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揭祕:古人爲什麼會將“重農抑商”奉爲基本國策?

揭祕:古人爲什麼會將“重農抑商”奉爲基本國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出現商業。中國古代,從上古時代就已經有商業了。到商朝的時候,已經有人專門從事物品的交換,所以後來管這些做生意的人叫商人。在先秦時期,商人在社會中還是比較受尊重的,商業也受到了政府的重視。西周的《周禮》中,就有官方的市場體系的記載,不過,在這個市場裏,價格並不是在交易中自然形成,而是政府規定的。

《左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晉國有個使者出使鄭國,看中了一隻珍貴的玉環,想要過來。宰相子產告訴這個使者:咱們鄭國政府和商人之間有規矩,商人不能背叛國君,政府對商人也不能巧取豪奪。

你看,即使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期,國君對商人的政策依然是:只要你忠誠於我,我也不干涉你的生意!

到了秦漢以後,政府採取重農抑商政策的思想根源在哪?是儒家對商業進行打壓嗎?

你肯定聽過一些解釋,比如說,農業是古代社會的基礎,商業會威脅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這類解釋是從物質層面看的,但是抑制商業,更多的是觀念的問題,是一種指導思想。抑商的思想究竟來自哪裏呢?過去,一直是儒家在背這個鍋。因爲儒家重義輕利,而商人總是想着賺錢,所以以儒家治國的各朝統治者都要重農抑商。

揭祕:古人爲什麼會將“重農抑商”奉爲基本國策?

其實,這錯怪儒家了,儒家對商人其實尊重的。孔子的得意門生當中有一位叫子貢的,就是著名的大商人,但子貢經常向孔子請教學問。有一次,子貢問老師:貧窮而保持尊嚴,富足了而不驕橫,您看我的這個觀點如何?孔子回答:不錯。但比這更好的,應該是“貧而樂,富而好禮”。儒家認爲,貧富和道德無關,只是不同人的命。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作爲人,無論貧富,最重要的是有德。窮人只需安貧樂道,自得其樂就可以了。而富人呢,財富愈多,責任愈大,必須“富而好禮”,爲建立禮的天下秩序有更多的擔當。

既然儒家不排斥商人,那麼抑制商業的思想究竟來自哪裏呢?

答案是法家。在戰國晚期,各國商人的勢力非常大,大到可以干預諸侯國的政治。比如,大商人呂不韋經過一番運作,把秦始皇的父親異人扶上秦國的王位,等到兒子接位成爲國君,也當上秦國宰相。商人可以左右政局,這就會威脅到君主的利益啊。處處爲絕對君主利益着想的法家,當然會把商人視爲頭號敵人。商鞅提出要收重稅,他的變法措施中的重要一條,就是要抑制商人的勢力坐大。而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呢,更是非常敵視商人,說社會上有危害國家安全的五大蛀蟲,其中一個就是商人。

儒家並不歧視商人,而法家是真的提防商人。儒家的經濟政策跟道家比較相似,是自然無爲,輕徭薄賦,與民生息,對百姓厚道一點,讓小農經濟自發發展。而法家的商業政策可以說是八個字:國家主導,與民爭利。在法家看來,爲了保持政權的穩定,權力必須全部集中於國家。

因此,在中國古代王朝學會利用國家政策,對市場進行干預和調節的機制之前,“重農抑商”都被奉爲基本國策。

“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務農重谷。”——《三國志·魏志·司馬芝傳》

意思是:國君治理國家, 應該崇尚農業,抑制商業,確保農業生產而注重糧谷。

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始於戰國時期,魏國的“李悝變法”和秦國的“商鞅變法”,李悝和商鞅提出了所謂的“獎耕戰”,“抑商賈”,就是“重農抑商”的政策。兩國通過這樣的政策,使得國家的動員力大幅度提升。此後,凡實行變法的各國大都採取了類似的政策。這種以農爲本,限制工商業的政策,被秦漢所承繼,一直到明清,都是中國封建王朝的基本國策。

“重農”和“抑商”

“重農抑商”是兩件事情,我們應該分開看。

之所以要“重農”,有以下原因:

古代農耕社會,農業生產狀況,關係到國家的興亡。農民爲了生存,必須依附於土地,缺乏流動性,是最容易收稅的對象。農民沒有文化,他們的理想就是“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兒”,不容易給統治者搗亂。農民以家庭爲單位,手裏又沒有資源,是最好管理的對象。

揭祕:古人爲什麼會將“重農抑商”奉爲基本國策? 第2張

所以,對於統治者來說,國家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普天之下皆小農。社會越平管理起來是最方便的。

