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龜茲國是哪一個民族 考古出土的文物都有哪些

龜茲國是哪一個民族 考古出土的文物都有哪些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庫車古稱“龜茲國”,是我國古代西域大國之一,在這裏擁有比莫高窟歷史更加久遠的石窟藝術它被現代石窟藝術家稱做“第二個敦煌莫高窟”。居民擅長音樂,龜茲樂舞發源於此。

藝術珍品

廣袤的龜茲大地,其天時和地利曾孕育了悠久的灌溉農業文化。考古發現,刀耕火種的定居種植遺址主要發端於河流中下游的古老綠洲之中。明確可見與種植農業生產有關的實物資料,主要有石質的各類農具,如磨製的石斧、石鋤、石鐮、磨盤等。石鐮曾是古代農業生產中普遍使用的一種工具,龜茲地區也不例外。如阿克蘇縣東喀喇玉爾袞、庫車的哈拉墩、輪臺的克尤克沁、拜城的克孜爾等遺址都有發現。尤其是克孜爾墓地出土的石鐮造型比例合理、實用、美觀。這些石鐮均呈長條形、弧背、凹刃或直刃,一端收縮成尖,另一端寬圓鈍或斜直,便於安裝木柄用以收割農作物。石鐮的使用是綠洲農業文化的進步和發展的里程碑。這類石鐮的形制與我國青銅時代的殷墟石鐮,中亞兩河流域、費爾干納青銅時代的楚斯特石鐮大體相同。石鐮不僅是亞洲地區遠古農業生產中的農具,從其磨製工藝和造型看,無疑也堪稱史前時代的藝術珍品。

龜茲國是哪一個民族 考古出土的文物都有哪些

青銅文化

龜茲國境內的天山和確勒塔格山蘊藏着豐富的銅礦資源,其礦帶分佈廣、埋藏淺,極利開採,爲早期銅礦開採和冶煉—也爲青銅文化提供了物質基礎。克孜爾墓葬出土的銅器主要有銅斧、銅鏡、銅勺、紡輪、錐、扣、項圈、耳環等小型生活用具和裝飾物品。

龜茲國是哪一個民族 考古出土的文物都有哪些 第2張

出土銅器的鑑定表明,其加工工藝主要是鍛制和鑄造。如銅刀、銅錐、銅項圈、銅環等爲鍛造,而銅斧、銅鏡、銅勺、銅釦、銅紡輪等則屬鑄造。其金屬成分測試表明,其中有紅銅器和青銅器,而以錫青銅器爲主。

從銅器成分來看,克孜爾遺址和墓葬當屬青銅文化無疑。但是從元素的組成分析看,銅器中錫元素多,而幾乎不含有鉛等元素,這與鄰近的焉耆盆地的和靜大西溝、拜契爾墓葬以及東部哈木的天山北路、黑溝樑等墓地發現的銅器有較大的差異,但是同公元前2 000年到 1 000年的中亞費爾幹納盆地的銅器相一致。克孜爾墓地的銅器以錫青銅爲主,鑄造和鍛造的工藝並存,並出現疊壓鍛打的工藝,反映出文化交流的特點。

人種學難題

龜茲人祖先的人種問題,是一個懸而未決的超級難題,一直吸引着全世界關注的目光,讓我們試着從撲朔迷離的考古發掘中來尋找答案吧。

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地處天山山脈南坡丘陵地帶的溫宿縣包孜東鄉西北(東經80°00′45″北緯41°44′57″)發掘出一座公元元年前後的遊牧民墓葬。這個墓葬爲我們打開了一扇人種學的窗口。

龜茲國是哪一個民族 考古出土的文物都有哪些 第3張

這個墓葬共出土10例顱骨(男二女八),經人類學專家進行24項觀察和65項測量得出的結論稱:“從形態觀察和測量結果可以看出,該批顱骨既具有黃種人的大部分特徵,也有一些白種人的明顯特徵(如面部突變、鼻顴骨、鼻骨最小且高,鼻指數,梨狀下緣形狀等)。”而一座突厥族古墓出土的顱骨特徵卻是“鼻顴骨146,總面角86,齒槽面角86,說明面部扁平,併爲平頜型;犬齒窩中等,不發達的鼻棘,梨狀孔下緣爲鼻前窩形等特徵,明顯屬於大蒙古人種的性狀。……這例頭骨,雖具大蒙古人種的許多基本特徵,但有些項目卻超出大蒙古人種的範疇,而極接近或者就落在歐羅巴人種範圍之內”。秦漢時期龜茲地區已有不少蒙古利亞人種,同時還呈現不少白種人的明顯特徵。世界上很少有這樣的地方—衆多東西方人種在這裏交叉、滲透、糾纏、匯聚。

包孜東鄉古墓出土人顱骨分析清楚地表明,龜茲所處的地理位置,是一個民族遷徙的大走廊,除土著的龜茲人之外,來自東西方的不同人種在這裏交流、融合,他們在這個世界東西方人種相互滲透的人類博物館裏,融合形成了具有共同民族特徵與文化心理的新的共同體—“龜茲人”。

在遠古時期,龜茲國雖有不少講東伊蘭語的人種,但隨着歷史的發展,屬於阿爾泰語系的各族羣不斷進入西域,尤其是阿爾泰語系中的突厥語族人進入天山南北者更多,如月氏、烏孫、匈奴、高車、突厥、回紇等各族;另還有屬於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蒙古語族的鮮卑、柔然、蒙古等族,從而使龜茲地區形成了以突厥—鐵勒語族爲主的突厥語族人民。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