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曹操爲何不稱帝?曹操不稱帝的五大原因是什麼

曹操爲何不稱帝?曹操不稱帝的五大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曹操步步爲營,向着天子的寶座漸漸逼近,直到公元219年,他與孫權聯合,通過“襄樊戰役”將蜀漢第一猛將關羽置於死地,接着孫權遣使入貢,向曹操稱臣,並勸曹操取代漢朝自稱大魏皇帝,按說到了此時,曹操稱帝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可是他爲什麼沒有稱帝呢?

1、孫權勸曹操稱帝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的

孫權認爲支持曹操稱帝可以獲得曹操的信任,從而實現吳魏之間的和解,自己就可以專心對付蜀漢,襄樊戰役中,孫權爲了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從背後襲擊關羽,幫了曹操的大忙,但卻得罪了劉備,吳蜀之間長達十年的聯盟就此結束,這時他比什麼時候都更需要緩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則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

其實,孫權認爲曹操如果真的稱帝,擁漢派將會強烈反對,曹操因此陷入困境,減輕對吳國的威脅。

因此,孫權陽奉陰違,曹操看穿了孫權的意圖,不肯輕易上當。

曹操爲何不稱帝?曹操不稱帝的五大原因是什麼

2、擔心會給政敵和擁漢派一個輿論上的藉口

從當時的形勢來看,曹操如果貿然稱帝,確實會給政敵和擁漢派勢利一個輿論上的藉口,使自己政治上陷入被動。

縱觀曹操的一生,內部的反對和反叛大多發生在他被封爲魏公、魏王之後,因此,繼續維持獻帝這塊招牌,對於安撫擁漢派,鞏固內部,仍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3、爲保自己晚年的聲譽名節

至少從建安十五年(公元210)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說自己絕對沒有代漢自立的意圖,言辭懇切,說了差不多十年,現在如果突然改變主意,否定自己,對自己的聲譽名節必然會造成不利影響,因此,不如堅持把戲演下去好。

4、實權比虛名更重要

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個講求實際的人,只要掌握了實權,虛名並不重要,“施於有政,是亦爲政”一語,是他內心想法的真是寫照。

曹操爲何不稱帝?曹操不稱帝的五大原因是什麼 第2張

5、年紀大了,將不久於人世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曹操已是65歲的老頭,年紀大了,估計自己將不久於人世,這也可能是他不願意稱帝的一個原因。

總之,曹操不當皇帝,是從策略上全面權衡得失後所作出的決定,是一種周密而明智的謀慮。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