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雄踞中原的晉國,爲什麼會走向分裂?

雄踞中原的晉國,爲什麼會走向分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在東周王朝之時,被分爲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其中的分界線便就是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其中“田氏代齊”使得曾經作爲齊國王室的姜家失了國,取而代之的是國內貴族田氏,“三家分晉”則是作爲晉國四個把持朝政的卿族,相互傾軋,趙魏韓三族將智氏滅掉了,隨後又瓜分了晉國國君領地,建立了趙魏韓三國

曾經有人推斷,如果雄霸中原的晉國不走向分裂,那麼秦國將會被統一的晉國死死的鎖在關中,無法東出,如果晉國有明君的話,那麼處於天下中心的晉國,北可伐滅弱小的燕國,西可滅亡窮苦的秦國,南可蠶食雄踞南方的楚國,東可威逼富庶的齊國,天下一統指日可待。可惜,歷史並不存在假設,晉國最後走向分裂,分裂之後的晉國成爲了三晉,無法將秦國鎖死在關中,反而被秦國逐個擊破,成爲了秦國東出的踏腳石。

那麼,爲什麼稱霸中原的晉國最後走向了分裂?晉國最後一位國君又去哪了?

雄踞中原的晉國,爲什麼會走向分裂?

我們先來看看,爲什麼稱霸中原的晉國最後走向了分裂?

晉國走向分裂,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卿族實力強大,而作爲宗室的公族實力弱小!

在西周伊始的分封制是“天子建國,層層分封”,天子分封諸侯,授予土地和人民,而諸侯也要向下分封宗室子弟爲卿大夫,授予卿大夫土地和人民,並讓其出任要職,或是掌握兵權。這種情況在其他諸侯國比比皆是,例如秦孝公讓自己的哥哥公子虔出任秦國上將軍,統率全國兵馬;秦惠文王讓自己的弟弟公子疾接替伯父公子虔出任秦國上將軍,執掌兵權,讓另一個弟弟公子華出任大將,爲秦國開疆拓土;楚頃襄王拜自己的弟弟公子子蘭爲令尹(相當於相國),逼走了宗室老臣屈原;魏王拜公子無忌爲卿大夫,總領朝政;齊威王讓自己的弟弟公子嬰爲相國,在公子嬰死後,又拜侄子公子文爲相國……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可是偏偏晉國是個例外!

荒淫無道的晉獻公在“驪姬之亂”中,逼死太子申生,把公子重耳、夷吾逼離晉國,大肆屠殺宗室,使得宗室力量大減,從此不在任用公子、公孫爲卿大夫,史稱“晉無公族”。後來即位的晉國國君因爲公族力量弱小,已然無力輔政,於是便大量起用異性大臣輔政,到了晉文公的時候,更是形成了六卿制度,從此之後,卿族日益強盛,公族則是江河日下,開始把持晉國朝政。到了晉定公之時,範氏、中行氏逐漸沒落,被其他四大卿族傾軋之下,不復存在,六卿演變爲四卿。

晉出公之時,四大卿族公然開戰,在長達數年的大戰之後,驕橫跋扈的智氏被滅,趙魏韓三家瓜分了智氏的封地和國君領地,周王室承認趙魏韓三家的諸侯身份。

雄踞中原的晉國,爲什麼會走向分裂? 第2張

歷史進程是這樣的:

公元前四百五十三年,趙魏韓三家滅掉了執政的智氏,晉出公借兵齊魯討伐三家,大敗,晉出公死於逃亡路上,晉國公室徹底名存實亡。

公元前四百零三年,周威烈王冊封趙魏韓三家爲諸侯,但此時晉國國君領地仍有曲沃、絳等十數城。

公元前三百七十六年,晉靜公被趙魏韓三家罷黜,晉國公室被一舉消滅,國君領地被瓜分,晉國滅亡。

雄踞中原的晉國,爲什麼會走向分裂? 第3張

那,晉國最後一位國君又去哪了?

從古至今,亡國之君的命運總是十分坎坷的,晉國最後一位國君晉靜公也是這般。晉靜公即位之初,趙魏韓三家已成諸侯,不再爲晉國之臣,即位的第二年,就被趙魏韓三家罷黜,國君領地被三國瓜分,晉國走向滅亡。

因爲趙魏韓三家分晉過程之中,矛盾重重,於是之後便戰亂不斷,身爲亡國之君的晉靜公飽受其害。晉國滅亡之後,晉靜公被安置在了魏國的屯留,趙成侯十六年,韓國攻取魏國屯留,遷晉靜公到端氏,趙肅侯元年,趙國攻取韓國端氏,又把晉靜公送回了屯留。

至於這位亡國之君的最後去向,《史記》中曾有過一段模糊的記載——“昭侯十年,韓姬弒其君悼公。”這裏的昭侯應當就是韓昭侯,而這裏的悼公絕非是韓昭侯,也不是早已死去的晉悼公,只有可能是居無定所的晉靜公。也就是說,晉國最後一位國君晉靜公極有可能是死在了自己的妃子手裏,而這位妃子,也是三晉安插在已然失勢的晉靜公身旁的一顆釘子,晉靜公終究還是死在了三晉的手中!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