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揭祕:孟子爲什麼無法接受“燕王噲行禪讓”?

揭祕:孟子爲什麼無法接受“燕王噲行禪讓”?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孟子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孟子在孔子的仁者愛人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仁政的治國理念與王道的理想。

通俗地說,仁政就是要求統治者,把人民放在心裏,對人民好一點,通過減少稅負、減少戰爭等手段,發展生產,富裕百姓,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從這個邏輯出發,孟子特別強調民心的重要性。孟子認爲,只要君主能實行仁政,那麼就能得到民心,得到民心就能實現王天下的王道理想。

揭祕:孟子爲什麼無法接受“燕王噲行禪讓”?

第二點,既然要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那麼就必須反對不義戰爭,維護和平發展的大好局面。

而燕王噲行禪讓,就是一個愚蠢的鬧劇,勢必會引起燕國的內亂,這樣就破壞了和平的局面,重新讓老百姓陷入水火之中。所以,孟子是強烈反對燕王禪讓的,同時,當燕國陷入嚴重內亂的時候,孟子是主張齊國 出兵干涉的,當然孟子只是希望齊國出兵幫助燕國評定內亂恢復秩序,但當齊國並不撤出軍隊想吞併燕國的時候,孟子又主張趕緊撤出軍隊,恢復燕國的秩序。這固然有當時的國際政治角力的考慮,其實更爲重要的是,孟子認爲,這會給燕國人民帶來無盡的戰爭苦難。

公元前316年,燕國國君噲突發奇想,非要學習古代聖王禪讓,把王位讓給相國子之。但噲既沒有聖王的智慧,也沒有聖王選賢用人的才能,他禪讓的子之,也不是什麼好人。眼看着到手的王位飛了,燕國太子表示嚴重不服,於是擁護子之的一派和太子一派兵戎相見,燕國陷入內亂。

齊國大臣沈同私下裏問孟子,能否討伐燕國,孟子說可以。孟子是個通權達變的人,他崇尚和平,但他更反對不義戰爭。燕國因爲荒唐的禪讓陷入內戰,讓百姓妻離子散,必須以戰止戰,結束燕國的內亂。在孟子看來,燕國國君無權隨便把王位讓給別人,而子之也沒有權利接受君位,總之,燕國該打。

匡章率兵進入燕國,很快平定了內亂,但齊國好像並沒有撤軍的意思。有人問孟子,是不是你讓人去攻打燕國的,孟子斷然否認。孟子說,我確實說過可以討伐燕國的話,但我沒有說齊國可以討伐。因爲只有上天指派的人才可以討伐燕國。這就像一個人犯了死罪要殺頭,只有主管刑罰的人才可以去殺人。如今,齊國和燕國一樣無道,我爲什麼要說齊國可以討伐燕國呢。

其實,孟子就是在“耍賴”,但聽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讓人無法反駁,這就是孟子,一個心懷天下雄辯滔滔又有點滑頭有點可愛的孟子。

公元前314年,齊國在燕國的軍事存在已經取得壓倒性優勢。齊宣王想直接吞併燕國,就去找孟子商量。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

齊國人攻打燕國,大獲全勝。齊宣王問道:“有人勸我不要吞併燕國,有人又勸我吞併它。我覺得,以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去攻打同樣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來了,光憑人力是做不到的,這一定是天意。如果我們不佔領它,上天一定會降下災禍的。吞併它,怎麼樣?”

孟子說:“燕國的老百姓高興,那就吞併它。古人有這樣做的,周武王便是。燕國的老百姓不高興,那就不要吞併它。古人有這樣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齊國這樣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去攻打燕國這樣一個同樣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燕國的老百姓卻用飯筐裝着飯,用酒壺盛着酒漿來歡迎您的軍隊,難道會有別的意思嗎?不過是想擺脫那水深火熱的日子罷了。如果您讓他們的災禍加深了,那只是統治者由燕變成齊罷了。”

揭祕:孟子爲什麼無法接受“燕王噲行禪讓”? 第2張

滑頭的齊宣王告訴孟子,齊國軍隊花了五十天就拿下燕國,這肯定是上天的旨意,既然上天讓我吞併燕國,那我就應該聽上天的,不聽上天的就會遭到天譴。孟子說,燕民歡迎你就取燕國,不歡迎就不取。老百姓當初歡迎齊國的軍隊,是希望幫他們逃離水深火熱的日子,而現在,他們比以前更悲慘,用一個殘暴無道的齊國,代替另一個殘暴無道的燕國,燕國的老百姓會答應嗎?

國際政治講究平衡,各諸侯國顯然不願看到齊國吞併燕國變得強大,組成聯軍攻打齊國,齊國陷入困境。齊宣王趕緊來請教孟子,孟子說,燕國人本來是用筐裝着飯、用壺盛着酒來歡迎齊國的軍隊,而現在,齊國的軍隊殺死他們的父兄,捆綁他們的子弟,毀壞他們的祖廟,拿走他們國家的重器,而天下的諸侯本來就忌憚齊國的強大,現在齊國的土地擴大了一倍,而你又不肯行仁政(孟子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忘記推銷他的仁政),這樣肯定會引來各諸侯國的聯合討伐,大王你趕緊撤軍吧。

果然,各諸侯國組成的聯軍,把齊國打得“流水落花春去也”,齊國被迫撤軍。這次失敗,也埋下了齊國衰落的種子。齊宣王后悔沒有聽孟子的話,“甚慚於孟子”。

從此以後,齊宣王和孟子之間有了裂痕,他們再也不能好好地聊天做朋友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