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鄭和寶船那麼大又沒有發動機 鄭和是如何橫穿印度洋到達非洲的

鄭和寶船那麼大又沒有發動機 鄭和是如何橫穿印度洋到達非洲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鄭和下西洋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在《明史》中有這樣一則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自和後,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誇外番,故俗傳三保太監下西洋,爲明初盛事雲。”這就是著名的鄭和下西洋。

鄭和寶船那麼大又沒有發動機 鄭和是如何橫穿印度洋到達非洲的

鄭和下西洋是人類航海史上的一次壯舉,也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人員最多、航行時間最久的一次海上航行,目前已知船隊最遠到達過東非、紅海。

可這時我們不禁有所疑問,古代科技並不發達,而世界上第一個發動機在十九世紀才被髮明出來,這個時間距離鄭和下西洋有四百多年,在沒有發動機的明朝,鄭和的船隻又是如何橫穿印度洋,到達非洲的呢?

鄭和寶船那麼大又沒有發動機 鄭和是如何橫穿印度洋到達非洲的 第2張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有雄厚的資金和可以遠航的船隻。資金的問題很好解決,鄭和背靠明朝皇室,資金根本不是問題,那船隻呢?這個問題也好解決,因爲明朝時的船隻製造技術已經十分發達了。

據《明史稿》記載:“和等造大船,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中容數百人。”

由此可知,船隊中大船有四十四丈長,寬一十八丈,若是換算爲現在的常用單位,那便是長約147米、寬約51米的巨船。這樣的巨船足以承擔遠航的任務,畢竟我們現在的航母也不過長三百多米,只有兩個鄭和寶船的大小。

鄭和寶船那麼大又沒有發動機 鄭和是如何橫穿印度洋到達非洲的 第3張

其次,我們要知道鄭和是如何辨別方向的,畢竟平時我們連出門都要用地圖導航,而當時鄭和在茫茫大海中又是通過什麼導航的呢?

事實上,鄭和是白天通過指南針導航,而到了晚上,除了指南針,還可以藉助星象導航,這樣才保證了鄭和的船隻在茫茫大海中不會迷失方向。

有了船隻,有了方向,可鄭和船隻的動力是從何而來的呢?要知道他的船隻可是長達百米的巨船啊,沒有發動機的它是如何橫穿印度洋的呢?

鄭和寶船那麼大又沒有發動機 鄭和是如何橫穿印度洋到達非洲的 第4張

我們知道,古代船隻的動力來源主要是人力和風力。人力就是一羣水手在船的底倉划槳,通過大量的人力來實現船的航行;風力就是揚起船帆,藉助風的力量來使船隻航行。

而鄭和船隻的在大海上航行時,主要就是依靠風力和水手划槳產生的動力,所以像這種船隻,有風時還好,萬一遇到沒有一絲風的時候,也只能依靠水手拼命划槳,如此看來,鄭和下西洋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鄭和寶船那麼大又沒有發動機 鄭和是如何橫穿印度洋到達非洲的 第5張

所以爲了節省人力,鄭和下西洋並不是隨便找一個時間點就去海上航行了,而是找準了風季。當海面掛起了東北季風時,鄭和的航行路線正好與季風的吹拂方向相同,因此是順風,這就可以節省很多人力。

此外,鄭和寶船在設計時,在人力、櫓長以及搖櫓施展的空間這三者之間取了一個合適的量,使得人在搖櫓時可以付出較小的力量。同時,長櫓設計的佔地面積非常小,可以適應各種水域的航行,確保了航行的安全。

鄭和寶船那麼大又沒有發動機 鄭和是如何橫穿印度洋到達非洲的 第6張

鄭和有了可以遠航的輪船,有了指南針導航,有了季風作爲動力,自然可以到達非洲,這也說明了大明朝的強大,已經掌握了在當時來說十分先進的航海技術。

而鄭和下西洋這一舉國壯舉,不僅是人類探索海洋的新嘗試,更是古代科技在航海上的成功應用,不依靠發動機,僅憑風力和人力便可以橫穿印度洋,古人的智慧真的不服不行。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