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唐朝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到底對唐朝有哪些深遠影響?

唐朝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到底對唐朝有哪些深遠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爲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爲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爲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1] 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開元后期,由於安定繁榮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漸喪失了以前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改元天寶後,他縱情享樂,寵愛楊貴妃,信任宦官高力士,把朝政全交給宰相李林甫處理。李林甫對玄宗事事逢迎,私下卻利用職權,專橫獨斷。林甫死後,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繼任宰相,更是排斥異己,貪污受賄,使政治日益敗壞。加上當時土地兼併劇烈,貧富懸殊嚴重,政治、經濟、社會漸呈衰敗之象。

安史之亂是指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反對唐朝的一次叛亂。

唐朝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爲藉口在范陽起兵。當時國家承平日久,民不知戰,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逃或降。天寶十五年佔領長安、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峯。

安祿山——唐朝三鎮節度使、安史之亂禍首

安祿山本姓康,名阿犖山(一作軋犖山),即戰鬥的意思。姓氏本應讀作亞歷山大,母親阿史德氏爲突厥族女巫,安祿山年幼時父親就死了,一直隨母親住在突厥族裏。他母親後來嫁給了突厥將軍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安祿山也就冒姓安氏,名叫祿山。他在30歲前一直混跡在邊疆地區,是一個很不安分的商人。 30歲那年步入軍旅,在不到4年的時間就做到平盧將軍。天寶元年(741)正月初一,他剛剛40歲時,一躍成爲駐守邊疆的藩鎮安祿山家鄉朝陽古城一級的最高軍事統帥——平盧軍節度使。在此後的十幾年中,他飛黃騰達,在唐朝嚴格按照任職年限資格任官的體制下,創造了和平年代邊疆軍帥仕途騰達的神話。天寶十載二月,也就是他49歲的時候,已是身兼三鎮節度使,同時兼領平盧、河北轉運使、管內度支、營田、採訪處置使。從40歲到49歲,安祿山從一方節帥到身兼三鎮,榮耀君寵達到頂峯。天寶十四年狡黠奸詐,驍勇善戰的他擁有重兵,以清君側爲由發動叛亂,使強大的大唐帝國開始走下坡路。叛亂後稱帝,做了二年瞎眼皇帝,被其子謀殺。安祿山長得癡肥,眼盲後,長期靠心腹小宦官爲其穿衣。因其寵愛幼子,長子安慶緒見安祿山對自己不加寵幸,心中怨憤,使安祿山寵幸的宦官在替安穿衣時,以刀刺其腹而死。

唐朝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到底對唐朝有哪些深遠影響?

史思明——唐安史之亂的禍首之一

史思明,寧夷州人,原姓阿史那,名崒幹,因戰功唐玄宗李隆基賜名思明。史思明少年時與安祿山一起在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長大。成年以後,二人仍然保持着友好的關係。不久,二人同時被唐政府封爲捉生將。以後史思明又得到了再次提升,擔任了大將軍職務。史思明驍勇善戰,胸懷才略,因此多次建立戰功,很受玄宗賞識。有一次,玄宗召見他,親自賜座,並與之親切交談,對他的軍事才能大爲稱讚。玄宗問他多大年齡,史思明回答說:“已經40歲了。”玄宗拍着他的背說:“你好好地努力吧,日後一定會顯貴的。”

唐代經歷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則天的“治宏貞觀,政啓開元”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後,國勢大增,文治武功在唐玄宗開元年間達至鼎盛狀態。安史之亂髮生後,對中國後世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唐朝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 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爲藉口在范陽起兵。當時國家長久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民疏於戰,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逃或降。安祿山從范陽起兵,長驅直入,至十二月十三日攻佔東都洛陽,僅用了三十五天時間。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就控制了河北大部郡縣,河南部分郡縣也望風歸降。

唐玄宗於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得知了安祿山反叛的消息,相當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準備防守,接着任命他的第六皇子榮王李琬爲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爲副元帥東征。

唐玄宗於六月十三日凌晨逃離長安,到了馬嵬坡(今陝西興平市西北23裏)途中將士飢疲,六軍不發,龍武

大將軍陳玄禮請殺楊國忠父子和楊貴妃。楊國忠被亂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縊死楊貴妃。後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天寶十五年安祿山佔領長安、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峯。

唐朝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到底對唐朝有哪些深遠影響? 第2張

安史之亂的影響,安史之亂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

第一,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浩劫。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

第二,他使唐王朝轉盛而衰,此後實際上統一的中央王朝已經沒有能力再控制地方,北方藩鎮割據仍然是分嚴重,各自爲政,後來這種狀況遍及到了全國地。各地方甚至驕橫稱王稱帝,與唐王朝分庭抗禮,直到把唐王朝耗死,這種現象沒有停止;

第三,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導致農民和地方階級的矛盾加劇,最後使得農民造反,形成唐朝農民起義的高潮。安史之亂以後,國家掌握的戶口大量減少,政府卻把負擔強加在猶在戶籍上的農民,唐憲宗元和年間,江南八道一百四十萬戶農民,要負擔唐朝八十三萬軍隊的全部糧餉,在方鎮統治下的人民,也遭受着同樣的剝削,民不聊生,這些起義雖然很快就被鎮壓下去了,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第四,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唐王朝從此內憂外患,朝不保夕,不斷走向衰落。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