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爲何清朝攻下澎湖後,鄭克爽就投降了

爲何清朝攻下澎湖後,鄭克爽就投降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康熙時期,以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藩爲主的勢力發起的三藩之亂,從1673年開始,持續了八個年頭,終於在1681年被平定下來。

三藩之亂時,盤踞我國臺灣的鄭經勢力也聽從吳三桂的號令,派出水師進攻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佔據漳州、泉州、潮州、惠州等地。對清朝的統治造成很大的威脅,因此三藩之亂一平定,清廷就準備收拾鄭氏勢力。

爲何清朝攻下澎湖後,鄭克爽就投降了

1661年,鄭成功率水師從廈門渡過臺灣海峽,從荷蘭殖民者手中將臺灣以及澎湖收復,雖說是收復臺灣的目的是將其作爲堅持抗清的基地,阻礙了清朝統一全國的進程。但是放在更長的歷史中,從客觀上來說從外國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鄭成功絕對是有大功勞的,是民族英雄。

爲何清朝攻下澎湖後,鄭克爽就投降了 第2張

三藩之亂平定的當年,即1681年,鄭經病死,年僅10歲的兒子鄭克爽繼位。這麼大點兒的小孩子能有什麼威望和號召力?而且他面對的還是搞定了三藩之亂的大清帝王康熙。

康熙重用降將施琅,任其爲福建水師提督,整軍備戰,準備統一臺灣。經過一年的準備,1682年,施琅率水師從平海(今隸屬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出發了,但是途中遇到大風,只好撤回。

爲何清朝攻下澎湖後,鄭克爽就投降了 第3張

1683年,施琅再次受命出擊,率水師三萬多人,戰船三百多艘,出發了。出發之前,還弄了個隆重的誓師儀式,地點在福建東山島(今福建漳州東山縣東山島)銅山港。

施琅水師出征的第一目的地就是澎湖。經花嶼、貓嶼到達澎湖島南邊的八罩嶼水垵,然後進軍至澎湖海面和鄭軍在對戰,但因風浪太大出師不利,施琅右眼受傷。清軍退回八罩嶼,經過短暫的休整,再次出擊,攻取虎井嶼和桶盤嶼,然後兵分三路向牛心灣、雞籠嶼、四角山發起進攻,各打各的,使勁往前衝,目標就是澎湖島上的馬宮城。

爲何清朝攻下澎湖後,鄭克爽就投降了 第4張

這一戰打得甚是激烈,清軍戰船上載有威力巨大的紅衣大炮,而鄭軍佔據有利的地形,城防也有大炮。清軍運氣不錯,剛好颳起南風,佔據順風優勢。一番激戰下來,鄭軍大敗,主將劉國軒敗退臺灣島,沒來得及撤的五千多名鄭軍投降。清軍損失也不小,總兵朱天貴被炮轟死。

施琅在澎湖大勝鄭軍,然後進行休整準備一鼓作氣統一臺灣。清廷也沒閒着,又玩起了大棒加胡蘿蔔的戰術,派人招撫,在強大的壓力之下,鄭氏勢力最終決定向清朝投降。施琅在一年之內,就完成了康熙交給他的統一臺灣的任務。

爲何鄭氏集團那麼容易就投降了呢?除了鄭克爽年幼,清廷勢大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澎湖丟了。

晚風輕拂着澎湖灣,白浪逐沙灘……

潘安邦的那首傳遍大江南北,經久不衰的《外婆的澎湖灣》,讓人每每唱起來都是滿滿的幸福回憶。外婆的澎湖灣說的就是位於臺灣海峽中央,和福建廈門隔海相望的澎湖,以前也有個名稱叫平湖。我們都知道臺灣海峽風大浪大,爲何叫平湖呢?澎湖列島由64個島嶼組成,其中最大的澎湖島和西嶼、白沙呈環狀連接,所圍起來的那片海域就是澎湖灣。所圍起來的內港和外面景象完全不同,港外大浪滔天,這裏的水卻平靜如湖,故亦名平湖。

三國時期東吳孫權和隋朝時隋煬帝楊廣都曾派兵遠征臺灣(那時叫夷洲、流求),元朝時在澎湖設置巡檢司,正式對澎湖進行管轄。澎湖在臺灣海峽中央,是福建沿海前往寶島臺灣的中繼站,是具有極高軍事價值的戰略要地。

爲何清朝攻下澎湖後,鄭克爽就投降了 第5張

施琅攻下澎湖,就可以在此整軍備戰,更要命的是澎湖離臺灣島太近了,只有約50公里,大軍可瞬發息至。佔據澎湖的數萬施琅水師,就是懸在鄭氏集團頭上的達摩之劍,時刻會要了他們的命。在清廷武力威脅和招撫下,吃不香睡不好的鄭氏集團選擇投降無疑是明智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