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歷史上真的有禪讓這回事嗎?禪讓真的是心甘情願嗎

歷史上真的有禪讓這回事嗎?禪讓真的是心甘情願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提起禪讓這個詞,我的第一印象是堯舜禹,接着是戰國時的燕王噲,最後是東漢末年的漢獻帝劉協和魏元帝曹奐。上古時代,堯將帝位傳於舜,舜接着又傳於禹,這段佳話被後人津津樂道,特別是孔孟的儒家思想,更是言必稱堯舜,但戰國時代的燕王噲,他將王位傳給大臣子之,後人對他的評價卻並不太高,大概是說他腦子缺根弦,到了東漢末年,再說禪讓那就是睜眼說瞎話了,人家明明是被逼的啊!

歷史上真的有禪讓這回事嗎?禪讓真的是心甘情願嗎

這恰恰是讓人頗費思量的地方:同是禪讓,爲何堯舜禹就被人稱道,劉協、曹奐之流就被人憐憫呢?莫非真是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了嗎?

在《重說中國國民性》這本書中曾提到過禪讓,作者認爲禪讓的本質就像天上掉餡餅,是不可能有的事,堯舜連人都不見得有,更別提禪讓的事了,即便是有,也不過是因爲他們只是小部落的首領,當首領實惠不足,操勞有餘,所以他們才願意禪讓。關於禪讓的本質,作者總結如下:

真正的禪讓,不過是搶劫罷了,搶了之後,還要讓人家說是自己樂意給的。

歷史上真的有禪讓這回事嗎?禪讓真的是心甘情願嗎 第2張

我一度很抵制這個說法,因爲它不但醜化了禪讓這個詞,更醜化了被後人樂道的堯舜禹!但後來竟慢慢想開了,一方面,說人都是利己的,誰也不會沒來由把好東西讓給別人,另一方面,我發現關於“堯舜禹禪讓是美德”這種說法好像只是儒家的片面之詞。韓非子,是戰國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你猜他怎麼說?

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韓非子

歷史上真的有禪讓這回事嗎?禪讓真的是心甘情願嗎 第3張

另載堯執政七十年,本來要傳位於四嶽,四嶽辭之,這纔有了舜。四嶽是誰?照着《史記》的說法,四嶽乃是堯的四位輔政大臣,又有人考證說共工、驩兜、鯀三人居四嶽之職,共工、驩兜被舜流放,鯀則直接被舜殺了,這個劇情怎麼這麼熟悉呢?

歷史上真的有禪讓這回事嗎?禪讓真的是心甘情願嗎 第4張

如此看來,堯舜禹禪讓的故事只是個美好的傳說罷了,你信或者不信,它都在那裏。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