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鄭和下西洋如何促進了南洋繁榮和華僑增加

鄭和下西洋如何促進了南洋繁榮和華僑增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俗傳“三寶太監下西洋”,指自永樂三年(公元一四○五年)至宣德八年(一四三三年)三朝,鄭和等先後奉命七次下西洋(今日南海以西之地、今稱印度洋或南洋),歷琉球、安南、暹羅、新加坡、馬來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孟加拉、錫蘭等國,且深入於阿拉伯海,直抵波斯灣亞丁,達至非洲東岸,堪稱航海史上一大盛事。此舉除大振明室國威外,亦有助華人移居東南亞各地。

鄭和下西洋如何促進了南洋繁榮和華僑增加

網絡配圖

移居南洋自唐始

自唐朝開始,中國華僑已向南洋移居,然而,當鄭和七次通使後,移民“真如雨後春筍,突然增加不知有多少倍”(徐玉虎語)。據吳日含考證,鄭和等除導致南洋的社會文物漸有華化趨勢外,亦深化了華僑與東南亞開發的關係,現申其說於下:

蘇祿史記道,十四世紀時有中國使者黃森屏到浡泥,後任支那巴擔加總督。其女嫁汶萊第二蘇丹阿合曼,凡二十傳迄今。

明史》載“萬曆(公元一五七二年──一六二○年)時爲(婆羅)王者,閩人也,或雲鄭和使婆羅,有閩人從之,因留居其地,後來竟有其國而王之。”鄭和部下亦有留居南洋者,《明英宗實錄》記隨和下番的太監洪保一船,啓航時凡三百人,後遭大風漂泊,經十八年後回國的,僅得三人,其餘未能回國的二百多人,除病傷死亡外,大多留居各地,從事於開發蠻荒的工作。又如商人下番的,也多留居下來,如蘇祿的留人作質,“冀其再來”。

鄭和下西洋如何促進了南洋繁榮和華僑增加 第2張

網絡配圖

美洛居有香山,雨後香墮,沿流滿地,居民拾取不竭,其酋委積充棟,以待商舶之售。東洋不產丁香,惟此地獨有,故華人居此市易者多。萬曆時荷蘭人與葡萄牙人因爭美洛居交戰,居寓的華人遊說兩國,令其罷兵。呂宋亦有很多華僑,其主因乃當地與中國漳州距離甚近,因此,商人多久居不歸,名爲壓冬。聚居澗內爲生活,後漸有數萬之多,間有削髮長子孫者。

華僑既久居南洋,佔有相當的勢力,如成化二十一年(公元一四八五年),至令東苑商人張宣率官軍二千,送占城王古來返國。有些則在當地居官或執政,漳州人張姓做浡泥拿督,拿督華語意指尊貴的官員,汀州人謝文彬做暹羅的嶽坤,嶽坤指學士而言,饒州人朱復,南安人蔡景相繼爲琉球的國相。

此外,諸番國來朝貢時所帶的翻譯,或使臣亦多由華僑充任。如萬安人蕭明舉爲滿剌加的翻譯,火者亞三充葡萄牙人使者,琉球的使者多爲福建籍的華僑。

罪犯海盜避難所

當時去南洋的人,除商人、官軍外,還有罪犯及海盜。後兩者多是在本國內因犯罪不能立足,因而多避居南洋。如樑道明、陳祖義、邱彥誠、施進卿等雄長舊港,南海叛民何八觀等聚屯島外。嘉靖(公元一五二二年──一五六六年)末年,倭寇餘黨遁居吉蘭丹,生聚至二千餘人。廣東大盜張璉,逃居舊港,列肆爲番舶長,漳泉人多往歸附,市舶長即中國的市舶官。林鳳、林道乾等被官軍戰敗,逃至海外與西班牙爭奪菲律賓羣島,後爲中國及西班牙兩國軍隊所擊敗。

鄭和下西洋如何促進了南洋繁榮和華僑增加 第3張

網絡配圖

綜上所述,有學者認爲南洋華僑,在十五世紀以前,爲數已經不少。十五世紀後,經鄭和的耀兵異域以示中國富強,一方面提高了華僑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刺激了中國人民的出洋。出於崇敬的考慮,固然令當地留有不少神化鄭和的史蹟(詳見安煥然《先民的足印──鄭和在馬來西亞的史實與神化》),但自永宣時代,無論在政治、經濟及文化諸方面,南洋的開發及開化,皆與中國僑民的努力密不可分,致有論者認爲自積極經營南洋後,“南洋已成爲中國的一部”,是“中國的附庸”。甚者痛心於後繼者的退盟自守,致令僑民需“犯國禁渡海”(寺田隆信語)而來,且亦令歐人主導了十五世紀以後的世界航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