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書法大家王鐸是怎麼自成一家的呢?

書法大家王鐸是怎麼自成一家的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1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鐸如何臨帖出帖呢?

大家可能都知道王鐸:一日臨帖一日請索

意思是一日臨,一日創

說明其用功之勤。

這是不像天才的地方,太努力了。

瞭解王鐸的都知道,他十幾歲就寫聖教序,一直以魏晉爲主,旁涉諸家。

他自己說“獨法二王”,並不代表他不學別人,只不過用的法度都自魏晉來,所以臨帖多爲意臨。

書法大家王鐸是怎麼自成一家的呢?

其實看王鐸作品,如果熟悉王鐸,也熟悉閣帖,就知道王鐸字大多都閣帖中來。

其實這就是背帖集古字的成分。

即使到老,寫小行草手卷的時候,依然保持着這路風格。

寫大行草,是用魏晉小草拓大,非學懷素張旭高閒。

這是創新最多的地方。

我以前一直以爲,王鐸學書法,應該是我們印象裏那種“把一家寫的精熟,模仿的一絲不差纔好,然後在學其他書家作品破開”

我以前一直這樣以爲。

所以我接觸王鐸的時候,是放棄了之前自己寫字的習慣的。

我初學時以爲,寫字應該追求自然,然後再用規矩規範。

也就是先寫出自己的東西,在臨帖。

後來我覺得不對,應該先專一,不過爲時已晚,只能緩緩改進。

有一天,我看到王鐸二十多歲的作品。

書法大家王鐸是怎麼自成一家的呢? 第2張

以及文徵明二十多歲的作品

恍然大悟,古人就是先學寫字,在精“法度”。

王鐸而是多歲的作品就已經有了雛形,然後用三四十年的臨帖,去精進,雕琢。

可以說,王鐸字,不像任何一本帖,雖然有聖教韻味,但是差之太遠,只能證明好好學過。

也就是說,我以前的想法,對。

但是爲何我覺得錯了呢?

現在想想還是因爲時代不一樣了,古人少而學字,需要科考,字再不濟,二十歲水平也比學個十年八年強不少。

在這,古人書寫量大,學十年八年的書寫量未必抵得上人家兩三年。

故而此路雖對,但是不宜走。

書法大家王鐸是怎麼自成一家的呢? 第3張

此後的王鐸臨帖,都是再此基礎上進行的。

王鐸臨帖,未必真正的“像”過。

但是臨帖臨出了法度,把帖中精華加到了自己身上。

這是王鐸天才之處。

可以肯定的說,王鐸的風格,絕不是臨帖臨出來的。

但是王鐸的高度,與其勤奮臨帖密不可分。

其書法具有"四美"的特點:一、縱中有斂(形質美);二、草中有楷(情性美);三、錯落有致(節奏美);四、今中有古(韻味美)。王鐸"雨加雪"(草中有楷)的章法和"錯落有致"的體勢,對後人書法藝術的進一步發展,開闢了道路。

王鐸的路,並不適合大多數人。

因爲大多數人的天賦未必有他高,能把帖中精華用自己的方法一點一點吃透,其實比臨像再出帖還要難。

我現在的學字路數,也基本就是這樣。

在自然書寫時,具備一定的風格,但是要通過不斷地臨帖,感悟去改變我的現狀。

這是一個改變習慣的“習慣”

心理上並不好受。

不建議大家嘗試,因爲現在寫字並不實用,想成就來的稍快一點或者吃得苦稍少一點,一定要先臨像,在從像中脫。

這種方法很穩健,因爲書法到後二十年,比的就是天賦,水天賦高,誰能出帖。

即使不能出,也有幾十年基本功,並不會浪費努力。

王鐸的路,則是“不成功便成仁”,如果努力幾十年,發現天賦不足以支撐野心,那基本就白瞎了努力,風險比較大。

我個人想的比較開,如果練一輩子沒啥成就,還不如寫成啥也不是。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