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唐朝貴族喜歡的三種奴隸是什麼 他們爲何能讓貴族趨之若鶩

唐朝貴族喜歡的三種奴隸是什麼 他們爲何能讓貴族趨之若鶩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唐朝貴族奴隸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說到享受,現代人有太多五花八門的東西。而我們歷史上的唐朝貴族,只能說有過之無不及。舊時奴隸制度橫行,服務類工作便是被人們玩出了花。

考古一下會發現,崑崙奴、新羅婢、菩薩蠻這三種花名的奴隸在當時廣爲流行,不過這流行指的只是王朝貴族、富家子弟,尋常人家可沒那資本去追逐這些新鮮事物。

那麼,這三種奴隸分別是什麼模式呢,又爲何能讓那些貴族趨之若鶩呢?

唐朝貴族喜歡的三種奴隸是什麼 他們爲何能讓貴族趨之若鶩

“崑崙奴”

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進行貞觀之治,開創了大唐盛世。

華街美景社會穩定;經濟復甦、文化繁榮,自然免不了要被其他國家效仿和學習。盛名在外,慢慢地,竟形成了四方服悅、萬國來朝的場面。

而因爲大唐的開放,不管是入境還是出境都沒什麼太嚴格的限制,商業發展在這裏又有許多便利條件,於是長安城裏每日都在上演各色交易。

大街上,最不缺的就是那形形色色的人和稀奇古怪的事物。比如一些黑人,他們從事的多是一些體力勞動,再或是賣藝之類的行當。這些人往往是因爲自己的國家非常落後,輾轉到唐來謀個生計。

同時,也會有很多人把其他國家的一些東西帶過來。這其中就包括崑崙奴。

崑崙奴其實就是和那些黑人一樣的人種,不同的是,他們是一種在市場上被進行交易流通的奴隸。

這些崑崙奴屬於貢奴,是東南亞等國家來唐朝貢中的一部分。他們和那些貢品一起被進獻給朝廷和高官等富庶家族,雖爲奴隸,但既是貢品,便數量有限,據說每次隨朝來貢的只有三四個。

因爲身份和普通奴隸不一樣,又黑色皮膚落個新鮮,再加上他們的性格小心謹慎,又十分溫順,幹起體力活不含糊,做起家事也有一手,所以很多有錢人便會爭着搶着去買入。

唐朝貴族喜歡的三種奴隸是什麼 他們爲何能讓貴族趨之若鶩 第2張

慢慢地,就形成一種攀比的風氣,家有崑崙奴便是家世顯赫的象徵,奴隸雖是社會底層,可擁有崑崙奴的人家卻是鄙視鏈上層。

因爲過於搶手,市場上又多了一些崑崙奴。有的是被人販子販來的,有的則是自願跟着使者過來的。這些人大多來自東南亞及南亞,也有一部分來自非洲。

總之他們所有人都是頭髮捲曲,皮膚黝黑,便被統稱爲崑崙奴。

“新羅婢”

歷史上,新羅是當時朝鮮半島的一個國家,和高句麗、百濟三國對峙。後來新羅在大唐的庇護下得以統一朝鮮半島中南部。

而新羅婢正是來自新羅的奴隸。她們多是長期戰亂在外流亡時被海盜威逼利誘爲奴,爲了賣出好價錢,海盜們還特地讓這些女子進行系統的培訓,學習語言、禮儀還有各種女工、廚藝相關的技能。

所以來到大唐的新羅女子都是性格溫順又聰慧過人,伺候起居、處理內宅事務再合適不過,於是很多貴族也是爭相購入。

發展之下,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羅婢被送入大唐。

後來由於各種緣由,有說是因爲買賣紛爭,有說是由於新羅國王的請求,總之唐穆宗李恆下了禁令,禁止全國上下買賣新羅婢。

於是一夜之間,很多新羅婢被人遣出在外,無以爲棲。

唐朝貴族喜歡的三種奴隸是什麼 他們爲何能讓貴族趨之若鶩 第3張

“菩薩蠻”

關於菩薩蠻,我們多少有點熟悉,沒錯,唐朝很多詩人都寫過菩薩蠻。我們對於菩薩蠻的瞭解是,這是唐朝開始出現的一種教坊曲,後來被用作詞牌,所以文學意義上既是曲牌名又是詞牌名。

而今天所要說的菩薩蠻是指唐朝時期的一種奴婢,當然,人與詞曲的聯繫其實也是千絲萬縷。

前面講萬國來唐朝貢,其中就包括一個叫女蠻國的國家。這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西遊記》中的女兒國,也有說法是女兒國的原型就是女蠻國。這樣一來我們的腦中就有了關於菩薩蠻的形象。

唐朝貴族喜歡的三種奴隸是什麼 他們爲何能讓貴族趨之若鶩 第4張

據傳,這些被進貢的女子面容姣好,身段極佳,能歌善舞,十分助興。

如果說崑崙奴從事體力活,新羅婢負責家務活,那菩薩蠻便算得上曲藝人了。

作爲朝貢,她們被打扮得精緻絕倫,豔麗無比。“危髻金冠,纓絡被體”,是說她們頭髮扎得高高的,戴着王冠樣的金色飾品,身上披着各色珠玉寶石,好不華麗。

她們又被訓練得擅音律,懂舞步。這樣曼妙的美人很快風靡長安,把長安城的男人們迷得靈魂出竅。他們稱呼這羣美麗的女子爲菩薩蠻,意爲形容端正,像菩薩那樣讓人驚豔的女子。

而唐朝的無數文人墨客便也爲此作曲賞詞,聊以助興。有了詞曲的加成,菩薩蠻更是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轟動。一來二去,便流傳出來很多菩薩蠻相關的詞曲。

唐朝貴族喜歡的三種奴隸是什麼 他們爲何能讓貴族趨之若鶩 第5張

其中溫庭筠“小山重疊金明滅”致意盎然,廣爲流傳。

而當我們回頭再去查看這些詩詞歌賦時,便也能覺察出幾分不一樣的心境。比如李白的《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這高樓獨自憂愁之人是誰呢?除了那漂泊在外的羈旅行役者,是不是也有可能是這些異國他鄉,賣藝爲生,以色侍人的女子呢。

我想,如果可以選擇,誰也不會想過一個背井離鄉、沒有自由還要以色侍人的生活吧。

舊時奴隸制之下,很多人被迫爲奴,這不單單是給人端茶送水那麼簡單。奴隸制度有許多規定都在把奴隸商品化,比如“良賤不得通婚”、“奴婢賤人,律比畜產”,所有律法全是在保護買賣雙方的權益,而完全忽視奴隸個人,不承認他們的主體性,試圖抹滅他們的人格,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

唐朝貴族喜歡的三種奴隸是什麼 他們爲何能讓貴族趨之若鶩 第6張

泱泱大唐,繁榮昌盛,其背後卻也是在犧牲一部分人而去成就另一部分人。也許那時的人並不對此抱有懺悔之心,但作爲現代人,我們必須警醒人口買賣對於人性的戕害。

而當今社會的人口販賣其實也一直在世界各個角落上演,時不時我們就能看到相關新聞。作爲個體,我對這種行爲表示深惡痛絕。我們生而自由,卻也需時時警惕自己的處境,規避各種風險和誘惑,不要讓來之不易的自由套上不必要的枷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