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高啓《與劉將軍杜文學晚登西城》:全詩語言樸實,感情自然真摯

高啓《與劉將軍杜文學晚登西城》:全詩語言樸實,感情自然真摯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高啓(1336-1374),漢族,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字季迪,號槎軒,長洲(今江蘇蘇州市)人。元末隱居吳淞青丘,自號青丘子。高啓才華高逸,學問淵博,能文,尤精於詩,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初明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著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高啓的《與劉將軍杜文學晚登西城》,一起來看看吧!

高啓《與劉將軍杜文學晚登西城》:全詩語言樸實,感情自然真摯

與劉將軍杜文學晚登西城

高啓〔明代〕

木落悲南國,城高見北辰。

飄零猶有客,經濟豈無人。

鳥過風生翼,龍歸雨在鱗。

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塵。

這首詩的首聯點明瞭時間、地點,勾勒出一幅清冷的秋景;接着,頷聯詩人將自己比作飄零在外的遊客,把劉、杜二位友人比作經世濟民、治理國家的人才;頸聯把劉、杜二人比作搏擊長空的大鵬鳥和直上九霄的巨龍,進一步突出劉、杜二人的匡世救時的才能;尾聯詩人與友人相互勉勵,決心戮力同心,以解民於倒懸。詩爲登高遠望所感,既是勉友,也是自勉,表現出詩人對處於戰亂之中的人民的同情,同時,也流露出希望爲國家、民族建功立業的雄心。全詩語言樸實流暢,感情自然真摯,於昂揚中見沉鬱。

首聯“木落悲南國”,一個“悲”字爲全詩定下了基調,同時也點明時在秋令。從《離騷》:“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可以想見,詩人是由草木零落想到美人遲暮、國事衰敗因而發出悲嘆。詩人站在高高的城樓上,仰望高空,只見衆星環繞着北斗星旋轉。這不禁使他想到孔子的話:“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可是,現實是“登城望神州,風塵暗淮楚。江山帶睥睨,烽火接樓櫓。併吞何時休?百骨易寸土。”(《登西城門》)這句以樂景寫哀,一倍增其哀。

高啓《與劉將軍杜文學晚登西城》:全詩語言樸實,感情自然真摯 第2張

頷聯由望中衆星拱衛北辰引出登臨者的思緒。詩人是一個有懷抱的人,曾道:“策勳萬里,笑書生、骨相有誰曾許?壯志平生還自負,羞比紛紛兒女。酒發雄談,劍增奇氣,詩吐驚人語。風雲無便,未容黃鵠輕舉。”從這裏可以設想,詩人此次出遊的目的,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考察社會形勢,以便待時而舉;二是爲了尋求志同道合的“經濟”人才,共同實現理想。“經濟豈無人”,既有“夫子自道”的意味,又含對劉將軍、杜文學的期望,有力地表達了詩人的堅強信念。

接着詩人在頸聯中寫出了自己待時而舉的願望。“鳥過風生翼,龍歸雨在鱗。”一旦有了順風的時機,這隻“風雲未便,未容黃鶴輕舉”的鳥兒,就會像添上新的翅膀一般翱翔。從這裏可以看出生於亂世的高啓,在對自己歸宿的取捨上,是把火候看得老一些的。他在二十一歲的時候,張士誠即佔領了他的家鄉吳縣,開始了對蘇州十年的統治。當他的好友們紛紛投奔張氏幕府並且勸他仕張的時候,他卻婉言謝絕了。這是由於“風雲未便”,他不願“輕舉”的緣故。“龍歸雨在鱗”,一朝風雲際遇,詩人就要像神龍一樣,行雲行雨,比喻逢時奮進。

尾聯“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塵。”詩人和劉將軍、杜文學互相約好,一起努力,收拾這“英雄乘時務割據,幾度戰血流寒潮”的烽火連天、戰塵滾滾的局面。從這一聯中可以看出,這位被“文字獄”腰斬的詩人,決不是那種放棄社會責任,坐等天下太平的“紛紛兒女”輩。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