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遮婁其王朝最大的敵人是誰?是如何崛起的

遮婁其王朝最大的敵人是誰?是如何崛起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遮婁其王朝在南部最大的對手,是崛起於今天泰米爾納德邦東北部,帕拉河谷的“帕拉瓦王朝”,也就是玄奘筆下的“達羅毗荼國”(公元275-897年)。達羅毗荼國時代是北印度文化向泰米爾地區傳播的重要時期。然而在印度混亂的歷史中,帕拉瓦王朝的統治階層,到底算不算是真正的南印度土著政權還是存疑的。畢竟自孔雀王朝起,印度雅利安人的政權勢力就已經觸及到了泰米爾地區的東北部。帕拉瓦王朝的強大,很可能是因爲上層帶入的北方基因。

真正能夠確定屬於達羅毗荼系的,是分佈在今天泰米爾納德邦、喀拉拉邦的三個國家:朱羅、潘地亞、哲羅。其中朱羅的核心區在泰米爾納德邦中東部的“高韋裏河”下游;潘地亞的崛起地在該邦東南部的“韋蓋河”河谷。哲羅的控制核心,則是位於德干高原西南沿海平原帶的喀拉拉邦。上述三個因地緣、血緣關係而形成的王國,早在孔雀王朝入侵德干王朝之前就已經存在。

遮婁其王朝最大的敵人是誰?是如何崛起的

語言歸屬是印度劃分行政區域的重要依據,事實上喀拉拉邦的官方語言“馬拉雅拉姆語”,也是古泰米爾語的一部分(公元9世紀時分化出來)。促使喀拉拉邦或者說“哲羅”與朱羅、潘地亞(泰米爾納德邦)分化的原因,在於地理的分割。整個德干高原邊緣,是被兩條整體呈V字型的高大山脈圍就,包括西側的“西高止山脈”和東則的“東高止山脈”。其中更具連續性的西高止山脈一直延伸到了印度半島的南部頂點,這一地理特點,使得喀拉拉邦所處的沿海平原,與泰米爾納德邦之間存在明顯的地理分割。

另外,古泰米爾地區能夠長期抵禦住北方入侵,除了優良的農業條件以外,海洋貿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方位上看,泰米爾納德邦的河流皆從東南方向的孟加拉灣入海,孟加拉灣另一側的東南亞是其主要貿易方向;喀拉拉邦則正好相反,面臨阿拉伯海的這條狹長沿海平原帶,除了是整個印度降水最多的地理單元以外,也是阿拉伯乃至非洲方向登陸印度的首選之地。這條位於西高止山脈和阿拉伯海之間的海岸(北部目前爲卡納塔克邦境內),又被貿易者稱爲“馬拉巴爾海岸”(馬拉巴爾爲山海之間的意思)。在後面解讀葡萄牙人的登陸時,馬拉巴爾海岸將成爲我們的重點。

貿易方向的不同,顯然也是喀拉拉邦-泰米爾納德邦形成差異化地緣特質的重要原因。長期面向“西方”的貿易特點,對喀拉拉邦人口的宗教結構造成了深遠影響。今天在喀拉拉邦的信仰分佈中,印度教大約佔6成,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各佔兩成。在很多地區,這樣的比例足以成爲動亂的根源。然而在喀拉拉邦,這種情況卻並沒有發生。三大宗教強勢共存的客觀事實,反而促使該邦民衆在印度獨立後,多次選擇無神論者(共產黨)執政。以至於今天的喀拉拉邦,成爲了整個印度受教育程度最高、人均壽命最長的地區(也可以說是最文明的地區)。

上述三國在印度半島的最南端,經歷了上千年你方唱罷我登場式的博弈。儘管哲羅所在的馬拉巴爾海岸,在貿易和獨立性上有着獨特的優勢,但從爭霸南印度的角度來看,還是潘地那和朱羅所在的泰米爾納德地區更有潛力些。公元9世紀末,隨着曾經控制泰米爾、泰盧固地區的“達羅毗荼國”(帕拉瓦王朝)走向衰弱,泰米爾三古國中與之最近的朱羅也抓住了機會復國,併成功顛覆領地大大縮小的帕拉瓦王朝,南印度也由此迎來的朱羅時代。

遮婁其人對安得拉邦地區的入侵,是帕拉瓦王朝衰弱的重要原因。在攻滅帕瓦王朝的過程中,決定實施本土化策略的東遮婁其王朝,與復興當中的朱羅結成了盟友。後者也依靠這層關係,在隨後的一個世紀中,成功的臣服了潘地亞、哲羅等競爭者。問題在於,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統一整個泰米爾地區的朱羅王朝,如果想進一步向北部,尤其是泰盧固地區擴張的話,終究還是要面臨的東遮婁其王朝一戰的境地。不過,事情最終以一種看似和平的方式得以解決。公元11世紀後期,兩個南印度王朝通過聯姻,分別代表泰米爾和泰盧固地區完成了正式合併。

