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成語典故 > 成語“不爲五斗米折腰”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典故?

成語“不爲五斗米折腰”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典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解釋成語“不爲五斗米折腰”?有什麼典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 不爲五斗米折腰

【拼音】: bù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解釋】: 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爲人清高,有骨氣,不爲利祿所動。

成語“不爲五斗米折腰”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典故?

【成語故事】:

“不爲五斗米折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來比喻有骨氣、清高。

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爲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陶淵明又名陶潛,是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人。他所以能創作出許多以自然景物和農村生活爲題材的作品,與他的經歷和處境有着密切的關係。

公元405年秋,他爲了養家餬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品位很低,卻有些權勢,在太守面前說話好歹就憑他那張嘴。這次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

成語“不爲五斗米折腰”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典故? 第2張

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於是他馬上動身。

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並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

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長嘆一聲,道:“我不能爲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

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並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