對於統治者而言,“商人”屬於他們最討厭的一類人,有以下原因:

商人有能力操縱物價,威脅國家安全。比如,在古代糧食可是重要戰略物資,如果在戰爭時期,商人們囤積居奇,國家就會面臨巨大的危機。商人四處流竄,容易逃稅。商人爲了做生意,經常常年在外奔波,而且容易隱匿財產,相比於農民容易逃稅漏稅。商人坐大,威脅國家安全。商人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會成爲地方“豪強”,就是有錢有勢的大地主。更有甚者,他們有些人會組織個人武裝力量,將當地百姓作爲自己的附庸,威脅到政府對當地進行有效統治。

因此,古代統治者們都會出臺嚴格的抑商政策,包括用暴力的手段,打擊地方商賈。在這一方面,歷史上比較有名的是漢武帝劉徹和明太祖朱元璋。對於統治者來說,社會越平,管理起來就越簡單。

中國古代王朝執行重農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

對於中國古代“重農抑商”的政策,後世的評價多是從鼓勵農業生產,促進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理解,這種解釋其實有很大的侷限性。

如果單從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看,似乎是鼓勵商業才更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從社會分工和交換的角度看,“重農抑商”的政策確實是不利於工商業的發展,當然也不利於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正是基於這一點,在改革開放後,有許多學者又從經濟發展的角度,對中國古代“重農抑商”、“崇本抑末”的政策口誅筆伐,認爲正是“重農抑商”的政策阻礙了中國古代社會的經濟發展。

其實,僅從經濟發展角度來理解中國兩千多年的“重農抑商”政策是片面的。戰國時期的李悝、商鞅提出“獎耕戰”“抑商賈”政策時,確實是爲了增加國家的經濟實力,增加國家的稅收以利戰爭。但是,到了漢代,“重農抑商”“崇本抑末”事實上成爲漢代政府用來抑制地方豪強,緩和社會矛盾的一個政策。

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述,商人不準穿着絲葛綾錦衣物,不得操持兵器與騎馬乘車,更不許入仕做官,從政治上將其打入賤民行列。政府在經濟上重徵商人,“租稅以困辱之”,如人口稅,商人加倍,徵收二算。

揭祕:古人爲什麼會將“重農抑商”奉爲基本國策? 第3張

對於“抑商”,有人從政治角度解釋,說是防止商人坐大之後在政治上威脅到朝廷政權;有人從經濟角度解釋,說是商人在流通領域活動,並不像農業那樣能夠提供物質產品,對經濟發展有害無益。這些解釋或有一定道理,但都沒有看到問題的實質。漢代以後國家實行“重農抑商”“崇本抑末”主要是爲了阻止豪強進行土地兼併、緩解社會貧富懸殊、防止社會兩極分化。

因爲在一個農耕小農經濟與商品經濟共存的社會,商人獲取財富的速度和程度必然會遠遠超過耕種土地的農民,而這種農與商在獲取財富速度上的巨大差異,將會導致社會的貧富兩極分化,最終動搖國家的統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古代農耕社會,人數衆多的農民纔是社會的根基

在古代農耕社會,社會絕大多數人口都是農民。對於古人來說,投資土地的風險是最低的,所以富人們聚集財富後,通常會大量地購置土地。農民失去土地後,會變成流民,貧富懸殊,造成社會矛盾,更嚴重者會爆發農民起義。

正是由於商人是士、農、工、商中最易致富的階層,所以被排在四民中的末位;正是由於商人擁有的財產遠遠超過了農民,所以國家在政策上要抑制商人;正是因爲農民最易貧困潦倒,所以國家要扶持農業。

所以,抑制商賈的意義,不僅作爲一種經濟發展的主張,同時更是一種平衡社會發展、減緩社會分化的國家政策。從維繫社會基本平等的思路看,“重農抑商”其實就是“扶貧抑富”,因爲農爲貧,商爲富,國家不得不重農抑商。

《漢書·食貨志》中有一段話講得非常透徹: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矣;故俗之所貴,主之所賤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國家爲什麼要在法律上抑制壓低商人地位呢?因爲商人已經很富裕;爲什麼要提高農民地位呢?因爲農民已經很貧窮。正是因爲世俗社會只尊崇有錢的商人,所以朝廷要有意壓制商人;正是由於官吏鄙視農民,所以國家要用法律制度來保障農民的地位。

用國家法律政策來平衡社會貧富之間的社會地位,用政治來平衡社會階層之間的經濟懸殊,這纔是“重農抑商”“崇本抑末”最根本的意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