新建立的王朝,在歷史上又被稱之爲“遮婁其-朱羅王朝”。當然,這次合併其實就是朱羅王朝對東遮婁其王朝的吞併。能夠做到這一點,除了得益於朱羅王朝對泰米爾地區的整合以外,更因爲朱羅王朝在公元11世紀時,在海外的強勢擴張。這使之有機會成爲南印度歷史上,第一個可以被冠以“帝國”稱號的國家。不過相比15世紀時,鄭和下西洋以及葡萄牙開啓的海外殖民事業,朱羅王朝代表南亞次大陸,在東南亞進行的海上征服事件,知道的人卻並不多。

先來回顧下東南亞的地緣特點。整個東南亞可以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與大陸相連的“中南半島”;另一部分則是主要包含大、小巽他羣島,菲律賓羣島的“南洋羣島”部分。後者又被西方殖民者稱之爲“東印度羣島”;前者則因爲被認定爲是印度和中國之間的大陸,而被西方稱之爲 “印度-支那”或“中印半島”。基於地理環境上的區別,今天生活在中南半島和南洋羣島上的族羣,在屬性上也有明顯的區別。以語言來劃分的話,南洋羣島(包括馬來半島南部)屬於“南島語系”民族覆蓋區,中南半島上的民族情況則要複雜些,有屬於“南亞語系”的,如柬埔寨的高棉族、越南的京族;有屬於壯侗語系的,如泰國的泰族、老撾的佬族;也有屬於漢藏語系的,緬甸的緬族。

遮婁其王朝最大的敵人是誰?是如何崛起的 第2張

中國和印度,是整個東南亞民族的來源地。從時間關係上來看,南島語系民族遷入東南亞的時間最早,在受到後來民族擠壓後,向南渡過馬六甲海峽,並一步步向整個南洋羣島擴散。這其中各民族的來源地究竟是哪裏,又是個爭論不休的事情。好在這些太過久遠的血統問題,並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相同的種族背景,也不會爲這些民族的融合製造障礙(如印度那樣)。我們更加關心的,是進入文明時期的東南亞,是如何接受外來文化影響,印度在這當中又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

海洋貿易是遠距離傳播文化的重要載體。印度半島漫長的海岸線,以及身爲西方貿易重要產品出口地的地位,使其很早就成爲了世界海洋貿易的重要參與者。開放性結構及內部的分裂性,也是印度半島能夠發展海洋貿易的重要原因(有多文化、經濟形式共存的空間)。就這一點來說東南亞的情況與印度類似,只是基於印度的文明層級更高,東南亞地區的這個地緣特點,更容易使之成爲外來文化的接收地。同時,征服了恆河下游的印度雅利安文明,也通過陸地線路,經緬北向中南半島滲透。這雙重優勢,使得印度文化在東南亞的早期傳播要比中國更爲據優勢。側重於自身大陸屬性的中央之國,更多隻是在越南半島北部的紅河平原佔據優勢。

在生產力落後的古代,宗教信仰幾乎是每一個民族文化的必然組成部分,也因此成爲了文化滲透的主體。經由貿易傳播,最遲在公元前的印度孔雀帝國時代,印度教和佛教就已經成爲東南亞很多地區的主要宗教了。比如東南亞歷史上第一個強大王國,公元前1世紀建國的“扶南”。以及扶南衰弱後,同樣在湄公河中下游地區崛起的“真臘”,印度教都享有國教的身份。

在印度本土所經歷的,長達千年的婆羅門教/印度教,與以佛教爲代表的“沙門思潮”宗教之間的競爭,同樣也在東南亞延時上演。只不過,東南亞整體黃種人屬性的特點,本身對於具有種族隔離作用的“印度教”並沒有剛性需求。所以更具平等思維的佛教,最終取得了主導地位。當然,畢竟印度教曾經在東南亞興盛一時,二地的地理環境特點又有諸多相似之處。今天我們依然能夠在中南半島的佛教國家,看到一些印度教文化的遺存。比如泰國最著名的宗教標誌“四面佛”,其實就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中被邊緣化的“梵天”;印尼的戲劇舞蹈在分類上,屬於印度教舞系等。

遮婁其王朝最大的敵人是誰?是如何崛起的 第3張

需要說明的是,東南亞尤其是南島部分,並非只是海洋活動的被動參與者。包括南洋羣島在內,分佈於臺灣島以南的整個印度洋、太平洋島嶼之上的“南島語系”民族(又稱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能夠充分體現這一族羣的海洋屬性。最遲在公元1世紀,爲獨木舟一側或者兩側加裝“弦外支架”的技術(以在惡劣氣候中保持舟體平衡),就已經幫助“南島語系”民族從東南亞地區向外擴散了。其中向太平洋地區遷徙的部分,形成了現在分佈於夏威夷、新西蘭等地的“波利尼西亞人”,向印度洋方向遷徙的,則主要成爲了 “馬達加斯加人”的族源。

留在南洋羣島地區的南島語系民族,主要包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島嶼國家的部分,在語言分類上則屬於“印度尼西亞語族”,通常情況下,廣義的“馬來人”就是指向這一族羣分類(狹義則是指馬來西亞人)。如沒有特別說明,行文中所指“馬來人”都是指廣義層面。

基於體量關係,島嶼本身很難產生原生文明。其位置也使得其在文明的學習層面,落後於可以海、陸兩線接受外來影響的中南半島。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