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杳杳寒山道 》唐代詩僧寒山所作,烘托僻居寒巖、不問世事的心情

《杳杳寒山道 》唐代詩僧寒山所作,烘托僻居寒巖、不問世事的心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寒山既是詩人,也是僧人,隱居於浙東天台山寒巖,自號“寒山”。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寒山所作的《杳杳寒山道 》吧。

因唐代落榜士子張繼七絕《楓橋夜泊》中一句“姑蘇城外寒山寺”而聞名天下的“寒山寺”,初建於六朝時期樑代天監年間,距今已有1400多年,當時取名爲:妙利普明塔院,因唐代詩僧寒山子曾來此住持,故名寒山寺。張繼或者想不到自己會因爲一首詩而名留青史,更加不曾想到過會帶紅一座寺廟和寺廟住持寒山。

寒山,自號“寒山子”,生活的年代基本上與開元盛世相重合,一個國富民強的時代。他本是富家子弟,參加科舉考試落選,前程黯淡、親友背離,萬般無奈之下遁入空門、浪遊天下,想是看透世間人情冷漠。

也許出家後的寒山,已經不在乎功名利祿,更別說後世人對他的評價。但這一千多年來,寒山的身價一直在漲。唐代小說中他以仙人道士出現,宋代以文殊再世,到了清代與好友拾得並稱爲和合二仙。到了近代,在五四運動時期,胡適在其《白話文學史》中將寒山、王梵志、王績三人並列爲唐代的三位白話大詩人,由此,寒山進一步得到國人的青睞。

《杳杳寒山道 》唐代詩僧寒山所作,烘托僻居寒巖、不問世事的心情

而且,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寒山詩遠涉重洋傳入美國,被稱爲“垮掉的一代”的苦悶青年把寒山奉爲偶像,寒山詩風靡大洋彼岸,形成了世界範圍的“寒山熱”,從而確立了寒山詩在世界文學中的崇高地位。然而,寒山自己恐怕也沒有想到身後能在詩歌史上享有如此高的盛名。

寒山長期住在天台山寒巖,詩就寫刻在山石竹木之上,盈六百首,現存三百餘首。他的詩歌多表現山林隱逸之趣和佛教的出世思想,語言明淺如話,有鮮明的樂府民歌風,內容除用形象演說佛理之外,多描述世態人情,山水景物,詩風幽冷,別具境界,這首《杳杳寒山道》很能代表他的風格。

《杳杳寒山道 》

〔唐代〕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

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

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

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這首詩共八句,每句皆以疊字領起,雖然句式略顯單調,卻也未流於呆滯。隨着疊字所模擬的物態、音響、狀貌、時間的不同變化,詩中的山水、人鳥、風雪、情景也一一呈現,並都帶有浸透全詩的靜謐寂寥的感情色彩,從而烘托出詩人僻居寒巖、不問世事的心情。

《杳杳寒山道 》唐代詩僧寒山所作,烘托僻居寒巖、不問世事的心情 第2張

首聯“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兩句,通過對山水特徵的描寫奠定了整首詩幽冷寂寥的感情基調。“杳杳”言山路深暗幽遠,“落落”言澗邊寂寥冷落。深邃山路,陰暗寒重,再有流衝下來的澗水濺身,令人渾身溼冷。詩一開始就把讀者帶進一個冷森森的境界,頓覺寒氣逼人。

頷聯“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兩句,從聲音上描摹寒山道的靜寂寧遠。意思是說,這裏常常有鳥兒啾啾地啼鳴,卻空虛冷清罕見人煙。遠處空谷悠響,啾啾的鳥鳴聲時時傳來,輕細的鳥語反襯出山路的清幽,營造出“鳥鳴山更幽”的空靈。

頸聯兩句“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兩句從靜態描寫轉向動態描畫,着意表現詩人頂風冒雪的自我形象。前面寫 “落落”“杳杳”,是寫山很深遠,寫“啾啾”“寂寂”,是寫人很少,但是從情感上來說,都不冷,只有頸聯這兩句。

“淅”的本意是風雨聲,怎麼會只有吹風是“淅淅”的呢?可能爬山爬到了霧靄雲層中了,這就顯得很神祕。山高,溫度就低,下了雪,紛紛揚揚落下來,詩中之人不僅不知躲避,還長久地站着,遠離了人世打擾,宇宙間只有自己,全然地寂靜和寒冷,剝脫了俗世所有的滾燙、熱烈和溫和,和下一句“不見日”“不知春”自然地銜接在一起,一切物、人都歸於心靈的守一和執着。

《杳杳寒山道 》唐代詩僧寒山所作,烘托僻居寒巖、不問世事的心情 第3張

尾聯“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兩句,抒寫詩人的情懷,情中見景。意思是說,我身處這裏天天見不到陽光,年年也不知道有春天。這兩句詩既襯托出了山幽林茂,不容易見到陽光的情景,也反映了他身爲僧人的心如古井,超然物外的心境。這裏的“朝朝”、“歲歲”屬長短不同的時間概念,而疊字連用,同樣可言時間之悠長。也就是說,詩人蔘悟玄機,朝朝見日而不見日,年年度春而不知春,不知時序的變化,不辨春去秋往,完全沉浸在禪意之中。

這首詩前七句皆描寫環境的幽冷,只後一句見出作者超然物外的心態。其特點一是用景物渲染氣氛,以氣氛烘托心情。二是通篇句首都用疊字,且富於變化,做到了 “復而不厭,賾而不亂”,實屬不易。三是藉助於疊字音節的復沓,增強詩的音樂美和意境美。讀起來使人感到和諧貫串,一氣盤旋,並藉助於八句形式上的劃一,把本來分散的山、水、風、雪、鳥、人、境、情,組織成一個整體,迴環往復,連綿不斷,加強了詩意,感情色彩也十分濃郁。

所以,歷代學者對這首詩評價都很高,明代學者王宗沐《寒山子詩集·序》中評價說:“如空谷傳聲,乾坤間一段真韻天籟也。”,而清代沈德潛在《古詩源·例言》則說:“俚語俱趣,拙語俱巧。”,清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寒山詩集提要》也有評論說:“其(指寒山)詩有工語,有率語,有莊語,有諧語。”可見寒山詩水平之高。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