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須句國算是一個強國嗎?它存在了多長時間

須句國算是一個強國嗎?它存在了多長時間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須句國,又作須朐,風姓。故址在今山東東平縣西北。須句早期的歷史不見於文獻記載。春秋前期,作爲小國的須句屢遭邾國的侵犯。公元前620年,魯文公又出兵伐邾奪取須句,但未再使須句復國,而是把逃奔魯國的鄭文公之子安置在那裏,須句已人於魯。

西周建立後,爲了維護和鞏固其在全國的統治,採取了分封諸侯的辦法,即史書記載的“分土封侯制”。周天子把國都附近的地區劃爲王畿(ji,我國古代稱靠近國都的地方),由王室直接統轄,王畿以外的廣大地區分封給許多諸侯,各建邦國。至於當時所封的諸侯國有多少,按《荀子·儒效篇》的說法,“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而《呂氏春秋·觀世》則說,“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看來具體數目不詳。

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的記載,(須姓)太昊伏曦氏風姓的後裔,有須句國,到殷時有密須國,都是以國爲姓,魏國有須賈,漢代有平陸須無,望族出於渤海郡。周文王時,有一個風姓古國叫須句國,所在地就在現在的山東省的壽張縣和東平縣一帶。《左傳》亦載,須句國在春秋時期先後被其鄰近的邾、魯國所滅。其後人及國人以“須句”爲氏,稱爲須句氏。後來簡爲須氏、句氏兩支。須姓望族居於渤海郡,就是現在的河北滄縣一帶。

清代蔣作錦(1817-1864年)是今東平湖水庫二級湖內今屬於梁山縣館驛鎮的大營村人,咸豐年間進士,曾任過黃河欽差。此人知識淵博,富有考古精神,對東平湖一代的名勝古蹟、山川河流,都作過精細的考證,著有《東原考古錄》,該書“須句城考”中這樣寫道:“須句,風姓國,魯附庸,滅於邾,地入魯。城在安民山東濟水上。漢地理志壽張縣西北有朐城,是左傳。杜注須句在須昌西北,非也。實在須昌城南三十里。考《水經注》,濟水東北過漢壽張縣西界、安民亭南,汶水東北來注之,又此逕須句城西注。城臨濟水,濟水西有安民亭,亭北對安民山,今安民山東六裏張家莊(是)其故地也。莊西楊家堤口即濟水故道。城南(距)安民亭六裏,東南距漢壽張城十七裏,東北距今治三十里。村人掘地時見瓦礫及城舊址雲。”

須句國算是一個強國嗎?它存在了多長時間

《東平縣誌·古蹟》亦載:“須句城,在安民山東濟水上。……今安民山東六裏張家莊其故城也。”上述資料已把須句故城址定位的很具體了。

《漢書·地理志》亦有“須昌,故須句國,風姓”句。《水經注》曰:“(濟水)又北過須昌縣西。京相璠曰:須胊(句)一國二名,蓋遷都。須昌,胊(句)是其本,秦以爲縣。”京相璠是晉代的著名學者、地理學家,他的考證應是值得信服的。

從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歷史上稱爲春秋時代。在這二百九十多年間,社會風雷激盪,可以說是烽煙四起,戰火連天。僅據魯史《春秋》記載的軍事行動就有四百八十餘次。司馬遷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相傳春秋初期諸侯列國一百四十多個,經過連年兼併,到後來只剩較大的幾個。這些大國之間還互相攻伐,爭奪霸權。

在這歷史大背景下的公元前639年,須句國第一次被邾國所滅,須句的國君逃奔到了魯國。須句國的族人紛紛四處奔命遷徙到了新居地,被當地同姓的任、宿兩國收留。本着“興滅國,繼絕世”的慣例,讓它在那裏維持祭祀的。按照當時依族遷名隨的慣例,遷徙後的新居地仍稱須句。所以在《水經注》中謂一國而有兩城,顯系寄人籬下不得安居而輾轉遷移的結果。須句的國君流亡到魯國去之後,因魯僖公的母親是須句族人,號成風。成風命僖公封須句,以“崇明祀,保小寡”、“修祀紓禍”。於是,僖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39年)冬伐邾,至次年春天打敗了邾國,幫助須句國君復了國。

邾國心有不甘,於當年八月初八日(公元前638年)出師伐魯,對魯報復。魯僖公看不起邾國,竟然“不設備而御之”。大夫臧文仲勸諫說:“國無小,不可易也。無備,雖衆,不可悖也。”希望僖公不要輕敵,認真做好戰備,但魯僖公不以爲然。兩軍交戰於升陘,結果魯國大敗,連僖公的頭盔也成了邾軍的戰利品,被懸掛在城門之上,成爲魯國曆史上的一大國恥。須句國再度被邾國所滅。

