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番薯是怎麼傳入中國的 還的多虧了陳振龍、陳經綸兩父子

番薯是怎麼傳入中國的 還的多虧了陳振龍、陳經綸兩父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有這樣一種植物,地位和種植面積直追稻米和小麥,是中國餐桌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在物資睏乏的古代,若是能夠捧着熱騰騰的它,可謂是一件讓人無比幸福的事。

但是它還真不是我們中國土生土長的東西,它的名字叫番薯,名字中的“番”字很是直接的表達出了它是一位海外來客。

番薯是怎麼傳入中國的 還的多虧了陳振龍、陳經綸兩父子

中國古人常自居爲世界中心,所以在記錄海外之地時常以“番”字開頭,表示那裏是落後的“蠻夷之地”,相應的“蠻夷之地”出產的東西就該叫“番物”,所以我們中國的食譜裏就有了番瓜、番茄。

至於我們爲什麼能夠吃到這甘甜的“番薯”,這就要感謝一對福建父子了。萬歷年間,福建陳振龍、陳經綸父子爲了討生活,決定趁萬曆皇帝開放海禁的機會跑海船,搞跨國貿易。

番薯是怎麼傳入中國的 還的多虧了陳振龍、陳經綸兩父子 第2張

爲此他們來到了當時的東南亞貿易中心呂宋進貨出貨,而也就是在這裏二人接觸到了西班牙人種植的“甘薯”。二人見此物能在貧瘠的土地上生長茂盛,果實還甘甜可口。

考慮到中國因人口衆多,自古就“缺糧”的現狀,萌生了將“甘薯”帶回中國的想法,認爲若將此物帶回中國肯定能夠大賺一把,同時也能解決中國的糧食問題,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然而那時的呂宋西班牙殖民政府將番薯定位爲“保護物種”,未經西班牙人的允許“甘薯”不能外傳,若有人違反此規將受到重罰,最高能重到“絞刑”。

但兩父子並未就此罷休,他們碰頭商量數日之後決定“偷”,從當地種植大戶口中,陳振龍、陳經綸父子瞭解到“繁殖”番其實並不難,

只需有番薯滕即可,於是陳振龍、陳經綸父子將番薯滕打結混在海船的繩子中,並塗上掩人耳目的番薯滕。

番薯是怎麼傳入中國的 還的多虧了陳振龍、陳經綸兩父子 第3張

1593年某日,陳振龍、陳經綸父子懷着忐忑的心過關西班牙人的盤查回國,好在守關的西班牙人並沒有查出異常,番薯滕得以順利跟隨陳振龍、陳經綸父子回到了福建廈門。

而番薯傳入中國後,並沒有出現嚴重的“水土不服”,完全屬於扔那裏那裏長的節奏,因而番薯很快就在福建廣泛種植了起來,同時因其產量遠高於穀物,古書云“一畝數十石,勝種穀二十倍”,成爲福建人津津樂道的“好物”。

17世紀初,中國現大災年,江南地區顆粒無收,當時負責處理賑災工作之一的科學家徐光啓,想到了福建的番薯,於是上書朝廷推廣番薯,此後朝廷經過幾番論證,確定“番薯”非毒物之後,開始在災區推廣番薯。

由於番薯的出現,以往會延綿5—6年的災情,1—2年內就恢復了正常,當地人靠着番薯戰勝了飢餓。此後每當那裏有災情,當地的官員就引進番薯“救命”。

既而番薯在中國官方的需求推廣之下遍地開花,時間轉自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更是“敕直省廣勸栽植”,以行政命令的手段將番薯推向了全中國。

如此一來中國各地不分南北統統吃上了“甘甜”的番薯,而也正是因爲番薯的高產,我們中國人在大荒之年的日子,比以往的朝代好了很多,災年死人指數急速下降,簡單的說就是番薯拯救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袁載譽)

番薯來源很多,本文僅爲一種說法的詮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