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爲何說蘇軾沒當上宰相是一種幸運?

爲何說蘇軾沒當上宰相是一種幸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那我們的主人公蘇軾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

對於蘇軾先後得到仁宗趙禎、神宗趙瑣兩位皇帝的賞識,卻始終沒有得到大用,《宋史》中是這樣評價的:“……相不相有命焉。嗚呼!軾不得相,又豈非幸歟?”

史臣認爲,蘇軾沒能當上宰相是一種幸運。

這樣下定論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蘇軾因爲得到歐陽修的賞識,才與歐陽修齊名,他的才華也得到了應有的發揮,並沒有遭到掩蓋與壓制;二是如果蘇軾因爲自我約束,免去貶謫的人生經歷,他的言行舉止就會發生變化,也就不能形成現在的蘇軾了。

不過這話聽起來總有一股‘你可以換個角度想’的安慰之意。

爲何說蘇軾沒當上宰相是一種幸運?

蘇軾的才能天賦和當宰相,其實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早在和歐陽修齊名之前,蘇軾就已經寫出了很多詩文佳作,是星星總會發光,不管他後面有沒有經歷一系列的坎坷遭遇,他卓越的文藝天賦還是會讓他寫出優秀的詩文篇章的。

蘇軾曾經和宰相僅一步之遙。

宋仁宗趙禎曾說‘吾今又爲子孫得太平宰相兩人。’蓋軾、轍也。”說的是蘇軾和蘇轍,可惜他還沒來得及重用蘇軾,自己就先撒手駕崩了。

後來高太后牢記仁宗的話,將蘇軾破格提拔爲翰林學士,到了神宗趙瑣,也多次想要重用蘇軾,但都因遭到各種阻撓而作罷。

高太后逝世後,因爲站錯了隊的蘇軾,被改革派和保守派視爲眼中釘,兩面不討好,最後接連被貶,一路從惠州到儋州,再到常州,可以說沒有最遠只有更遠。

爲何說蘇軾沒當上宰相是一種幸運? 第2張

那如果當初蘇軾真的做了宰相,執掌朝政,又將是怎樣的一副情形呢?他的政績和王安石、司馬光相比會如何呢?

王安石執掌朝政的能力毋庸置疑,他這個宰相之位在大衆心中也是十分牢固的,但是,公平一點來說,王安石雖然有“以道德經濟爲己任”的優點,但也存在“汲汲以財利兵革爲先務”、“排擯忠直”的缺點。

王安石執政後,對那些幫助過他的人及好友“排斥不遺力”,導致衆叛親離,最後以失敗告終。

反觀舊黨派的司馬光,他的聲望更好,品德言行也一直爲人所稱讚,他來當宰相,在當時大致是衆望所歸的。

不過很顯然,雖然能以德服人,但他在處理政務上的狹隘理念和固執,也決定了他並不能在利國利民方面做出實際成績。

如果說王安石和司馬光是相反的兩位人物,那蘇軾大概就是介於他們之間的類型。

爲何說蘇軾沒當上宰相是一種幸運? 第3張

蘇軾雖然也經常懟人,但他心胸開闊,人緣卻是很好。

蘇軾要是當了宰相,根據他曾批評過王安石“求治太急,聽言太廣,進人太銳”的話,他應該會避免王安石的急躁冒進;而司馬光這個保守派也是蘇軾一直所不滿的。

從蘇軾曾經的業績來說,他在杭州兩次,在跟高麗發生關係時,都堅持原則,維護了宋王朝的尊嚴與利益,就算被貶去惠州、儋州,也能和當地民衆打成一片。

由此可見,如果讓蘇軾執政,應該能做到實事求是,不至於太過脫離現實。

我們現在說起蘇軾,總覺得他只是個大文豪,而事實上,他只是缺了個機會而已,這樣一個既能詩文書畫,又能顧到社稷黎民的人,要是讓他當上宰相,或許北宋就能有不一定的局面。

你覺得如果讓蘇軾當了宰相,會做的比王安石、司馬光還好嗎?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