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兵馬俑俑坑爲什麼要澆水?澆水會傷害到兵馬俑嗎?

兵馬俑俑坑爲什麼要澆水?澆水會傷害到兵馬俑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兵馬俑俑坑爲什麼要澆水?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兵馬俑我們都知道,作爲舉世聞名的一個文化古蹟,這個來自兩千多年前的陪葬品,至今依舊吸引着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遊客到這裏來參觀,想要一睹千年前古人的風采。然而最近卻有人看到,兵馬俑的俑坑裏面被澆上了水,這是怎麼回事?爲什麼要往俑坑裏面澆水,澆水有什麼作用?這樣會不會對文物造成傷害呢?

兵馬俑俑坑爲什麼要澆水?澆水會傷害到兵馬俑嗎?

1.兵馬俑俑坑內被澆水

有網友發佈視頻稱,在陝西西安秦兵馬俑景區的俑坑內,有人在給可能埋有兵馬俑的地面澆水,隨後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調侃工作人員是不是在“種植”兵馬俑,也有網友擔心澆水會不會給文物造成傷害。北京青年報記者12月20日聯繫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品管理部馬主任,他告訴記者,澆水的主要目的在於防止塵土飛揚,避免塵土影響工作人員的正常工作和損害已經出土的兵馬俑,是正常的保護措施。

視頻中,澆水的區域是在已經出土的秦兵馬俑存放處的後方,是一片還未開始發掘的地面,幾名工作人員正拿着灑水壺澆水,在四周的觀看走廊上還有很多遊客。

馬主任20日告訴記者,視頻中澆水的區域是一片工作區,主要進行一些修復和科研工作,來來往往行走的人很多。馬主任說,工作區的地面不澆水的話,時間一長就會裂開,從而產生很多塵土,加上工作人員走得多,踩得多,稀鬆的泥土導致塵土飛揚,既不方便工作人員的工作和遊客的觀賞,也對陶俑,尤其是已出土的彩繪陶俑造成較大的損害。“澆水的目的主要是防塵,保持地面的潮溼,讓表面的泥土固化,不容易讓塵土飛起來。”

工作區下面埋藏着還未出土的兵馬俑,有網友擔心澆水會對地下的這部分兵馬俑造成損害。對此馬主任迴應,由於毛細效應,水分在土壤中會不斷地向上遷移和蒸發,導致土壤疏鬆,澆水能保證土壤上部保持一定的溼度,從而起到一些保護地下兵馬俑的作用。

記者從馬主任處瞭解到,澆水週期和澆水量並沒有嚴格的規定,一般是看情況,是人爲判斷的結果。由於澆水的目的是希望土地表面溼潤不起塵土,並不是想要把泥土澆透,或把泥土“泡得稀爛”,所以澆水週期一般取決於泥土的溼潤程度,而澆水量在於能否溼潤泥土表面。馬主任說,工作人員給這些地面澆水也已經有很多年,只是最近被網友拍到所以引發了關注。

兵馬俑俑坑爲什麼要澆水?澆水會傷害到兵馬俑嗎? 第2張

2.兵馬俑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爲殉葬品爲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佈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4年3月,兵馬俑被發現。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先後有200多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觀訪問,成爲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被譽爲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兵馬俑俑坑爲什麼要澆水?澆水會傷害到兵馬俑嗎? 第3張

3.歷史背景

人殉是伴隨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隸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項殘酷而野蠻的喪葬制度。人殉最興盛的時代是殷商時期,商代貴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陽殷墟王陵區內,已發掘的十幾座大墓中被生殉、殺殉的多達五千餘人。

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訓,強調“明德保民”。周禮的誕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現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並未根絕。到了春秋時期,列國爭霸,時代動盪,人殉復燃。戰國時期,諸侯各國先後廢止了人殉制度。秦獻公元年(前384年),“止從死”,秦國正式廢止人殉制度。

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變革促使葬俗發生了變化,出現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來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當人殉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之後,“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專有名詞。秦兵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峯。秦俑之所以在規模、寫實程度上達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還與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開。

建築結構編輯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坑裏有8000多個兵馬俑,四面有斜坡門道。一號俑坑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稱二號坑和三號坑。

兵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結構建築,即從地面挖一個深約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間築起一條條平行的土隔牆。牆的兩邊排列木質立柱,柱上置橫木,橫木和土隔牆上密集地搭蓋棚木,棚木上鋪一層葦蓆,再覆蓋黃土,從而構成坑頂,坑頂高出當時的地表約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磚墁鋪。坑頂至坑底內部的空間高度爲3.2米。陶俑、陶馬放進俑坑後,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門道,門道內用夯土填實,於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閉式的地下建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