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李賢的《黃臺瓜辭》到底是什麼意思?爲何自己會被逼自盡?

李賢的《黃臺瓜辭》到底是什麼意思?爲何自己會被逼自盡?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同樣是寫親人相殘,《七步詩》耳熟能詳,《黃臺瓜辭》卻鮮爲人知!武則天的獸行,被一囚徒賦詩曝光,還入選了《全唐詩》!

在中國歷史上,有個非常混亂的特殊的時期,那就是南北朝時代,短短的170年間,朝代更迭頻頻,留下了許多人倫悲劇。南朝的劉宋是南朝中存在時間最久、疆域最大的朝代,共傳四世,歷經十帝,享國59年。就是在這59年間,劉宋皇室發生了許多令人不齒之事。比如劉宋的第二位皇帝劉義符,在位時居喪無禮,又好爲遊狎之事。羣臣諫言,一概不聽。結果,在位不足二年,就被臣子給誅殺了。

再如劉宋的第六位皇帝劉子業,他在位時兇殘暴虐,濫殺大臣,就連他的叔叔也沒能倖免。曾命令宮女赤裸身體相互追逐、戲笑,有拒不從命的就殺死。劉子業在位期間,還與自己的親姐姐山陰公主劉楚玉曖昧不清。因劉子業的亂倫殘暴,被叔叔湘東王劉彧等人弒殺,時年17歲。

劉子業有個異母弟叫劉子鸞,劉子業爲太子時,荒淫無度,過失頗多,這引起其父劉駿的不滿,曾打算將他廢黜,欲另立劉子鸞爲太子,後由侍中袁凱竭力保護,才未易人。劉子業即位後,仍不忘前嫌,勒令劉子鸞自盡。劉子鸞當時年方10歲,臨死時對左右悲泣道:“願來世不復生於帝王之家!”

不僅僅是混亂的南北朝時代,整個封建時代,生於帝王之家的人看似風光無限,其實更是危機重重,比如人們熟悉的曹丕與曹植兩兄弟的故事,就是兄弟相殘的典型之一。曹操生前在挑選誰做接班人的問題上,曾經猶豫過,他最初的人選是“才高八斗”的曹植,後來,由於曹植的一些做法引起曹操不滿,才改立資質稍遜於曹植的曹丕爲世子的。

曹操病死後,曹丕由世子榮升魏王;同年十月,漢獻帝被迫禪讓帝位,曹丕上位,稱帝爲魏文帝。由於爭封太子(世子)這段經歷讓曹丕無法釋懷,在他稱帝后,他仍對曹植耿耿於懷。他擔心這個有學識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

李賢的《黃臺瓜辭》到底是什麼意思?爲何自己會被逼自盡?

有一次,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作不成就將行以大法(處死)。曹植才思敏捷,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吟道: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爲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首詩最早就被記錄在《世說新語》之中,後來流傳的僅有四句,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七步詩》,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李賢的《黃臺瓜辭》到底是什麼意思?爲何自己會被逼自盡? 第2張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爲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爲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

這首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寓意明暢。全詩以萁豆相煎爲比喻,控訴了曹丕對自己和其他衆兄弟的殘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譏諷之中有提醒規勸。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聰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襯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殘忍。這首詩之妙,在於巧妙設喻,寓意明暢。豆和豆秸是同一個根上長出來的,就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燒起來卻把鍋內的豆煮得翻轉“哭泣”,以此來比喻兄弟相殘,十分貼切感人。

與曹植的《七步詩》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一首唐代章懷太子李賢的《黃臺瓜辭》,詩的背後也隱藏着一段血腥的親情絞殺——詩的譏諷直接指向了他的母親武則天。《黃臺瓜辭》的寫法也是比興,以瓜與採瓜人比喻子與親,以摘瓜喻骨肉相殘,充分揭示並控訴了武則天的暴虐,諷刺意味很強:

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李賢的這首詩,在格調上比較類似於曹植的《七步詩》,但曹植用豆和豆萁比喻兄弟相煎的情形,而李賢這首詩卻是用藤和瓜比喻母子“相煎”。所以,相比於曹詩“相煎何太急”這樣激烈的言辭來,李賢的這首《黃臺瓜辭》更多的是一種哀惋。清代鍾惺在《唐詩歸》中說:“深有漢魏遺響,妙於《煮豆》歌。”

李賢是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則天次子。李賢自幼得到良好教育,以“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作爲太子侍讀。容貌俊秀,舉止端莊,才思敏捷,深得父皇李治喜愛。初封潞王,太子李弘猝死後,冊立爲太子。身爲太子的李賢,期間三次監國,得到唐高宗稱讚、朝野擁戴。但是,李賢的治理之才,卻遭到武后猜忌,調露二年(680年),以謀逆罪名廢爲庶人,流放巴州。

原來,武則天爲了掃清稱帝路上的障礙,開始對李氏宗室大開殺戒。唐高宗李治除了與武則天生養了4個兒子外,另外還有4個兒子,除次子悼王李孝早逝外,其他幾個兒子都被武則天以各種名義賜死了。李賢的同父異母弟都被解決以後,其母武則天又開始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動手了。

當李賢感到自己的處境危險時,便寫下了這首《黃臺瓜辭》。《全唐詩》在這首詩題下注雲:“初,武后殺太子弘,立賢爲太子。後賢疑隙漸開,不能保全。無由敢言,乃作是辭。命樂工歌之,冀後聞而感悟。”

這首詩形式上爲樂府民歌,語言自然樸素,寓意也十分淺顯明白。以種瓜摘瓜作比喻,諷諫生母武則天切勿爲了政治上的需要而傷殘骨肉,傷害親子。

開始兩句描寫種瓜黃臺下,果實累累。詩人使用“離離”這一疊詞,簡括而又形象鮮明地點染出瓜熟時長長懸掛在藤蔓上的一派豐收景象。接着寫出“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的植物生長的自然規律。“三摘猶自可”使用讓步修辭手法,以突出“摘絕抱蔓歸”的可悲結局。詩人的原意是藉以對武后起到諷喻規勸作用,希望她做事留有餘地,切勿對親子一味猜忌、過度殺戮。否則,猶如摘瓜,一摘、再摘,採摘不已,最後必然是無瓜可摘,抱着一束藤蔓回來。

李賢在詩句中也沒有辦法進行指責,因爲“敵人”是自己的母親。李賢的詩中,並沒有太抱怨自己的厄運,而是奉勸母后“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不要對親生兒女們趕盡殺絕。但是,李賢的諷諫,卻沒能喚醒武則天的母愛之心,文明元年(684年),武則天廢帝主政後,李賢被逼令自盡,終年29歲。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追贈司徒官爵,以親王禮陪葬乾陵。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追諡章懷太子。

李賢的這首《黃臺瓜辭》,受到不少詩家的好評,清代王壽昌說:“章懷太子之《種瓜黃臺下》,意雖迫切而辭甚悽婉,聞者無不惻然動心。”清代賀裳則說:“《黃臺瓜辭》不唯音節似古樂府,‘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言外有身不足恤、憂在宗社意,較之《小弁》尤婉尤痛,讀此亦嘆退之《履霜操》之淺。”《黃臺瓜辭》後被收錄於《全唐詩》,讓後人從詩中讀出了一個母親的冷酷與絕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