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西晉滅亡的深層原因到底是什麼?不是八王之亂,而是僞分封制

西晉滅亡的深層原因到底是什麼?不是八王之亂,而是僞分封制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西晉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司馬氏在三國時期爲曹魏世族,高平陵事變後掌握魏國政權。266年,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國號晉,即晉武帝。280年,西晉滅孫吳而統一天下,但是和平穩定的局面只維持了短短的十幾年。

晉惠帝繼位後朝廷漸亂,領有軍權的諸王紛紛爭權,史稱八王之亂。晉朝元氣大傷後,內遷的諸民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316年,西晉滅亡,北方從此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很多人把西晉早亡歸咎於分封制導致的八王之亂,但是這只是表象,更深層的原因是在於晉朝實行的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分封制,而是僞分封制。真正的分封制是隻有周朝纔出現過,天子佔有最大份額,物產最豐富的領地,其餘分封給有功之臣和皇室貴族,封臣土地的規模不會特別大,不同等級的封臣,封土面積,以及封國首都城市規模都有嚴格的限制,各級諸侯都有屬於自己的軍隊和財政收入,以及任用封地官員的自主權。

天子直接管理自己的領地,不會直接干預諸侯封地事務,反而更多的是作爲一個仲裁者角色平衡諸侯之間的矛盾,維持局勢的平穩。諸侯通常不在中央朝廷任職,而是要安分守己地守住封土,治理封地,保衛天子。星羅棋佈般的封地恰恰構成中央王國的軍事屏障。

西晉滅亡的深層原因到底是什麼?不是八王之亂,而是僞分封制

然而,司馬氏的分封制,卻徒有虛名,一方面司馬氏靠篡位取得皇位,當司馬炎正式建立晉朝的時候,就開始擔心自己的家族勢力無法長期維持司馬氏的統治,誰知道哪一天又會冒出一個像他祖父司馬懿那樣精明強幹的人物和豪門大族出來跟他的後代搶江山呢?於是乾脆先下手爲強,把自己的家族成員分封爲王,例如:安平王司馬孚、義陽王司馬望、河間王司馬洪、東平王司馬懋、渤海王司馬輔、下邳王司馬晃、太原王司馬瓌、高陽王司馬珪、常山王司馬衡、沛王司馬景等等,大概27個王。

但是問題又來了,各路諸侯一方面沒有定居在自己的封地處理具體的事務,反而在中央身兼多職,多重身份,身居要職,他們有些呆在京師,在京中任職,有些統領軍事。 例如:有些統領軍事,“如汝南王亮,武帝時爲大都督,督豫州諸軍事,鎮許昌;楚王瑋,太康末,都督荊州諸軍事,鎮南將軍;趙王倫,元康初遷徵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鎮關中;齊王冏,是鎮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鎮許昌;成都王穎;惠帝時爲鎮北大將軍,鎮鄴;河間王顒,爲平西將軍,鎮關中”。

另一方面,諸侯國的封地軍隊卻少得可憐,大國才區區1500軍隊,小國更不用說了,對自己封地的財政又沒有自主權,能否保護自己都是一個問題,更不用說護衛天子了。 有些人又開始有疑問了,假如他們兵力如此緊缺,那麼八王之亂又從何而來呢? 原因很簡單 叛王使用的是中央朝廷的兵而不是自己的兵。

各個封王擁有封地卻沒有充分的自主權和自衛權,人人擠到中央擔任軍政要職,其他士族名人卻被排擠在權力核心之外,優秀人才無法爲朝廷效命,司馬家族一家獨大。結果,每個同姓王都以爲自己有資格來做皇帝,或者來控制皇帝,這樣的話,整個國家能不烏煙瘴氣嗎?從而造成天下大亂。

西晉滅亡的深層原因到底是什麼?不是八王之亂,而是僞分封制 第2張

因此西晉王朝的所謂的分封只不過是司馬炎自相矛盾的而產生的政治怪胎,還不如真正的分封制。

至於社會風氣腐敗奢侈,那都是一種表象,在一個 一人喝湯吃肉,旁邊人人乾瞪眼,餓着肚子的社會權力架構,會產生一種積極上進的,君臣協力同心的局面嗎?士族階層開始分化出兩種人,一種是小人得志,安於現狀貪圖享樂,一種是不得志的狂士,厭惡世俗,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清談,沒有能力也不敢去改變現狀,士大夫階層徹徹底底的成了“閒人”。

所以,司馬炎要大大地加強皇族的力量。他的努力方向是正確的,但方法卻是完全錯誤的。他應該實行真正的分封制,讓各個諸侯國擁有軍隊,讓各個諸侯國有相對的獨立性,讓各個同姓諸侯王“就國”。 而不是讓他們控制中央的行政權,控制中央的武裝力量, 以至於最後亂國。

第二個原因,跟過早地廢除郡國兵是有一定的關係。西晉立國後,吸取曹魏滅亡的教訓,分封諸王以爲屏藩,並於277年遣諸王就國,諸王有權干涉軍事。平吳後,武帝爲示天下一統,裁撤各州、郡兵。分封諸王與去州郡兵,使宗室武力有凌駕中央的趨勢,整個中原沒有常備軍防禦,結果叛王的帶領的朝廷兵馬如入無人之境四處作亂。儘管諸侯王名義上可以建立千人的部隊,鎮守本國,但是晉朝實際沒有出現諸侯割據,《晉書》地理志:王不之國,官於京師。諸王都留居京城,直到琅琊王南渡整個江南沒有諸侯王鎮守。

西晉滅亡的深層原因到底是什麼?不是八王之亂,而是僞分封制 第3張

另一方面,當時邊境的胡族在兩漢時期逐漸陷入遷入長城之內,定居下來,袁紹、曹操、馬超等人所率領的精銳騎兵大多是這些已經入關的外族,作戰異常勇敢。在三國時期,使用異族兵已經是十分普遍的了。到了西晉時期,定居在邊境的胡、羌、鮮卑、匈奴等民族逐漸漢化,人口增多。幽州,幷州,涼州等地的居民有蠻族化的傾向,蠻族的分佈已經對晉朝呈C字型的包圍狀態。只要時機合適,蠻族暴動和發動侵略,給晉朝來個內部開花是遲早的事情。

但西晉王朝糟糕的制度卻爲外族提供一個很好入侵接口。司馬氏內部的自相殘殺,爲外族的入侵打開了方便之門。造成的後果就是,中原地區三百多年的戰亂,原生的華夏文明,滲入了大量的西胡和鮮卑文化,胡族化,鮮卑化是西晉滅亡以來最明顯的趨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