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朱元璋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唯獨對哪類人很客氣?

朱元璋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唯獨對哪類人很客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爲地主放牛。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 至正十六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爲應天府。至正二十七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爲號召,舉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統治。洪武元年初,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朱元璋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唯獨對哪類人很客氣?

朱元璋坐穩了江山後,打算讓子孫們享大明王朝的千秋萬代,於是,就有了分封朱姓諸侯的打算。此時的朱元璋只有九個兒子,爲了湊個吉利數,朱元璋將侄孫也算在內,將十個朱姓子孫一體封王。洪武十一年,朱元璋便將這些已經長大的諸侯們安排到各自的封地,派大臣輔佐他們建立藩國,成爲拱衛大明江山的羽翼。

皇子皇孫們在禁軍的護衛下離京,朱元璋自知此一別後聚少離多,便親自將子孫們送到城外。朱元璋回到宮中後,用了很長一段時間適應皇子們不在身邊的日子。突然有一天,宮外傳來了秦王朱樉的消息,說:“秦王在前往封地的路上,因爲一樁雞毛蒜皮的小事,將廚師揍了一頓。”朱元璋聽說後,連忙命人準備紙筆,寫了一份手諭,在手諭中批評了秦王的行爲,並派大臣快馬加鞭送給秦王。

朱元璋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唯獨對哪類人很客氣? 第2張

文武大臣對這件事頗爲好奇,一向殺伐果決的萬歲爺,怎麼變得如此寬厚仁慈了?況且,秦王乃藩國諸侯,教訓下人又有什麼離奇?

其實,朱元璋考慮的可不是這些,他在手諭中說道:“膳,立命也,非操膳其事者不得其精,將操膳者視以尋常,是不可也。”飲食是人生的頭等大事,廚師精於此道,千萬不能小瞧了廚師。那麼,爲何不能小瞧廚師?朱元璋想表達什麼呢?食物終究是要被你吃掉的,你若不善待廚師,倘若,他在你飯中吐唾沫,或是放一些髒東西,你又如何察覺?

“若頻加棰楚,不測之禍,恐生於此”聽說你經常揍他,廚師雖然地位不高,但是,你若把他惹急了,他豁出性命在你的飯菜裏投毒,豈不一切皆休?朱元璋的這番話未免有些齷齪,小人心腸展露無疑。但是,仔細琢磨,這份手諭的確鞭辟入裏,一語中的。

無獨有偶,似乎朱元璋的兒子們都喜歡跟廚師做對,沒過多久,朱元璋又聽說晉王在前往封地了路上,因飯菜不可口鞭撻了廚師。朱元璋眼觀六路,時刻關注皇子們的日常言行,誰知剛剛“鎮壓”了西北方的秦王,晉中的三兒子又“作亂”。朱元璋急的火急火燎,又寫了封手諭,連夜讓人送到晉中。

爲了增加這封手諭的教育意義,朱元璋拿自己作爲例子,教育道:“朕一生殺伐果決,平定四海,從未對任何人手軟,唯獨朕的廚子徐興祖,伺候了我二十多年,我從來不敢折辱他。”朱元璋的雙手沾滿了鮮血,爲何會將廚子的地位看得如此重要?難道一個掌大勺的伙伕,比那些陪着朱元璋創業的老夥計還要重要?

這次,朱元璋沒有像教育秦王一樣講大道理,只是留下一句“怨不在大,小子識之”讓晉王自己琢磨。

朱元璋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唯獨對哪類人很客氣? 第3張

從這兩件事能看出,朱元璋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像陳友諒、張士誠這樣的死敵,像藍玉、胡惟庸這樣的“大功臣”,想要幹掉自己絕非易事,必須得經一番籌劃舉兵殺來,纔有機會得逞。朱元璋手握天下軍馬,根本不懼這些人的“陽謀”,他怕的只是身邊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因爲,朱元璋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最多的就是這些小人物,唯有他們,纔有機會取他的首級於睡夢之中。

除了廚師之外,朱元璋還不得罪一種人,那就是:剃頭師傅,也就是古代的理髮師。

我國很久以前是沒有“理髮”一詞的,認爲“頭髮”受之於父母,不能隨便剃除。故當,時男女都留長髮,只是盤發的方式不同。南北朝時代,南朝梁的貴族子弟都削髮剃面,那時的理髮業已經很發達,出現了專職的理髮師。“理髮”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的文獻中,朱熹在註疏《詩·周頌·良耜》中“其比爲櫛”一句裏說明:“櫛,理髮器也。”到了元、明兩朝,人們理髮就更爲普遍了。

至於爲什麼不敢得罪廚子,朱元璋已經通過手諭向我們解釋清楚了,那麼,爲何連剃頭師傅都不能得罪了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除了在深宮中當值的侍衛,只有剃頭師傅敢在宮裏“動刀子”。若無緊急情況,侍衛們的佩刀都掛在腰間,從不輕易示人。可是,朱元璋若想剃頭,就得面對剃頭師傅明晃晃的剃刀。一把刀子在腦袋上飛舞旋轉,剃頭師傅理髮後還得替萬歲爺刮刮鬍子。

刀子就橫在朱元璋的喉頭,朱元璋能不害怕?

我猜,朱元璋在剃頭師傅面前非常謙恭,說起話來也是“辛苦了”。他不但嘴上表現得畢恭畢敬,恐怕還會給剃頭師傅準備些黃白之物,甚至是賞賜官職。要知道,杜安道、洪尚觀這兩位太常寺卿,早年都是朱元璋身邊的剃頭匠,爲了安撫他們,朱元璋不惜賞其三品高位,可見,朱元璋有多重視身邊的小人物。

《醒世姻緣傳》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因甚卻遠庖廚?正是要將殺機不觸於目,不聞於耳,涵養這方寸不忍的心。”的確,相比於刀光劍影的明爭暗鬥,有時潛伏在身邊的危險更可怕。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