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成語典故 > 成語“大發雷霆”出自於哪裏?是什麼意思?

成語“大發雷霆”出自於哪裏?是什麼意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語“大發雷霆”出自於哪裏?是什麼意思?這是很多讀者都特別想知道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一起看看吧。

“大發雷霆”的成語出自《三國志·吳書·陸遜傳》,書中是這樣記載的:

“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

提到陸遜,熟悉歷史的,自然對他不會陌生,他就是在夷陵之戰中,被孫權臨危受命,之後火燒劉備連營的吳國名將。

陸遜,字伯言,公元222年,拜爲東吳大都督,之後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公元229年,又被封爲上大將軍。

成語“大發雷霆”出自於哪裏?是什麼意思?

值得一體的是,這“上大將軍”一職,並不是漢制,而且孫權獨創。是爲了表彰陸遜的功績,而在大將軍之上覆置上大將軍,從而進一步的提高陸遜的官職。

陸遜追隨孫權四十多年,期間他統領吳國軍政二十多年,因他爲人忠心耿直,同時又深謀遠慮,並出將入相,所以有“社稷之臣”之譽。

公元245年,63歲的陸遜去世,他去世後,追諡號爲“昭侯”。

還是回到問題上,來說說“大發雷霆”的典故。

公元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國號爲吳,建都於建業,也就是現在的南京,當時曹魏的皇帝是魏明帝曹睿。

魏明帝曹睿雖然不是暴君,但他的政繼和能力還是難以和曹操、曹丕相比。也正是因爲如此,當時魏國的遼東太守公孫淵就利用這個機會,偷偷的和東吳孫權結了盟。

孫權也不吝嗇,封公孫淵爲燕王。

但遼東和吳國都城建業離的很遠,公孫淵害怕如果魏國來攻打,吳國離的遠不能及時援助自己,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孫淵覺得和吳國結盟並不是上策,所以就出爾反爾,不僅背棄盟約,而且還殺了吳國的使臣。

但公孫淵背信殺使之事傳到吳國後,孫權大怒,並準備渡海出兵討伐公孫淵。

成語“大發雷霆”出自於哪裏?是什麼意思? 第2張

這時,吳國名將陸遜勸阻說:“公孫淵以險要的地勢,背棄盟約,確實讓人氣憤,但如今正是羣雄逐鹿之際,天下大勢變化莫測之時,如果不忍小怒而發雷霆之怒,恐怕難以實現取得天下的願望。”

孫權聽了陸遜的話後,覺得有理,就放棄了出兵征討公孫淵的準備。

隨着時間的推移,後世就用“大發雷霆”來形容大發脾氣,高聲斥責。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