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紅樓夢中酸齏指的是什麼?與寶玉的結局有何聯繫?

紅樓夢中酸齏指的是什麼?與寶玉的結局有何聯繫?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紅樓夢中酸齏指的是什麼?今天本站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紅樓夢》八十回後寫寶玉淪落,脂硯齋的批語裏提及了曹雪芹的原文是,“寒冬噎酸齏,雪夜圍破氈”。

這酸齏,就是酸菜。韓愈《送窮文》裏說“太學四年,朝齏暮鹽”,就是說早晚都是吃的鹹酸菜,形容生活清苦,後來還有齏鹽苦守一詞,也是指過着清貧淡泊的生活。

這個“齏”,其實還有細、碎之意,所以有人認爲這酸齏,準確來說,是指酸菜渣子。

舊時,北京民衆醃製酸菜,醃完後,要把菜撈出來曬乾備用,這殘留在酸菜缸裏的那些酸菜爛渣子,就被倒掉不要了。

紅樓夢中酸齏指的是什麼?與寶玉的結局有何聯繫?

賈府敗落後,寶玉流落街頭,竟窮困到要吃別人倒掉的酸菜渣子的地步,然後在落雪的冬夜,只能圍個破氈子禦寒,整個成了街頭流浪漢。這吃的東西,就類似於今天要去翻街邊路口的垃圾桶。

回想當日的飫甘饜肥、紅袖添香、榮華富貴,猶如一夢,真令人無限感慨唏噓。

說到這酸菜,在我國,可謂歷史悠久,《周禮》裏就有它的大名,《詩經》裏說“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這“菹”,就是酸菜,北魏《齊民要術》一書裏,還詳細記述了它的醃漬方法。

其實這酸菜,最簡單的製作方法不過是將大白菜,除去死葉、清水洗淨,然後加鹽放入罈子或菜缸內發酵就是了。

當然,也不是隻有大白菜,其他蔬菜也同樣可以如法炮製。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陝西延安當地窮苦百姓,每年九月至來年三四月間,基本就只有酸菜吃。

這個酸菜,則是把白菜、蘿蔔切碎醃上,一吃就吃上半年。

感覺這酸菜,更像是我們家常醃的鹹菜,其實不是的,鹹菜和酸菜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是用食鹽直接醃漬後食用,有較強鹹味,一般沒有發酵的過程,而酸菜則需要通過乳酸菌發酵,然後形成一種特殊的鹹酸味。

劉心武續紅樓裏這樣寫寶玉、湘雲吃酸菜渣子:

原來他身邊不知何人倒在那裏的醃雪裏蕻的缸裏剩下的渣子,寶玉就抓起一把,塞進嘴裏,一嚼,居然如啖甘肥,嚥下去,肚子裏大有解餓的舒坦,便抓一把遞給湘雲,湘雲一吃,果然不錯,兩人就吃起那酸齏來。

倒也形象的很,只是這裏說醃的是雪裏蕻,卻不一定對。

這酸菜特有的鹹酸味,是我們普通人家常便飯的最愛,但是讓出身富貴之家的公子哥兒寶玉,抓起一把來就吃,還大呼好吃,就讓我們無限感慨心酸,要一掬同情之淚了。

回想當日,身處富貴之鄉,連賈母吃一碗粥,配的小菜都是雞髓筍、風醃果子狸,寶玉吃一碗茶泡飯,也要配一碟野雞爪齏,如今流落街頭,卻只有酸齏可以吃,真讓人有富貴一夢、不勝今昔之感啊。

說到酸菜,就不能不說韓國泡菜,一說韓國泡菜源於中國,他們就要跳腳,大聲疾呼,說我們信口雌黃,但是在韓國首都最大的泡菜收藏館裏,又分明寫着:泡菜源自於中國,然後爲了申遺,他們又自己否定自己,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關於韓國泡菜源於中國,有說是三國時傳入,有說是明朝時傳入,還有一種說法是,唐大將薛仁貴被髮配至高麗(今韓國),他的隨從中有多位是重慶人,會做家鄉泡菜,於是重慶泡菜就這樣傳入韓國,很快進入韓國尋常百姓家。

紅樓夢中酸齏指的是什麼?與寶玉的結局有何聯繫? 第2張

只不過重慶泡菜傳入韓國後,被髮揚光大,不僅白菜,各種帶葉青菜,各種果蔬,還有各種肉類和海鮮,都陸續成爲泡菜的原料,因此韓國泡菜的種類多達100多種,還被廣泛用於各種韓式料理。

當然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是如今的韓國人,卻一定要說青就是他們自創的,和藍毫無關係,那就由他去吧,反正他們除了泡菜,還是泡菜。

我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八大菜系各具特色,如果我們端上一碗鹹酸菜,光着腳丫子,就跑到聯合國去申遺,不要說別人,就是我們國人自己,恐怕也要笑到直不起腰來。

這酸菜和泡菜的區別在於,酸菜是用大白菜等加鹽直接發酵而成,泡菜則是用包括辣椒花椒在內的各種佐料水加老壇鹽水泡製的。

其實,不論是鹹菜、酸菜還是泡菜,都有它們各自的擁躉者。

據說,張學良的弟弟張學思少將,官拜解放軍海軍參謀長,在彌留之際,最想吃的就是東北酸菜。

記得一位名人曾動情地說道:直到今日,我對陝北的鄉村飯菜還很有感情,就拿酸菜來說,多時不吃,還真想它。

不過是尋常一碗酸菜,在寶玉,它是公子落難時粗糙的果腹之物;在彌留將軍,它是最懷念的兒時味道;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它卻是艱苦歲月的見證,更是我們無比寶貴的一筆人生財富!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