣等陣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