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成語典故 > 成語“開誠佈公”出自哪裏?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語“開誠佈公”出自哪裏?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開誠佈公的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評》:“諸葛亮之爲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

釋義:

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指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

【開誠佈公的歷史故事】

成語“開誠佈公”出自哪裏?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三國時,蜀漢的丞相諸葛亮是一個既有能力又有衷心的賢臣,得到皇帝劉備的重用。

成語“開誠佈公”出自哪裏?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第2張

劉備臨終前,曾將自己的兒子劉禪託付給他,讓他幫助劉禪治理天下。劉備甚至誠懇地留下遺言:如果劉禪不好好聽你的話,做出危害國家的事,你就取而代之,自己做皇帝。諸葛亮非常感動,表示要好好地效忠少主劉禪。

劉備死後,諸葛亮竭盡全力幫助劉禪治理國家。有人勸他自封爲王,但他嚴厲地拒絕了。他對身邊的人說:“我已經受先帝委託,擔任了這麼高的官職。如今討伐曹魏又沒什麼成效,你們卻要我加官晉爵,這是不忠不義的事情啊!”

諸葛亮爲人處世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馬謖(sù)是他非常器重的一位將軍,在攻打曹魏時,因爲大意輕敵,失守街亭這個地方。諸葛亮因爲馬謖已經立下軍令狀,所以忍痛殺了馬謖。馬謖臨刑前上書諸葛亮,說自己雖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沒有怨恨。諸葛亮自己也爲失守街亭主動承擔責任,請求後主批准他由丞相降爲右將軍。他還特地下令,要下屬坦率地批評他的缺點和錯誤,這在當時是十分罕見的。所以,後人在寫史書時,就用“開誠心,布公道”來形容這位賢臣。

成語“開誠佈公”由“開誠心,布公道”縮略而來。人們常用它來比喻對人態度誠懇,坦白無私。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