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中國上古時的兵法爲何能流傳下來?是誰將它們保存流傳下來的

中國上古時的兵法爲何能流傳下來?是誰將它們保存流傳下來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漢開國大將軍、楚王韓信被漢高祖劉邦以莫須有的罪名擒獲後,便將其貶爲淮陰侯,軟禁在京城。剛開始,韓信日夜怨望,還經常發點牢騷擠兌人,但經過近一年的反思,韓信他終於想通了。

——人,有的時候真的不能不信命,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卻有命矣!有人命裏就是老闆,有人命裏就是打工仔,比如劉邦,如果他的命不好,他早就不知死幾百次了,哪裏還能當上天下至尊?

這都是命!

所謂時勢不可逆轉人力無可奈何,於是淮陰侯,他也認命了,寂寞就寂寞去吧,寂寞的人是可恥的,寂寞的人也是可敬的,自古以來,無論是誰想站在羣山最高處,不是都得先學會如何忍受寂寞嗎?趁着左右無事,不如好好的總結此生,寫一部比《孫子兵法》還偉大的兵書出來,讓它流傳千古造福後世。

中國上古時的兵法爲何能流傳下來?是誰將它們保存流傳下來的

這部兵書共花了淮陰侯將近一年的時間,書名就叫《韓信兵法》,一共有三篇,篇篇都是淮陰侯畢生之精華,可謂兵家至寶。

兵書大功告成之日,淮陰侯又沒事幹了,於是他找到了留侯張良。

張良也是爲大漢王朝立過汗馬功勞的人,所以當初高祖要他自擇齊地三萬戶爲侯,然而張良爲了明哲保身,堅辭不受,最後得封留侯,采邑留城(今江蘇沛縣東南),也就是最早他與高祖初遇的地方。

中國上古時的兵法爲何能流傳下來?是誰將它們保存流傳下來的 第2張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現在的高祖,已經不是他從前認識的那個沛公了,所謂伴君如伴虎,淮陰侯被冤而遭擒,已讓他齒冷,那三萬戶食邑未必就不是一次陰險的試探,智如張良,又豈會輕易觸碰?他向劉邦重提留城,願封留侯,也是向藉此提醒劉邦,希望他們君臣之間保持一點起事之初的淳樸記憶。回想打天下之初,大家君臣相得、並肩戰鬥,何曾如今日般互相猜忌、劍拔弩張?

中國上古時的兵法爲何能流傳下來?是誰將它們保存流傳下來的 第3張

於是,看透世事、心中悲涼的張良決定功成身退了,他退出江湖,再不願捲入政治的是是非非,每日只是杜門不出,導引辟穀,總想着哪天能得道飛昇,做個快樂的天上神仙。

張良這當然是在做夢,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麼神仙,他也根本不可能退出江湖,因爲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他怎麼退出?逃避只能讓他更加苦悶。況且,後來漢家每有大事,他還是會被請出來出謀劃策一番,就連呂后要保太子,都要請他蹚渾水幫忙,沒辦法,誰叫他腦子最聰明呢?

中國上古時的兵法爲何能流傳下來?是誰將它們保存流傳下來的 第4張

這不,張良沒退隱多久,淮陰侯就找上門來了,提出要與他一起整理編次天下兵法,供後世兵家研究參考。

自秦始皇焚書坑儒,天下兵法大多散佚,這讓淮陰侯很痛心,他可不想讓自己這一派兵家後繼無人。左右他賦閒在家百無聊賴,不如趁此機會了卻心病。

中國上古時的兵法爲何能流傳下來?是誰將它們保存流傳下來的 第5張

張良其實是個雜家,他不僅精通縱橫家與道家,而且也十分擅長兵家,當年有個叫黃石公的世外高人,曾傳授給他一部《太公兵法》(相傳爲姜太公所著兵書),他也正是因爲這部兵法,與高祖一見如故的。後來他雖因身體虛弱多病,沒辦法領兵打仗衝鋒陷陣,只能出謀劃策,但其兵學修養和理論功底還是很強的,這正是淮陰侯請他出山的原因。

中國上古時的兵法爲何能流傳下來?是誰將它們保存流傳下來的 第6張

也許真的也是閒極無聊吧,張良很爽快的答應了淮陰侯的請求,這讓淮陰侯很意外,也很開心,終於又有了個志同道合的同類可以陪伴渡過他一段無聊歲月了,真好!

張良與韓信從前並沒有多少機會相處,所以他們一直都不太熟,但是經過這件事,兩人的友誼突飛猛進,兵仙與謀聖,這對也許是天下間最聰明的人聚在一起,怎能不擦出絢爛無比的智慧火花呢?於是,二人費盡心機,四處蒐羅,終於集齊了春秋以來用兵共一百八十二家,然後刪繁就簡,修訂詞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終定著三十五家,分爲權謀、形勢、陰陽、技巧四類,類類皆以總結,部部都是經典。韓信與張良爲搶救我國軍事文化遺產,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中國上古時的兵法爲何能流傳下來?是誰將它們保存流傳下來的 第7張

可惜,張韓二人的造福後世之舉生生被小人給破壞了。十餘年後,高祖去世,諸呂(呂后之外戚)當權,竟將此部寶典盜取,而後不知所終。漢武帝時,軍正(掌管軍法之官)楊僕曾努力蒐集遺文散籍,紀奏兵錄,卻始終沒能收集完全。大批珍貴的兵法,包括淮陰侯的兵法《韓信》三篇,以及項羽的兵法《項王》一篇在內,都在此次浩劫中失傳了,實在是可惜!但他們仍然搶救了大量的兵法著作,否則這些兵家思想我們可以永遠都不會知道。

總之,在軍事上,韓信的成就不但絕豔當代,而且響徹千古。

公元前200秋,張良隨赤松子雲遊而去,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淮陰侯再一次陷入了無事可做的痛苦之中。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