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新兵馬俑出坑!新兵馬俑是什麼樣子?

“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新兵馬俑出坑!新兵馬俑是什麼樣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新兵馬俑出坑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兵馬俑我們都非常瞭解了,作爲兩千多年前遺留下來的瑰寶,兵馬俑非常珍貴,對於研究先秦時期的一些歷史背景有很大的幫助。而最近,卻發現一種新的兵馬俑,這是怎麼回事?新兵馬俑是在哪裏被發現的,這種新的兵馬俑長什麼樣,又是什麼類型?爲什麼會發現一種新的兵馬俑,背後究竟是怎樣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新兵馬俑出坑!新兵馬俑是什麼樣子?

1.一種新的兵馬俑被發現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公佈了#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最新考古成果。2009年至2019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對一號坑進行第三次正式發掘,發掘位置位於T23方,發掘面積400平方米,發掘陶俑220餘件,陶馬12匹,車跡2乘,以及大量的兵器、建築遺蹟等,獲得了許多新的材料,對過去許多認識也有不同程度的修正和補充。

首次發現下下級軍吏俑

這次兵馬俑考古新發現出土了大量文物,出土了彩繪陶俑,包括高級軍吏俑、中級軍吏俑、下級軍吏俑、下下級軍吏俑、一般武士俑等五個等級。其中下下級軍吏俑是新發現的陶俑等級,爲俑坑軍陣的排列提供了新的依據和方法。

兵馬俑陪葬坑除了土質建築有其特點外,其木質結構是由地栿-立柱-枋木-棚木構成框架式結構,與其他陪葬坑如(K9901、K0007、K0006)由墊木-地板-立柱-廂板木-棚板木所構成的廂槨式有明顯的不同。漢代帝王陵陪葬坑的建築方式,是繼承和發展秦始皇陵的廂槨式建築而來,而擯棄了框架式,所以,可以看出兩種建築方式在技術上的優劣和發展軌跡上的先後。我們認爲,廂槨式在技術上優於框架式,在時間上晚於框架式,所以,兵馬俑陪葬坑應該是陵園中修建較早的一組陪葬坑。而且,不同類型的陶俑在俑坑中的排列位置不同,顯示其在軍隊的組合和承擔的任務不同。

“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新兵馬俑出坑!新兵馬俑是什麼樣子? 第2張

2.此外還發現了弓弩、盾、金節約、籠箙等兵器和車馬器

其中,此盾與一號銅車上所發現的盾形制一樣,尺寸爲它的2倍。這是在秦陵考古中首次發現秦盾遺蹟,顯得彌足珍貴。弓弩遺蹟在一號兵馬俑坑中並不罕見,在第一次發掘中就曾出土了132處。對於籠箙,在以前的考古發現中,此物也曾出現,但認識不清楚,有人認爲可能是養馬的馬槽,但不確切。通過籠箙的質地分析和籠箙未經擾動的箭鏃分析,此次認爲此籠箙應是車上攜帶的盛儲容器。主要盛儲戰爭中消耗量極大的箭鏃等。同時,一號坑內戰車的功能有所增加,除擔負指揮外兼有物資運輸之功能。

秦俑以其“高”“大”“真”“多”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兵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帝陵園外圍的一組大型陪葬坑。其中一號坑面積最大,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按照排列密度估計,全部發掘後可出土陶俑、陶馬約6000餘件。

學術價值

此次發掘成果將對秦俑坑的性質,秦俑的主體思想、秦俑雕塑的藝術風格、藝術特點、藝術淵源的研究、對秦俑的製造工藝、製造水平、秦代的兵役制度、陶質彩繪文物的科學發掘與現場保護等多方面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幫助和豐富的實物資料。

“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新兵馬俑出坑!新兵馬俑是什麼樣子? 第3張

3.兵馬俑歷史沿革

《史記》載: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慣例開始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9年之久,兵馬俑是修築秦陵的同時製作並埋入隨葬坑內。

秦子嬰元年(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難。據《史記·高祖本紀》、《漢書·卷一·高帝紀第一上》、《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等史籍記載,項羽攻入關中後,大規模破壞秦始皇陵,地面建築毀於一旦,並挖掘了帝陵,兵馬俑在這場浩劫中也損毀嚴重。考古發掘情況表明,一號俑坑和二號俑坑有黑色木炭遺蹟,說明一、二號俑坑的塌陷都是因爲被火焚燒後造成的。

1974年03月,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農民,在陵東1.5千米的地方打井時,發現幾個破碎的用泥土燒製的與真人一樣大小的陶俑,經陝西省考古隊勘探和試掘,兵馬俑重見天日。

1974年07月,考古工作者開始對陝西臨潼縣秦始皇陵東側的秦代兵馬俑坑進行發掘工作。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9年06月13日,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開始第三次大規模發掘。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