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清朝皇帝吃飯同一道菜只能吃三口?此事純屬造謠

清朝皇帝吃飯同一道菜只能吃三口?此事純屬造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網上流傳着一個說法,叫做“菜不過三口”。指清朝皇帝吃飯時,每道菜最多隻能吃三口。

嗯,就是下面這種場景。

到了吃飯,不,進膳的時候。皇帝一聲吆喝,不,一聲令下,餐桌上瞬間擺上幾十道熱騰騰的美味佳餚。皇帝胃口大開,提起筷子,對着一碗紅燒豬蹄子就開吃。一口、兩口、三口,吃完三口後還想下筷——咦,怎麼連豬蹄子帶碗都不見了?

原來,站在一旁服侍皇帝進膳的太監,心情緊張地盯着皇帝和菜餚。一邊盯着還一邊數數。一二三,等到皇帝吃完第三口豬蹄子,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這碗紅燒豬蹄子撤下去。這樣,皇帝想吃第四口豬蹄子,也是萬萬不能了。

清朝皇帝吃飯同一道菜只能吃三口?此事純屬造謠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據說,是因爲清朝後宮規定,不能讓任何人知道皇帝在食物上的喜好,以免有人在飯菜裏下毒。皇帝對一道菜吃三口以上,說明他喜好吃這道菜。如果刺客在這道菜上做文章,那就遭了。所以,一定不能讓皇帝對一道菜吃三口以上;吃完第三口就要迅速撤走,而且兩個月內不會出現在皇帝的餐桌上。

這是真的嗎?當然不是真的。

如果你穿越回清朝,當了一名服侍皇帝進膳的太監,真的撤去皇帝吃了三口的菜餚,你就麻煩了。遇到不太講究吃飯的道光皇帝,挨一頓訓斥是少不了;遇到雍正皇帝這種暴脾氣,項上人頭還保得住的話,就算你運氣好。

事實上,翻閱史料,不管是《清實錄》《清史稿》,還是《大清會典》《起居注》,都找不到皇帝只吃三口菜的記錄。我們知道,在歷朝歷代中,清朝宮廷生活的記載最爲詳細,資料保存最爲完備。對於這些官方記錄裏都找不到的事情,唯一的解釋只能是:純屬虛構。

清朝皇帝吃飯同一道菜只能吃三口?此事純屬造謠 第2張

其實,皇帝喜歡吃什麼菜餚,在宮廷裏面並不是什麼祕密。雍正皇帝喜歡吃肉末燒蘿蔔;乾隆皇帝喜歡吃鴨肉和豆腐,還對冰糖燉燕窩情有獨鍾;嘉慶皇帝喜歡吃檳榔,北方不產檳榔,他還曾特意在奏摺中,用硃批寫明讓粵海關監督時常送一些過來;道光皇帝喜歡吃炒雞蛋……我們也從沒聽說有刺客在這些菜餚和零食中下毒。因爲,這種做法很傻。

皇帝使用的餐具,都是銀質的。古代科學技術水平不高,製作毒物時往往殘留有硫、砷等重金屬。當這些硫與砷的殘留物與銀接觸時,會發生化學反應,分別反應生成硫化銀和砷化銀。硫化銀和砷化銀的顏色都是黑色。這樣一來,毒物不就顯露原形了?

除了用銀質餐具防止刺客下毒,宮廷還設置了一道“人肉防線”。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寫過一本回憶錄《我的前半生》,記憶了他當年在皇宮裏的生活,裏面提到了皇帝進膳的場景:“每個菜碟或菜碗,都有一個銀牌,這是爲了戒備下毒而設的,並且爲了同樣的原因,菜送來之前,都要經過一個太監嘗過,叫做‘嘗膳’。”

清朝皇帝吃飯同一道菜只能吃三口?此事純屬造謠 第3張

意思是說,皇帝吃的每一道菜餚,都曾經被太監舔過?

這倒不至於,太監會準備專門的試吃工具,不會直接就在菜餚裏動嘴。

總之,皇帝要防止別人下毒,有很多辦法,不會採取“菜不過三口”這種既遭罪、又浪費的做法。

與網文流傳的說法相反,服侍皇帝進膳的太監不但不會阻止皇帝用膳,反而會精心記錄皇帝的用膳細節,研究皇帝的口味,如喜歡吃鹹豆花還是甜豆花,喜歡先喝湯再吃飯還是先吃飯後喝湯,以便改進膳食製作,爭取做出皇帝更喜歡的菜餚。

到了後來,爲了更好地滿足皇帝的口舌之慾,宮廷在御膳房之外,還給皇帝準備了一個小廚房,開小竈。皇帝可以隨意選擇膳食品種,想吃就吃。

意想不到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