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青島不內澇,是因爲德國人留下的下水道嗎?事情真相併非如此

青島不內澇,是因爲德國人留下的下水道嗎?事情真相併非如此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網上有個廣爲流傳的說法:青島很少發生內澇,是因爲德國人留下的下水道。其實,事情真相併非如此,雖然德國人的工匠精神值得肯定,但沒有必要就此迷信或對德國人感恩戴德,因爲他們來中國的目的並非造福中國人。

青島不內澇,是因爲德國人留下的下水道嗎?事情真相併非如此

說起德國,很多人都會想起二戰的那段歷史以及那個瘋狂的德國人。其實在一戰前,德國已經開始到處殖民了。1871年,普魯士統一日耳曼建立德國。統一後的德國,開始在世界各地進行殖民擴張,佔有很多殖民地,如太平洋的新幾內亞、加羅林羣島、馬里亞納羣島等,非洲的盧旺達、布隆迪、喀麥隆、多哥、納米比亞等等。在亞洲,中國也是其殖民的對象。

青島不內澇,是因爲德國人留下的下水道嗎?事情真相併非如此 第2張

1897年,德國人借山東曹州教案,出兵佔領膠州灣,即如今的青島,並逼迫清朝簽訂膠澳租界條約,租借膠州灣99年,山東半島成爲德國的勢力範圍。

德國人在青島最好的地方開闢居住區,將當地的老百姓趕走,然後爲生活在那裏的歐洲人打造舒適的生活環境。中山路南段以東,自德縣路過觀象山、信號山至太平山一線以南至海邊整個區域,及前海一帶是當年德國人聚集區。

青島不內澇,是因爲德國人留下的下水道嗎?事情真相併非如此 第3張

德國人確實利用雨污分流的理念打造了地下排水系統,不過那只是建在歐人區,是爲德國人服務的。華人區的中國人是根本享受不到這種便利,反而更遭殃。德國人聚集區的污水排到從團島一帶沉澱後排入大海,團島地區臭氣昏天,污水橫流,因此被人們稱爲“大糞場”,這在《膠澳發展備忘錄》中有記錄。因爲大糞場的存在,還造就了青島史上唯一的一位靠收集糞便成爲青島首富的“糞商”劉子山。

青島的老百姓在那種環境下生活,能有好日子過嗎?但凡能離開的,沒有一個願意住在那裏的。“大糞場”的改造治理,還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的1953年才完成的,當年德國人用來排污水的那條寬達7米的明溝(大港緯路明溝)被填平,上面修建了街心花園,人們的生活環境得到改善。

青島不內澇,是因爲德國人留下的下水道嗎?事情真相併非如此 第4張

讓我們再看看青島是不是真的就靠德國人建造的排水溝才很少有內澇的呢?從1897年到1914年,德國人佔領青島17年,他們在青島修建了多少排水管道?80公里左右。

如今青島市總面積約11282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如果只有這80公里排水管道,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實際上,青島市區的排水系統總長約3000公里,德國人造的排水系統佔比不到3%,而且原有的80公里排水系統,如今絕大部分已被改造,剩下的只有2.66公里,象徵意義大於實用價值。

青島不內澇,是因爲德國人留下的下水道嗎?事情真相併非如此 第5張

這些數據擺在這,相信不用多說,你就會明白,青島之所以不內澇,還是咱國人自己的功勞,沒有必要跪舔外國人。當然,德國人雨污分流的設計理念也爲青島後來的排水系統設計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僅此而已。

青島不內澇,是因爲德國人留下的下水道嗎?事情真相併非如此 第6張

青島不內澇,除了龐大的排水管道網外,還和青島的地勢有關係。青島位於山東半島東南部,處在新華夏隆起帶次級構造單元---膠南隆起區東北緣和膠萊凹陷區中南部,屬於丘陵地貌。去過青島的都會有種感慨,在那裏要是騎自行車,爬坡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青島市三面環海,地勢東高西低,南北隆起,中間低,這種地形就像一個天然的排水溝,而且青島還有大小河流224條,大多都是能獨立入海的,這對排水也是非常有利的。

青島不內澇,是因爲德國人留下的下水道嗎?事情真相併非如此 第7張

另外,青島的氣候屬於具有海洋性特點的溫帶季風氣候,一年中降水量比較大的時間集中在溼熱多雨的夏季,約佔全年的一半。據有關數據紀錄,青島年平均降水量約662毫米,青島最大年降水量爲1272.7毫米(1911年),在全國來說,只能算中等水平,和南方城市的降水量完全沒法比,因此對排水系統造成的壓力並不算大。

青島不內澇,是因爲德國人留下的下水道嗎?事情真相併非如此 第8張

所以,不要再說青島不內澇是因爲德國人留下的下水道了,那只是謠言而已。連人家德國人自己都看不下去,在《南德意志報》上闢謠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