須句國算是一個強國嗎?它存在了多長時間 第2張

公元前620年,魯文公七年,魯國再一次向邾報復。《春秋·文公七年》:“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須句,遂城郚。”魯國這次沒有興滅繼絕,或許須句族人早已遠遷,要興滅繼絕也沒有對象了。於是便把自己的一個兒子封在這裏,統治這片地方。致被《左傳》作者認爲“非禮”。也正因此之故,《春秋》從此沒有再提須句,須句是最終滅亡了,地爲魯國所並。

從公元前638年,邾國出師伐魯,須句國滅亡了。到公元前620年,魯國再一次向邾報復。結果是沒有也不可能再“興滅國,繼絕世”,須句就此消失在歷史的茫茫大海中。須句族人就此失去了古國家園,開始寄人於周邊鄰國或遠走天涯。如今,我們不禁要問:須氏後人到底去了哪裏?遷徙在何方?據湖北歷史大事年表(先秦時代)在《湖北歷史上的古國(或部落)風國》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有關伏羲後裔須句國,須句氏遷徒到此的記載:位於湖北省天門市東北部的皁市鎮。“伏羲的後裔。公元前639年,邾國滅亡伏羲後裔須句國,須句氏遷徒於皁市,建立風國。風國即伏羲之後子城,上有伏羲廟”。又載:“皁市文化歷史悠久。皁市古爲風國地,相傳黃帝在此看中美麗的風后,便在這裏建都,號風國。至今五華山上還留有風城的遺址。又傳春秋時期,伏羲後裔須句氏曾在此避難,現仍留有“羲農殿”遺址和“須句氏舊部”及“風后先型、羲皇古都”的石刻碑文”。

在當地的政府網站上發現,有當地名人撰寫的《皁市鎮地名賦》,一開頭就這樣寫道:五華山青,三澨水秀,街名皁市,地屬竟陵。額題“古風氏故國”,碑勒“須句氏舊都”。羲農一殿,棟宇常新;……。看來這個信息資料是可靠的,是有歷史根據的。這是至今爲止唯一發現的有關須句國亡國後須句氏遷徙的史料記載。欣喜之餘,但又感到遺憾,遺憾的是須句氏後裔在當地早就不見了蹤影,畢竟時光已經過去了二千七百多年,完全有可能是在那戰亂不斷的動盪年代裏以及二千多年的歷史風雲中隱姓埋名了。

須句國算是一個強國嗎?它存在了多長時間 第3張

儘管是這樣,當我們拂去歷史的塵埃,翻開厚重的歷史典籍,在漫長的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還是不難可以發現,仍有須氏後人在歷史的星空中閃爍,在中國的古代歷史上亦有過須氏後裔留下的足印:如戰國時魏國有中大夫須賈、漢朝時有陸量候須無。他們二位就是生活在當時我國北方的須氏族人後裔。到如今,生活在長三角地區的須氏族人,是在元末明初時來自北方(地點出處不詳),家譜中稱是自“渤海郡”的須氏一支,爲避戰亂而遷徙到江南地區的,這支須氏後裔族人,自北方遷徙到江南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時間,在江南“長三角”一帶的常州、無錫、常熟、江陰、宜興、丹陽、蘇州、上海以及浙江紹興(紹興虞南的須氏後人立“孝義堂”)等地,都有許多須姓族人生活在這裏,並又經過多次分支後定居到各地,甚至有的漂洋過海,工作、生活和定居、繁衍在異國他鄉。

明、清二朝,這一支“務本堂”須氏族人在江南這片天地裏與當地民衆一起共同建設家園、創造財富。他們勤儉持家、興教辦學;他們建立“義莊”、災荒年“賑災濟民”的善舉曾得到朝廷帝王的表彰和賞賜。對當時的社會文明、科學進步。做出了可圈可點的不凡業績。

在江南 “務本堂”須氏後人中,通過明、清二朝科舉考試中,據不完全統計,考得進士的就有好幾人。時過境遷,封建王朝已經離我們遠去。時代潮流滾滾向前,當古老文明的中國走過和經歷了民族危亡、災難深重的清末和民國時期,終於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嶄新的時代。在這一歷史進程中,這支須氏族人在中國近代、現代歷史的進程中又涌現出許多新星,筆者想在重新修訂1905年須氏家譜的基礎上,借新修須氏家譜的東風,一定將會有更多更新的發現,並將會在不很長的時間內呈現給所有須氏後人和大家。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