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成語典故 > 成語“罪不容誅”出自哪個歷史人物?其中有什麼典故呢?

成語“罪不容誅”出自哪個歷史人物?其中有什麼典故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漢時期,河內軹縣人郭解爲非作歹,隨意殺人,是個兇狠的地頭蛇。他非常狡猾,又有勢力,所以官府也拿他沒辦法。

成語“罪不容誅”出自哪個歷史人物?其中有什麼典故呢?

當時,漢武帝爲了抑制地方上的豪強地主,就命令河內大戶都遷居到長安北面的茂陵。郭解也在其中,可是郭解在河內逍遙慣了,不想搬遷,就打通關節,想留在軹縣。最後,連大將軍衛青都替他說情,說郭解家窮,算不上富戶。

成語“罪不容誅”出自哪個歷史人物?其中有什麼典故呢? 第2張

可是,漢武帝早就聽說過郭解的事情,堅決駁回衛青的求情。他說,郭解能夠買通大將軍,可見不是個窮人,怎能不遷?

郭解搬遷時,光送行者贈送的錢就有一千多萬。一個官員害怕朝廷追究此事,就把這筆錢暫時封存,想等到以後再說。郭解的侄子仗勢欺人慣了,當天就把這名官員殺死。不久之後,這官員的父親也慘遭不幸。官員的家人派人上書,告郭解濫殺無辜。結果,上書人又被郭解的黨羽殺死。

漢武帝得知情況,非常生氣,就對郭解展開調查。審訊前,辦案人員先問一些知情人,瞭解真實情況,有的人說郭解好,有的人說郭解壞。沒想到,說郭解壞的人次日全都屍陳街上。

郭解卻百般狡辯,說這些人的死與他無關。審訊的人苦於找不到證據,所以無法定罪。御史大夫公孫弘得知大怒,認爲郭解主使殺人顯而易見,就是殺了他都抵償不了他的罪惡。漢武帝聽了公孫弘的意見,終於傳下旨意,將郭解滿門抄斬。

◎成語釋義

判處死刑還抵償不了他的罪惡。誅:處以死刑。

◎故事出處

《漢書·遊俠傳序》:“郭解之倫,以匹夫之細,竊殺生之權,其罪已不容誅矣。”

◎出處譯文

郭解的事情,在於他以平民的身份卻掌握了別人死活,就是殺了他都抵償不了他的罪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