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紅樓夢中寶玉不想讀書,探春身爲妹妹爲何不勸諫

紅樓夢中寶玉不想讀書,探春身爲妹妹爲何不勸諫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探春,《紅樓夢》中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與玉寶玉一起在賈母身邊撫養長大,今天本站小編帶來了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探春是《紅樓夢》中研究起來相對簡單的一個人物,可她身上還是存在不少謎,爭論比較大的就是:賈探春爲何從來不勸賈寶玉立身功名?

賈探春是一個有才氣,又有志向的奇女子,雖然她只是個庶出的小姐,但因爲她本人實在過於優秀,遠遠壓過迎春、惜春,所以頗得賈母和王夫人等上層領導的喜愛。就連王熙鳳病重,大觀園無人管理之時,王夫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讓探春協助李紈一起管理,探春在管理大觀園期間,開源節流,興利除弊,將大觀園整理出一番新氣象。

可也正是因爲如此,讀者不禁奇怪,賈探春自己積極入世,對家中改革如此上心,爲何卻從來不規勸哥哥寶玉“立足孔孟之道,委身經濟之間”呢?要知道薛寶釵、襲人,乃至天真爛漫的史湘雲都曾規勸過賈寶玉,探春和寶玉的關係也不差,爲何始終一言不發,不將賈寶玉往正路上拉呢?

有紅學愛好者認爲,探春之所以不規勸寶玉,是因爲她腹有心機,善於審時度勢,寶玉既然不喜歡讀書,自己還勸,那不是有意碰釘子嗎?所以探春權衡利弊之後,才選擇了不勸寶玉。可筆者認爲這個分析很不嚴謹,因爲論起“審時度勢”,大觀園中無人能比得過薛寶釵,可事實卻是,寶釵是勸說賈寶玉入世最多的人,這豈不自相矛盾。

探春不規勸寶玉,一定是跟她的三觀緊密聯繫的,而她的三觀絕對跟薛寶釵大有不同,因此才能做出完全相反的行爲。那麼賈探春的三觀是怎樣的呢?我們可以從探春的詩作中找到答案,在書中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中,賈探春曾作了一首《簪菊》,特此摘抄下來以供分析:

簪菊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紅樓夢中寶玉不想讀書,探春身爲妹妹爲何不勸諫

探春的這首《簪菊》中提到了兩個人物——長安公子、彭澤先生,分別指的是唐代詩人杜牧和東晉詩人陶淵明,探春能在詩中提到這兩人,可見對這兩位詩人的崇拜。

杜牧不求入仕,陶淵明不願爲五斗米折腰,這兩個人都是品性高潔,有才有志,但卻對功名不屑一顧的奇人。賈探春對杜牧、陶淵明的推崇,實則代表了她內心的價值觀——過程重於結果。

探春跟寶釵不是一類人,探春想要擁有的是一個轟轟烈烈的人生,她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改變頹喪的賈府,儘管最後大觀園改革以失敗告終,但探春並不以爲意,繼續爲賈府的未來擔憂;而薛寶釵卻恰恰相反,她認爲結果重於過程,即便過程有些骯髒,但只要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就可以了。

這一點,在探春、寶釵討好王夫人的過程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第四十六回,因爲賈赦要強娶鴛鴦,賈母得知大怒,正好王夫人在身邊,便成爲了賈母的出氣筒,賈母認爲王夫人和賈赦、邢夫人沆瀣一氣,來坑害她,衆人見了都紛紛緘口不語,唯有探春一人站出來替王夫人說話:“這事與太太什麼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裏的人,小嬸兒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

探春替王夫人說話是有先決條件的是,那就是賈母確實冤枉王夫人了,探春替王夫人的辯解邏輯清楚,有理有據,賈母聽完便立刻跟王夫人道歉,衆人再隨聲附和,說笑一番,這件事就這麼了結了。由此可見,探春做人做事講究一個“理”字,可薛寶釵完全不一樣,她只要一個結果,過程如何她並不在乎。

第三十二回“訴肺腑心迷活寶玉,含恥辱情烈死金釧”中,金釧因爲被攆出賈府,跳井自殺,王夫人得知後惴惴不安,因爲金釧之死是她造成的。恰好薛寶釵前來探望王夫人,隨口便對王夫人進行規勸:

寶釵嘆道:“姨娘是慈善人,故然這麼想。據我看來,她並不是賭氣投井,多半是她下去住着,或是在井邊貪玩,失了腳掉下去的。她在上頭拘束慣了,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處去玩玩、逛逛。豈有這樣大氣的理?縱然有這樣的大氣,也不過是個糊塗人,也不足爲惜。”——第三十二回

紅樓夢中寶玉不想讀書,探春身爲妹妹爲何不勸諫 第2張

寶釵的話中處處透露出冷漠之意,金釧作爲王夫人身邊的第一丫鬟,跟寶釵素日裏關係也不錯,可是爲了讓王夫人寬心,她便如此詆譭金釧,將金釧之死如此輕描淡寫地冷漠帶過,這就是大大的人品劣跡了。對柳湘蓮出家一事也是如此,柳湘蓮乃是哥哥薛蟠的救命恩人,遭遇如此大難,薛蟠、薛姨媽都不禁爲其流淚祈禱,唯獨薛寶釵卻並不在意,認爲“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也只好由他罷了。”

薛寶釵在意的是一個結果,一個讓她本人滿意的結果,至於過程中發生了什麼,她並不在乎。

我們再回到探春爲何不規勸賈寶玉入世這件事情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探春志趣高雅,內心清高,她以杜牧、陶淵明爲偶像,並打心底裏認爲功名利祿並不重要,奮鬥過程的意義遠遠勝過最終的結果。

從心理學上來看,探春自己不在意功名,自然就不會像薛寶釵那般好爲人師地規勸寶玉,寶釵對寶玉的規勸恰恰說明了寶釵自己對功名利祿的癡迷,她生下來身上帶着“熱毒”,這種熱毒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是一種對世俗功名利祿的狂熱追求,也因此寶釵不得不服用冷香丸進行壓制。

所以很多人將探春與寶釵的“志向”之間畫等號是完全錯誤的,她們雖然同樣展現出積極入世的處事風格,但真正的內涵卻是大相徑庭的,由此也不得不佩服曹雪芹筆力之深,刻畫人物能細化到如此地步,堪稱文學大家。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