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成語典故 > 成語“疲於奔命”的歷史出處是哪裏?其中有哪些典故呢?

成語“疲於奔命”的歷史出處是哪裏?其中有哪些典故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疲於奔命的意思】

成語“疲於奔命”的歷史出處是哪裏?其中有哪些典故呢?

出自《左傳·成公七年》:“餘必使爾罷於奔命以死。”

原指因受命奔走搞得精疲力盡。後指忙於奔走應付,弄得非常疲乏。奔命:奉命奔走。

【疲於奔命的典故】

春秋時期,楚國戰勝宋國,大將子重居功要求楚王把北部兩處地方封賞給自己,大臣申公巫臣極力反對,楚王沒有答應子重的要求。另一個大臣子反想娶漂亮的夏姬,巫臣卻說夏姬命相不好,不能娶她,可是後來巫臣卻娶了夏姬,與她一起逃到了晉國。這樣,子重、子反都非常仇恨巫臣。

成語“疲於奔命”的歷史出處是哪裏?其中有哪些典故呢? 第2張

子重和子反爲了報仇,於是,合夥殺了巫臣的家族,瓜分了他們的財產妻妾。巫臣得知這個消息後,託人捎了一封信給子重、子反兩人。信中寫道:“你們這兩個壞蛋,實在太可惡了!我一定要叫你們受命奔走,疲竭而死!(原文是:‘餘必使爾罷於奔命以死。’)”

爲了實現諾言,巫臣帶了一些戰車和軍士來到落後的吳國,幫助吳軍訓練駕車射箭。在巫臣的訓練下,吳國的軍隊逐漸強大起來。於是吳軍不斷出兵,逐個攻擊楚國東邊的屬國,把它們併入吳國版圖。這樣,告急的文書經常傳到楚國都城。楚王每次接到告急文書,總是派子重、子反率軍前往救援。他倆剛結束一場戰事歸來,還未得到休息,又奉命出兵平定另一處戰事。一年之中,兩人率領大軍往返奔波,竟達七次之多,被弄得筋疲力盡。巫臣達到了復仇的目的。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