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張敏是挽救明孝宗的好太監?張敏是個什麼樣的人

張敏是挽救明孝宗的好太監?張敏是個什麼樣的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由於明朝時期,有太多的宦官亂政,後人大多把所有太監也看做是無惡不作之流。其實,這是以偏概全的說法,很不準確。

儘管我們無法說出明朝有多少好太監,但據已有史料分析,起碼好太監好宦官還是大有人在的。比如,永樂時的鄭和就是一名宦官,他先後七次出使西洋,不僅使得中國當時的航海技術突飛猛進,而且還開拓了遠洋貿易的線路,所以不少學者認爲,鄭和對航海事業的貢獻絕不亞於同時代的哥倫布。再比如,朱厚照爲帝時,太監張永就爲除去大奸臣宦官劉瑾立下了汗馬功勞,實在功不可沒。

今天我們不談上面兩位,僅想說說明憲宗時的太監張敏。

明史 列傳第一》有一段這樣的記載:孝穆紀太后,孝宗生母也,賀縣人。本蠻土官女。成化中徵蠻,俘入掖庭,授女史,警敏通文字,命守內藏。時萬貴妃專寵而妒,後宮有娠者皆治使墮。柏賢妃生悼恭太子,亦爲所害。帝偶行內藏,應對稱旨,悅,幸之,遂有身。萬貴妃知而恚甚,令婢鉤治之。婢謬報曰病痞。乃謫居安樂堂。久之,生孝宗,使門監張敏溺焉。敏驚曰:“上未有子,奈何棄之。”稍哺粉餌飴蜜,藏之他室,貴妃日伺無所得。至五六歲,未敢剪胎髮。時吳後廢居西內,近安樂堂,密知其事,往來哺養,帝不知也。

帝自悼恭太子薨後,久無嗣,中外皆以爲憂。成化十一年,帝召張敏櫛發,照鏡嘆曰:“老將至而無子。”敏伏地曰:“死罪,萬歲已有子也。”帝愕然,問安在。對曰:“奴言即死,萬歲當爲皇子主。”於是太監懷恩頓首曰:“敏言是。皇子潛養西內,今已六歲矣,匿不敢聞。”帝大喜,即日幸西內,遣使往迎皇子。使至,妃抱皇子泣曰:“兒去,吾不得生。兒見黃袍有須者,即兒父也。”衣以小緋袍,乘小輿,擁至階下,發披地,走投帝懷。帝置之膝,撫視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類我。”使懷恩赴內閣具道其故。羣臣皆大喜。明日,入賀,頒詔天下。移妃居永壽宮,數召見。萬貴妃日夜怨泣曰:“羣小紿我。”其年六月,妃暴薨。或曰貴妃致之死,或曰自縊也。諡恭恪莊僖淑妃。敏懼,亦吞金死。敏,同安人。

張敏是挽救明孝宗的好太監?張敏是個什麼樣的人

說的就是太監張敏怎樣保護和挽救明憲宗的故事。讓我們再現一下當時的歷史片段:紀淑妃生下孩子後,知道深受明憲宗寵愛的萬貴妃若是得知此事,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故自己是無法親自撫養孩子了,只能忍心把孩子交給太監張敏,讓他將孩子處理了。張敏知道這是皇帝的骨肉,不僅沒下毒手殺害孩子,反而將孩子藏在了密室中,獨自餵養。被廢黜的吳皇后偶然聽說此事,也經常到安樂堂替孩子餵奶。

明憲宗朱見深對此事一無所知,所以他將自認爲的“唯一”兒子朱祐極封爲太子。可朱祐極實在無福無壽,沒多久就身患重病而亡,使朱見深悲痛欲絕。他既悲痛兒子早亡,也心酸沒有了親骨肉繼承皇位。

張敏是挽救明孝宗的好太監?張敏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2張

轉眼間到了成化十一年(1475年),太監張敏冒着生命危險,告訴朱見深,說他還有一個六歲的兒子,就住在西宮。朱見深喜出望外,急忙跑到西宮,抱着自己的骨肉淚流滿面,給他取名爲朱祐樘,並封紀氏爲淑妃。大學士商輅擔心朱祐樘會遭萬貞兒的毒害,所以上書朱見深,建議讓紀淑妃親自撫養朱祐樘。此後,宮內喜訊不斷,邵宸妃生了朱祐杭,張德妃生了朱祐檳,還有姚安妃、楊恭妃、潘端妃和王敬妃也陸續生了男孩子。此時,最傷心的人莫過於萬貞兒(萬貴妃的名字)了,她氣急敗壞,竟然暗地指使下人用毒酒殺害了紀淑妃。張敏聽到紀淑妃的死訊,知道自身難保,便連忙吞金自殺。

從上述史料,我們可以看到,假如太監張敏不是爲了大明朝的江山社稷,不是爲了皇帝繼承人大事,不是動了惻隱之心,不是冒死保護幼小生命,早就沒有明孝宗,明朝的歷史也許就此改寫。

或許因明朝出現了王振、劉瑾、魏忠賢等臭名昭著的壞宦官專權亂政,故一般史書也多對其他太監的所作所爲,那怕是好太監的功績,都鮮有提及(鄭和被大肆記載只是個案)……

筆者私以爲,歷史儘管很少記載到類似太監張敏這樣的人和事,但我們卻不能忘記他們……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